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话本-集部

古籍分类-话本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武王伐纣平话 吕望兴周 - 第1部分


武王伐纣平话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分吴魏刘,
  晋宋齐梁南北史,隋唐五代宋金收。
  话说殷汤王,姓予名履,字天乙;谥法:除虐去残曰汤;是契十四世孙,主癸之子。以伊尹相汤伐桀,三让而践天子之位。顺天革命,改正朔天下,号曰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色尚白,大濩,作历,作囿,见张网四面,兽令去三存一,仍取自犯者。诸侯叹德,三十六国来归。天旱七年,以六事自责,焚身于桑林之野。天降甘雨,天下太平。汤王在位十三年而崩,传国世三十一王,计岁六百二十九年。今殷纣王是帝乙之子,治天下,名曰
...更多

武王伐纣平话 吕望兴周 - 第2部分


  喝:“匹夫休走!”胜负如何?龙、虎二人入阵,被鬼谷手中把旗一摇,二人急走,被袁达绊马索绊倒,捉于马下。
  白起见之大怒,呼众将;乐毅叫石丙、石凯、邹衍十五员大将,手下一万雄兵,都撞入阵去。
  孙子马上用旗一招,袁达、李牧、独孤陈、马升、解信七员大将,并赵、韩、魏、楚、齐师,众混战一昼夜,燕军大败,折其大半。
  鬼谷交孙子休杀人,向阵中间大叫:“黄伯杨、乐毅,你肯回兵么?”
  伯杨、乐毅自思难以抵敌,火急下马拜见鬼谷,躬身俯伏在地上:“启师兄,更不敢再犯。”鬼谷令请过齐王,交取魏毕昌、
...更多

武王伐纣平话 吕望兴周 - 第3部分


  二人乘马而至于楚国,见孙安,设宴,酒带半酣,孙安问通曰:“愿设一计,如何聚兵四十万,入长安与主公报仇?”通曰:“无计。”孙安大怒:“我特取尔来,要求长便之计,与主报仇。故言无计,要尔何用?”令左右人缚住文通:“尔受吾二箭!”孙安张弓搭箭,再问曰:“计有无?实说!”通曰:“计有也。”孙安笑曰:“尔先说无计,今却道有计,尔因何便有计来?”通被将军礼下为人,必有所告,计曰:“去长安着诈使命先于陕府、洛阳、大梁一路准备粮草。”诈使回,孙安不住重赏三军,六将闻的消息,领兵二十万前至潼关。探马入长安,可以敌汉王。
  即日,近臣奏
...更多

武王伐纣平话 吕望兴周 - 第4部分



  无十日,众官点起军,军分三队;赵云取紫乌城,又令张飞取巴州路,军师取葭萌关路。三队军,无十万,实八万。寿亭侯把荆州。

  军师兵离荆州,无二十里下寨。诸葛速令张飞,附耳低语,说与张飞,将一千军于东镇守荆州东南,在小江岸上埋伏了;然后到三更,正北军来至近,其军三千,有孙夫人车内抱阿斗,有意投东吴。张飞据鞍马上,叫:“夫人知皇叔陷了西川,抱阿斗走投江南!”张飞一言相责,夫人羞惭投江而死。

  张飞后赶军师,行二日,张飞在于左手下,赵云在于右手下,军师正西取葭萌关。
...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二十回 王婆子细说情由


第廿一回 三个月先父去世 第廿二回 二贤妻苏家索子 第廿三回 苏状元归宗认母 第廿四回 后代根一担双挑 序言 《桃花庵》又名《桃花庵鼓词》四卷廿四回,每回七字单句,仅第五回、第六回为八字,目录题「新刻绣像桃花庵目录」卷首附图,有石印本及光绪十三年京都琉璃厂刊本,不题撰人,书中多破体字,如「窦」字作「豆」、「谷」字作「谷」、「师父」作「师付」、「滋」字作「旨」、「苏」字作「禾」等等不一。 书序苏州城内张员外,因洪武爷与陈有谅大战,兵败破荒而逃,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危亡之际,实时赠于廿万石仓谷援助。事后洪武爷获胜即位,重加封赏,由于张...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一回张员外世袭进士


