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词话-集部

古籍分类-词话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玉栖述雅 - 玉栖述雅


玉栖述雅 [明] 况周颐撰

  ○黄月辉词
  嘉兴女史黄月辉德贞,有擘莲词。调笑令云:织女天星也,世人以七夕事相诬,余为正之。“银河迢递东复西。双星应笑鹊桥低。贯月槎浮天驷外,支机石与玉绳齐。二万逋钱年月远。可如天帝何曾管。红绡香幕驾鸾车,乞巧情多容缱绻。缱绻。双星灿。浪说乌填营室畔。人间天上情应判。只觉徒增诋讪。洁清织女停梭怨。词客从今须辨。”曩余作七夕词,涉灵匹星期语,端木子畴先生采甚不谓然,申诫至再。先生所著碧瀣词,齐天乐序云:牵牛象农事,织女象妇功,七月田功粗毕,女工正殷,天象寓民事也。六朝以
...更多

片玉山房词话 - 片玉山房词话


片玉山房词话 [清] 孙兆溎 撰

  香甫辑

  ○陈眉公词
  眉公词:“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
  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竿筐。九寸鲈,一尺鲤。菱香美酒,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笔致潇洒,想见先生高趣。
  ○无名氏和东坡念怒娇
  南渡时,有无名氏和东坡念奴娇词云:“炎精中否,叹人才委靡,都无英物。胡虏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
...更多

爰园词话 - 爰园词话


爰园词话 [明] 俞彦

词所以名乐府之故

  诗词,末技也,而名乐府。古人凡歌,必比之钟鼓管弦,诗词皆所以歌,故曰乐府。不独古人然,今人但解丝竹,率能译一切声为谱,甚至随声应和,如素习然。故盈天地间,无非声,无非音,则无非乐。

词得与诗并存之故

  词于不朽之业,最为小乘。然溯其源流,咸自鸿蒙上古而来。如亿兆黔首,固皆神圣裔矣。惟闾巷歌谣,即古歌谣。古可入乐府,而今不可入诗余者,古拙而今佻,古朴而今俚,古浑涵而今率露也。然今世之便俗耳者,止于南北曲
...更多

灵芬馆词话 - 灵芬馆词话


灵芬馆词话 [清] 郭麐

  ●卷一
  ○词有四派
  词之为体,大略为有四: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晏元献、欧阳永叔诸人继之。施朱傅粉,学步习容,如宫女题红,含情幽艳,秦、周、贺、晁诸人是也。柳七则磨曼近俗矣。姜、张诸子,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磐,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梦窗、竹屋,或扬或沿,皆有新隽,词之能事备矣。至东坡以横绝一代之才,凌厉一世之气,间作倚声,意若不屑,雄词高唱,别为一宗。辛、刘则粗豪太甚矣。其馀幺弦孤韵,时
...更多

湘绮楼评词 - 湘绮楼评词


湘绮楼评词 王闾运 撰
◎湘绮楼词选序
往者,孙月坡工填词,为陈希唐师。同在南昌,与邓辛眉日相唱和。余弱冠,方杭意汉魏诗文,未屑屑也。亦实不解其妙处。及还长沙,闻李伯元及希唐并殉国守。独对所题燕子图,吟想悲凄,始自作小令。长慢虽不能工,於月坡所言门径,固识之矣。而辛眉先得邓七丈寄声来戒,言作词幽怨,非富贵寿考徵,且大雅不为。邓丈意以箴其子,意於我耳。自此方乡学多所未闻见,亦不暇寻摘矣。及至成都,年垂五十,粗识文学之津,与及门诸子谈艺,间及填词。稍稍为之,则阑入北宋,非复前孙氏宗旨。然箧中故无词本,
...更多

