•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兵家-子部

古籍分类-兵家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察情胜败篇


  武侯曰:田螺占兵之法,其来甚远,龟易卦占虽有正爻,学者不精,吉凶难准。昔越范蠡曾用田螺占之中间试之,颇有灵验,见兵书。此乃古法也,取田螺时须自净身,勿令女人见之,即有灵验。
  其法,以甲乙日用温汤向东灌之,向夜取一大盘,盘中画一直墨界,一边为己,一边为敌。注水一二升于盘内,取二螺,咒曰:「田螺索索,风雨不作;敌若不来,各守城郭。」又咒曰:「田螺舞舞,知风知雨;敌若来迫,入我城土。」咒讫,明旦视之,若己入敌,则己胜;敌入己,则敌胜。
  右准前法,置田螺于盘内,明旦视其头之所向,定其缓急。凡甲乙日,头向南,三日
...更多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主客向背篇


  经曰:众兵大同,则先举者为主,後举者为客。陈兵原野,则先举者为客,後举者为主。
  又曰:天五音为客,地五音为主。五音:宫、商、角、徵、羽也。
  又曰:辰为客,时下为主;辰行为客,位止为主;先动先声为客,後动後声为主;高旗为客,卑旗为主;两人相见,外来为客,内坐为主;两人相见,立为客,坐为主;两人等,先举事为客,後举事为主。人有气者胜,无气者败。客利四季月日时,欲得制日,干克支,主人利;四孟月日时,欲得伐日,支克干,客利。「推向背法」:
  旌旗五色者,军之五德也。辉映众心,宣威兵目。
 
...更多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推神煞门户篇


  凡战阵之法,须避神煞,兼明天门地户,克胜制敌,实在于此也。
「推大将军法」:
  孟岁,以胜光;仲岁,以小吉;季岁,以传送;加岁支,天罡下是也。
「推豹尾法」:
  天罡加太岁支,功曹、胜光、河魁,有临季者,其下即是豹尾,其冲是为黄旛。
「推太阴法」:
  常以功曹加岁支,神后下是已。
「推岁建破法」:
  阳岁,以大吉;阴岁,以小吉;加太岁,支魁下为建,天罡下为破,阴阳杀用。
「推岁星法」:
  天罡加岁支,亥上所见本位辰是也。<
...更多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龟卜篇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则灵龟负图,自河而出也。是龟龙麟凤四灵,龟居其一;托梦於元王,何其贤也!不避豫且之网,何其愚也!生既不能全身避害,死亦安能灼骨而知吉凶。古人所以设此法者,谓「兵为凶器,战为危事。」圣人得之以兴,凡夫得之以废,不可轻举矣。愚人不自谓其愚,皆自谓其智,故立卜法,假于阴阳,亦惑愚人之心,非为智也。太公曰:「蓍,朽草也;龟,枯骨也。安知圣人之智虑哉?
  是知神亦不能自智,圣亦不能自智。赞圣人之事者,其犹砥乎!凡龟有五色,随其旺相而用之,一龟之内有六厨左右翼,君王用上尺有二寸,大夫用中,庶人用下;後左足
...更多

太白阴经 - 卷十 杂式●山冈营垒篇


  山有冈峦,地有形势。断其形,则气势灭,故秦筑长城,凿其山冈之气,而咸阳邱墟;隋疏汴河,断乎土地之脉,而江都荆棘。成周卜迁伊洛,得瀍涧之利,而王年八百;吴晋奄宅建业,得江山之势,而延期数叶。
  夫建都邑、筑城垒,必择形势。虽成败在人,不在于城地,然地形山势,足以为人之助也。故曰:赵之地坦然平,吴楚之地东南倾,秦韩之地龙虎形,幽魏之地无邱陵。夫赵无陂险、山冈、沟涧,故曰:坦然平。吴楚之有江海、波潮,故曰:东南倾。秦韩被山带河、冈峦重复,故曰:龙虎形。秦得龙虎之形,而东吞赵魏,南并荆楚。夫建都邑、列营垒,非地势不王,非山冈不
...更多

