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外篇 - 任能卷第十二
12.1 或曰:“尾大於身者, 不可掉;臣贤於君者, 不可任. 故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 才非匹而安仗之者见轻.”
12.2 抱朴子曰:“诡哉, 言乎! 昔者荆子总角而摄相事, 实赖二十五老, 臻乎惠康. 子贱起家而治大邦, 实由胜己者多, 而招其弘益. 齐桓杀兄而立, 鸟兽其行, 被发彝酒, 妇闾三百, 委政仲父, 遂为霸宗;夷吾既终, 祸乱亟起. 鲁用季子二十余年, 内无秕政, 外无侵削;人之亡没, 殄瘁响集. 岂非才所不逮, 其功如彼;自任其事, 其祸如此乎! ”
12.3 “汉高决...更多
抱朴子外篇 - 钦士卷第十三
13.1 抱朴子曰:由余在戎, 而秦穆惟忧. 楚杀得臣, 而晋文乃喜. 乐毅出而燕坏, 种蠡入而越霸. 破国亡家, 失士者也. 岂徒有之者重, 无之者轻而已哉! 柳惠之墓, 犹挫元寇之锐, 况於坐之於朝廷乎? 干木之隐, 犹退践境之攻, 况於置之於端右乎? 郅都之象, 使劲虏振慑. 孔明之尸, 犹令大国寝锋. 以此御侮, 则地必不侵矣;以此率师, 则主必不辱矣.
13.2 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 扬滞羽於瘁林, 飞翘车於河梁, 辟四门而不倦, 不吝金璧, 不远千里, 不惮屈己, 不耻卑辞, 而以...更多
抱朴子外篇 - 用刑卷第十四
14.1 抱朴子曰:莫不贵仁, 而无能纯仁以致治也;莫不贱刑, 而无能废刑以整民也. 或云:“明後御世, 风向草偃. 道洽化醇, 安所用刑? ”余乃论之曰:“夫德教者, 黼黻之祭服也;刑罚者, 捍刃之甲胄也. 若德教治狡暴, 犹以黼黻御剡锋也;以刑罚施平世, 是以甲升庙堂也. 故仁者养物之器, 刑者惩非之具, 我欲利之, 而彼欲害之, 加仁无悛, 非刑不止. 刑为仁佐, 於是可知也.
14.2 譬存玄胎息, 呼吸吐纳, 含景内视, 熊经鸟伸者, 长生之术也. 然艰而且迟, 为者鲜成, 能得之者, 万而一焉. 病...更多
抱朴子外篇 - 审举卷第十五
15.1 抱朴子曰:华霍所以能崇极天之峻者, 由乎其下之厚也;唐虞所以能臻巍巍之功者, 实赖股肱之良也. 虽有孙阳之手, 而无骐骥之足, 则不得致千里矣. 虽有稽古之才, 而无宣力之佐, 则莫缘凝庶绩矣. 人君虽明并日月, 神鉴未兆, 然万机不可以独统, 曲碎不可以亲总, 必假目以遐览, 借耳以广听, 诚须有司, 是康是赞.
15.2 故圣君莫不根心招贤, 以举才为首务, 施玉帛於丘园, 驰翘车於岩薮, 劳於求人, 逸於用能, 上自槐棘, 降逮皂隶, 论道经国, 莫不任职. 恭己无为, 而治平刑措;而化洽无外, 万邦咸宁....更多
抱朴子外篇 - 交际卷第十六
16.1 抱朴子曰:余以朋友之交, 不宜浮杂. 面而不心, 扬雄攸讥. 故虽位显名美, 门齐年敌, 而趋舍异规, 业尚乖互者, 未尝结焉. 或有矜其先达, 步高视远, 或遗忽陵迟之旧好, 或简弃後门之类味, 或取人以官而不论德, 其不遭知己, 零沦丘园者, 虽才深智远, 操清节高者, 不可也;其进趋偶合, 位显官通者, 虽面墙庸琐, 必及也. 如此之徒, 虽能令壤虫云飞, 斥鷃戾天, 手捉刀尺, 口为祸福, 得之则排冰吐华, 失之则当春凋悴, 余代其口止叔口止脊, 耻与共世.