渚山堂词话 - 渚山堂词话


渚山堂词话(明)陈霆

序

始余著词话,谓南词起 于唐,盖本诸玉林之说。至其以李白菩萨蛮为百代词曲祖,以今考之,殆非也。隋炀帝筑西苑,凿五湖,上环十六院。帝尝泛舟湖中,作望江南等阕,令宫人倚声为棹歌。望江南列今乐府。以是又疑南词起 于隋。然亦非也。北齐兰陵王长恭及周战而胁,于军中作兰陵王曲歌之。今乐府兰陵王是也。然则南词始于南北朝,转入隋而著,至唐宋昉制耳。在昔花庵词客、古今词话等,要皆论词之成书,今全本亡矣。至见 于草堂之笺者,绪余一二,观者无得焉。是道也,某少而习授,老而未置。其倚
...更多

海绡说词 - 海绡说词


海绡说词 [清] 陈洵撰

  ◎通论
  ○本诗(谓三百篇也)
  诗三百篇,皆入乐者也。汉魏以来,有徒诗,有乐府,而诗与乐分矣。唐之诗人,变五七言为长短句,制新律而系之词,盖将合徒诗、乐府而为之,以上窥国子弦歌之教。谓之为词,则与廿五代兴者也。
  ○源流正变
  词兴於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缵绪,韦庄为首。温韦既立,正声於是乎在矣。天水将兴,江南国蹙,心危音苦,变调斯作,文章世运,其势则然。宋词既昌,唐音斯畅。二晏济美,六一专家。爰逮崇宁,大晟立府,制作之事,用集
...更多

柯亭词论 - 柯亭词论


柯亭词论 [清]蔡嵩云撰

  ○守四声并无牵强之病
  词讲四声,宋始有之,然多为音律家之词。文学家之词,分平仄而已。音律家之词,原可歌唱,四声调叶,为可歌之一种要素。仇山村曰:“词有四声、五音、均拍、轻重、清浊之别,即指可歌之词而言。北宋如屯田、方回、清真、雅言诸家,南宋如白石、梅溪、梦窗、草窗、玉田诸家,大都妙解音律,所为词,声文并茂。吾人学其词,多有应守四声者。且所谓音律家之词,亦惟独创之调,自度之腔,如清真兰陵王、白石暗香疏影之类,须严守四声。至于通行之调,如金缕曲、沁园春、水龙吟之类,则无四声
...更多

戏鸥居词话 - 戏鸥居词话


戏鸥居词话 清 毛大瀛辑
○许尚质酿川集
山阴许尚质又文酿川集云:甲子依人入洛,同舟有北去女子,时闻叹息。泊江口,填花心动一阕云:“埋怨西风,恁、催人一帆飞渡。侧坐小车,障面轻容,偷见泪痕如雨。生怜同是离乡也,谁似我、离乡尤苦。苦相对,无方言黯黯,暗伤柔橹。又向江干留住。看隔岸船头,锦华商女。倚柁藏钩,笑露春纤,别是一般乡语。此身拚作商人妇,也绝胜、远离乡土。想幽恨、分明倩予细诉。”又文令小伶歌之。中夜,忽隔舱大恸,询所以,云无奈“生怜同是离乡也,谁似我、离乡尤苦”两语耳。迨晓,各分道陆行,同
...更多

憩园词话 - 卷一


○论词三十则 说词之书,宋世至为繁富,类皆散见於杂著中。惟明人杨升庵始以词话名书。康熙四十六年,御选历代诗馀,附词话十卷,自唐迄明,网不荟萃类列。并采录词人姓氏里秩,别汇为篇,可谓集词话之大成,备骚坛之盛事矣。近人词说,皆评白唐、宋旧词,所辑近词甚少。又皆详於话而略於词,载全阕者尤罕觏。余闲居无俚,就同人所谱新词,或已刊行,或存稿本,均为摘录数阕,自遣吟怀。其人这字籍宦途及平时交谊,亦备书之。更有同辈商榷之词,及平生游历有涉於长短句者,附为纪述。积有月日,汇集成编,暇时展观,如亲故人,如游旧地,诚闲中之乐事也。第近来词学海内风行,即以...更多
上一页456789101112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陆德明
清·傅山
清·李之芳
唐·海云
宋·杨湜
萧齐·僧伽跋陀罗
(明)蹇义 等纂修
清·惠觉
明·杜文燮
元·觉岸
明·许自昌
清·李宝嘉
战国·孤子
钱泳
清·贺长龄
鶡冠子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