太白阴经 - 跋


  (招文张氏刻《太白阴经》十卷跋,称从影宋抄本录出较。)

  《四库全书》本多二卷,与唐、宋〈艺文志 合。首有李筌自序,序後有内侍高班品赵承信等列衔五行,与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所称本合。惟少御书祗候臣钱承颢勘一行,或传写失去。壬辰夏,偶得旧抄本六卷,以之互校。卷三〈将军篇

  张刻仅存其目,卷五〈搜山烧草 、〈前茅後殿 、〈衅鼓 、〈屯田 、〈人粮马料 、〈军资 、〈宴设音乐 等七篇

  ,则并其目而佚之,其卷六阵图竟有大不类者,更以《通典》所引《太白阴经》校之。合於
...更多

孙膑兵法 -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后来,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暗中派人请孙膑到了魏国,但见了孙膑又嫉妒他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后来陷害孙膑,给他用了膑刑,即去掉膝盖骨的残忍肉刑,所以后来人叫他孙膑。  在友人的帮助下,孙膑最后逃离魏国,到了齐国,被齐威王重用,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军师,设奇计大败魏军,并射死庞涓。后来,田忌被邹忌排挤,流亡到楚国,孙膑大概也...更多

孙膑兵法 - 孙膑兵法


  凡例  一、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前四篇记孙膑擒庞涓事迹以及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其它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内容书体都与银雀山汉墓所出孙武兵法佚篇不相类,所以可以肯定是孙膑兵法。下编各篇没有提到孙子,今据内容、文例及书体定为孙膑兵法。由于竹简残断散乱,而孙膑兵法又早巳亡佚,无从核对,整理工作中肯定会有错误。本书中可能有一些本来不属于孙膑兵法的内容搀杂在内,请读者指正。

  二、每篇释文前标出篇题。凡由编者补加的篇题,外加[]号以示区别。

  三、一篇中所收各简,凡文字相连的,或其间
...更多

兵制 - 兵制一


  有明之兵制,盖三变矣:卫所之兵,变而为召募,至崇祯、弘光间又变而为大将之屯兵。卫所之弊也,官军三百十三万八千三百,皆仰食於民,除西北边兵三十万外,其所以御寇定乱者,不得不别设兵以养之。兵分於农,然且不可,乃又使军分於兵,是一天下之民养两天下之兵也。召募之弊也,如东事之起,安家、行粮、马匹、甲仗费数百万金,得兵十余万而不当三万之选,天下已骚动矣。大将屯兵之弊也,拥众自卫,与敌为市,抢杀不可问,宣召不能行,率我所养之兵反而攻我者,即其人也。有明之所以亡,其不在斯三者乎?议者曰:卫所之为召募,此不得已而行之者也,召募之为大将屯兵,此势之...更多

兵制 - 兵制二


  国家当承平之时,武人至大帅者,干谒文臣,即其品级悬绝,亦必戒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裤靴,趋入庭拜,其门状自称走狗,退而与其仆隶齿。兵兴以後,有言於天子者曰:「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於是毅宗皇帝专任大帅,不使文臣节制。不二三年,武臣拥众,与贼相望,同事虏略。李贼入京师,三辅至於青、齐诸镇,栉比而营,大子封公侯结其欢心,终莫肯以一矢入援。呜呼,毅宗重武之效如此!然则武固不当重与?曰:毅宗轻武而不重武者也。武之所重者将;汤之伐桀,伊尹为将;武之入商,太公为将;晋作六军,其为将者皆六卿之选也。有明虽失其制,总兵皆用武人,然必听节...更多
上一页63646566676869707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五代·陶埴
(清)丁紹儀
清·姜廷铭
姚秦·
张贺芳
(宋)李攸
清·潘飞声
清·戴兆佳
辛銒
宋·陈规
赵构
西周生
唐·李鼎祚
周·姜尚
唐·李世民
清·王士禛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