诗曰: 大道无一非道,全凭悲欢离合; 事情皆转奇巧名,今人猜想不过。 事情原有格致,辞句莫看错说; 走尽仔细纪揣摩,免得书中之乐。 西江月罢。内中引出来了一部大明野史。当初洪武爷与陈有谅大战,兵败苏州城内,被大兵围困,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打救,甚是危殆,多亏了一人救济,是何人氏?这苏州城内,有一家张员外,家中大富,情愿出纳仓谷二十万石,洪武爷兵得粮草,遂得胜了汉王。后来即了帝位,驾坐南京,想起了此事,下召张员外进京,重加封赏。 张员外志洁清廉,封官不要,赠金不受,皇爷无奈,恩赐他世袭进士,百顷良田。 张员外谢恩回家,几年身亡。膝下一子,...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二回虎丘山看会游春


诗曰: 襌持原东君,好光阴辜负人, 晓风吹落红尘阵,三宝不焚,经声不闻。 跟前无限莺花恨,经几春, 春春过也,敢则是春最撩人。 这一曲驻云飞歌罢。 单说妙禅一到春天,那春思一动,经也不念,香也不烧,逐日里茶饭懒用,闷坐无言。师父姓李,法号道远,乃是个民妇出家的。性情愚拙,且从妙禅进院,痴爱娇养,既然长大,凡事皆从徒儿之命。往来降香人等,妙禅心爱的,接以茶礼,心中所厌者,便叫师父招应。 这日李道远见徒儿,闷闪不乐,乃叫道:「徒儿,今日有虎丘山迎春大会,高扎彩楼,歌舞演戏,四面看戏的,车马如云而集。那公子王孙,士庶男女,妆模作样,穿红的挂...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三回妙襌姑心思凡事


诗曰: 游玩该入宋家东, 垂袖开怀拂好风; 莺藏柳暗无人语, 惟有墙花满树红。 闲言少叙。且说妙禅道姑正看到好处,猛然间煞了铎鼓,妙禅叫道:「师父,咱出去歇息歇息的罢!」二人方才离了戏楼。 前走不远,但见前面一座茶楼,楼下一个大大的布棚,往来喝茶的不少。 妙禅说道:「师父,咱在此饮一杯茶,歇息歇息何如?」 老道姑未及答应,茶小问道:「二位女师父,是待用茶,请上楼去,又清净又宽阔,歇息歇息可不好么?」 道远闻言,遂与徒儿上了楼去,就位坐下。茶小看看茶来,将茶端上,吃了一杯。妙禅道姑自楼窗以内,向下一望,只见吃茶人等,来来往往,众会交集,...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四回张公子意欲通情


诗曰: 一见娇羞,云雨情意两相投; 传情暗里动秋波,知情明中言语拗。 想在心头,记在心头,不加何日能成就。 这一曲粉蝶儿,单说妙禅传情的故事。话说张公子一见妙禅,秋波流晖,光明射目。 这妙禅见公子看他更献出那等风流之态,超见出那样飘洒的光景。美目含情,似笑非笑,柳腰轻摆,似动非动,好一似长乐宫中醉酒的杨妃,如同似凤仪亭偷情的貂蝉。公子一见,神魂荡漾,自觉着那个心头火儿驱起,如何能安拿得住也。 这公子一见道姑陈妙襌, 自觉着那个滋味实难言, 自古来美色女子多多有, 并未见这等缥缈云雨仙, 暗想道此处并未蟠桃会, 是怎么月里嫦娥离广寒, ...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五回师徒二人茶楼留意


诗曰: 信从来礼头一派, 谁跳出风流苦海; 无端春色在墙外, 惹逗得游人厉害。 何时能得东君护, 嘱咐狂风莫浪吹; 好姿色先露春光, 躲过去热里重开。 这一曲吟罢。单说得是妙禅与张才相会的故事。且说妙禅女,恋情过急,恨不得与他一时携手,遂在楼窗上叫道;「师父何必与他饶舌,他若愿意还我,亲自送上楼来,情愿当面相谢,他若藏物不出,他就捎了家去,与他媳妇用了罢!」 妙禅这些言语,公子在下边听得明白,只喜得心疼难挠,说道:「师父,你的徒儿说得明,小生情愿亲自送上楼去当面交送。」 老道姑说:「你及俺送上更好。若是不然,我徒儿可遂问你要。」 言罢...更多
上一页12131415161718192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王庆升
清·郭小亭
宋·叶廷圭
宋·赵佶
(清)王松
唐·玄嶷
(宋)林逋撰
杜甫
明·邵景詹
汉·扬雄 晋·李轨 注
清·梁章钜
宋·范仲淹
王粲
汉·公孙宏
(清)宜兴陈维崧其年
(后蜀)何光远撰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