16.2 穷之与达, 不能求也. 然而轻薄之人...更多
抱朴子外篇 - 备阙卷第十七
17.1 抱朴子曰:騕褭能奋兰筋以绝景, 而不能履冰以乘深;猛虎能似雷霆以博噬, 而不能踊云雾以凌虚. 鸿鶤不能振翅於笼罩之中, 轻鹞不能电击於几筵之下. 物既然矣, 人亦如之. 故能调和阴阳者, 未必能兼百行修简书也;能敷五迈九者, 不必能全小洁经曲碎也.
17.2 惠子, 上相之标也, 而不能役舟楫以凌阳侯;汉高, 神武之杰也, 而不能治产业端检括;淮阴, 良将之元也, 而不能修农商免饥寒;周勃, 社稷之鲠也, 而不能答钱谷责狱辞. 若以所短弃所长, 则逸侪拔萃之才不用矣;责具体而论细礼, 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 ...更多
抱朴子外篇 - 擢才卷第十八
18.1 抱朴子曰:华章藻蔚, 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 非浅短所识. 夫瞻视不能接物, 则兖龙与素褐同价矣;聪鉴不足相涉, 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 眼不见, 则美不入神焉;莫之与, 则伤之者至焉. 且夫爱憎好恶, 古今不均, 时移俗易, 物同价异. 譬之夏後之璜, 曩直连城, 鬻之於今, 贱於铜铁. 故昔以隐居求志为高士, 今以山林之儒为不肖. 故圣世之良榦, 乃暗俗之罪人也;往者之介洁, 乃末叶之羸劣也.
18.2 弘伟之士, 履道之生, 其崇信匪徒重仞之墙, 其渊泽不唯吕梁之深也, 故短近不能赏, 而浅促不能测焉. 因以...更多
抱朴子外篇 - 任命卷第十九
19.1 抱朴子曰:余之友人有居泠先生者, 恬愉静素, 形神相忘, 外不饰惊愚之容, 内不寄有容之心, 游精坟诰, 乐以忘忧. 昼竞羲和之末景, 夕照望舒之余耀, 道靡远而不究, 言无微而不研. 然车迹不轫权右之国, 尺牍不经贵势之庭. 是以名不出蓬户, 身不离畎亩.
19.2 於是翼亮大夫候而难之曰:“余闻渊蟠起则玄云赴, 道化雨沾则逸才奋. 故康衢有角歌之音, 鼎俎发凌风之迹. 沽之则收不赀之贾, 踊之则超在天之举. 耀逸景於旸谷, 播大明乎九垓. 勋荫当世, 声扬罔极. 故寻仞之途甚近而弗往者, 虽追风之脚不能到也;...更多
抱朴子外篇 - 名实卷第二十
20.1 门人问曰:“闻汉末之世, 灵献之时, 品藻乖滥, 英逸穷滞, 饕餮得志, 名不准实, 贾不本物, 以其通者为贤, 寒者为愚. 其故何哉? ”
20.2 抱朴子答曰:“夫雷霆车訇磕, 而或不闻焉;七曜经天, 而或不见焉. 岂唯形器有聋瞽哉! 心神所蔽, 亦又如之. 是以闻格言而不识者, 非无耳也;见英异而不知者, 非无目也;由乎聪不经妙, 而明不逮奇也. 夫智大量远者, 盘桓以山峙;器小志近者, 蓬飞而萍浮. 夫唯山峙, 故莫之能动焉;夫唯萍浮, 故流而不滞焉.
20.3 方之货也, 则缄连以待贾者, 唯...更多
抱朴子外篇 - 清鉴卷第二十一
21.1 抱朴子曰;咸谓勇力绝伦者, 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 则三九之才也. 然张飞关羽万人之敌, 而皆丧元辱主, 授首非所;孔融边让文学邈俗, 而并不达治务, 所在败绩. 邓禹马援田间诸生, 而善於用兵;萧何曹叁不涉经诰, 而优於宰辅. 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欲试可乃已, 则恐成折足覆食束;欲听言察貌, 则或似是而非, 真伪混错. 然而世人甚以为易, 经耳过目, 谓可精尽. 余甚猜焉, 未敢许也.
21.2 区别臧否, 瞻形得神, 存乎其人, 不可力为. 自非明并日月, 听闻无音者, 愿加清澄, 以渐进用, 不可顿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