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话本-集部

古籍分类-话本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桃花庵鼓词 - 第十五回贪奸淫劳身殒命


诗曰: 昼夜欢舞不弹劳, 两下热肠更难抛, 快刀难割连理肉, 恩情美意何日消。 四句闲言莫论。且说妙姑,听公子之言,心中放宽了一步,叫道:「郎君,来人若是认出你来,回家报于姐姐知道,咱二人姻缘可就不得长久了。」 公子说:「小生这样打扮,他何能认出。」 二人正然说话,进来了两个家人,东瞧西看,只见床上坐着两个女姑,又上下的观看,妙姑恐的一声,喝曰:「何处的家人,焉敢无故至此?」 有一名家人说:「我乃是城中双竹巷张府的家人,特奉窦氏太太之命,前来寻找主人下落。」 妙姑说道:「此庵原是女姑所居之地,你主人来此何为?」 说得二命家人,无言回答...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十六回守孀寡遗腹生男


诗曰: 此情此意何日休, 一人死了两人愁; 几世还见才郎面, 彩袖相携歌白头。 闲言少叙。且说妙姑,见公子己死,痛哭流涕,那一些悲切的光景,真今人难言也。 妙姑女放声大哭痛伤怀, 扑嗽嗽珠泪点点湿香腮, 哭了声短命郎君那里去, 起几时摇摇摆摆自那来, 再休想罗帏帐中共欢笑, 再休想起居动作楚阳台, 急回家顿足捶胸自己怨, 好把那千般恩爱拥满怀, 妙禅那妙禅,这都是你来。 你将他留恋在此最不该, 这不是变人送了人的命, 把一个好意突然变祸胎, 忽想起情投意合那些事, 又急得手挝两耳又挠腮, 这是我命小福浅难消受, 把一个美貌才郎一命灾,...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十七回王婆子鬻卖婴孩


诗曰: 叹起少女美才郎,遭颠倒不得长在; 结成夜夜灯花债,捞不着扶云握雨长长爱。 至诚忍耐,十月满足生婴孩; 又把心怀,不得不母子分手两离开。 这一曲落花生,单说王三思,背后卖儿的故事。 且说妙姑言罢,即忙拿出一个银子,递与王三思,言道:「与你这十两银子,将这孩儿托你送于苏州城中双竹巷,张宅窦氏太太膝下,扶养成人。」 王婆说:「陈师父,这婴儿可是自何而来,对我说说,我好得其明自。」 妙姑知道这事难以隐瞒,不起来讲,妙姑说:「太太若赦小贱人无罪,才能从实说来。」 王婆上前一把拉住,说道:「赦你无罪就是了。」 妙姑拜了两拜,说道:「太太,...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十八回苏知府螟蛉有子


诗曰: 窈窕淑德女,风流出奇才; 庵中生贵子,天降状元来。 闲言少叙。且说苏大人,闻听王婆之言,心中大喜,自想道:「我今午五十有余岁,膝下无子,不免将此小儿买下,有付不可?」 遂问道:「王婆,你老将此小儿买下,你今要多少银子么?」 王婆闻言,暗自想道:「这内中又有些悬虚,他若买去,待送甚么往张宅上去?」 又一转念说:「也罢!不如就将这孩子,卖与苏大人,他再送我一丁银子,我这不是一计两得,不强过我在外看病念佛。」 王婆想到这里,遂道:「大老爷,你待留下小人,只要十两银子。」 大人闻言,说道:「不多。」 遂命人称了十两银子,交与王婆。 王...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十九回窦夫人新认母子


诗曰: 思想丈夫不回程, 情相面貌认亲生; 只念暂作倾心志, 那知竟是骨肉情。 四句题纲勾开。 且说窦夫人言罢,公子心中暗想:「张宅也是世袭进士,是州府有名的乡绅。张公出外多年,无回,闻得那窦氏太太,节烈德妇,他于今要与我作个干母,也是小生一生之幸,何不就此拜认。」 想到这里,遂即忙起身下拜,尊道:「母亲有此美意,小子就此叩拜。」 窦夫人见他跪下,连忙上前,一把拉起,叫道:「我儿,你有此意,老身即欢喜不尽,不必行此大礼,作速就坐,为娘的还有实情一告呵!」 窦夫人一见从命心里欢, 叫一声我儿听我说根源, 皆因为夫主那年出门去, 细算来一...更多

桃花庵鼓词 - 第二十回王婆子细说情由


诗曰: 实话有情理,瞎说难安排; 王婆若隐暪,此案何日开。 话说王婆想到这里,禀道:「太太,实不相瞒,这蓝衫就是这位公子穿了来的。」 公子在旁,闻听此言,心中疑问,叫道:「你这位老大娘,小生自幼不出府门,家中的衣服不少,那有此事?」 王婆说:「公子,老身说来,你可莫怪。」 公子说:「有话请讲。」 王婆说:「公子,你不是苏门亲生之子,你可知之?」 公子说:「不知。」 王婆说:「料想你也不知。」一旁坐下,听着老身道来。 王婆开口道:公子你是听。 你的真来历,惟家知了情。 那年正月节,十五正张灯。 有个桃花庵,妙禅小尼僧。 叫我老身去,与家...更多

明刻话本四种 - 明刻话本四种


明刻话本四种

  《李亚仙》、《王魁》、《女翰林》、《贵贱交情》四种话本,明万历末年(约一六一〇)小说传奇合刻本,上栏刻小说,下栏刻传奇。书已残,仅存一册,不知全集书名。此成本鱼口镌有“小说下”三字,可见原书所收话本至少有上、下两集,
  其中《李亚仙》,因残佚首二页,故标题为编者所补,此篇疑即《宝文堂书目》所载《李亚仙记》,和《燕居笔记》中的《郑元和嫖遇李亚仙记》不同,可能是宋元之间的话本。
  《王魁》,也是宋人话本,疑即《醉翁谈录》甲集《小说存目》中约《王魁负心》,文字写得古朴简洁,可能
...更多

新编五代史平话 - 第1部分


新编五代史平话 (宋)佚名 撰

  目录
  梁史平话 卷上
  唐史平话 卷上
  唐史平话 卷下
  晋史平话 卷上
  晋史平话 卷下
  汉史平话 卷上
  周史平话 卷上
  周史平话 卷下

  梁史平话 卷上
  诗曰:
    龙争虎战几春秋,五代梁唐晋汉周。
    兴废风灯明灭里,易君变国若传邮。
  粤自鸿荒既判,风气始开。伏羲画八卦而文籍生,黄帝垂衣裳
...更多

新编五代史平话 - 第2部分


  赵晖诈蜀军诱王景崇
  蜀遣安思谦救王景崇
  赵晖告急于郭都督
  郭都督自统兵救赵晖
  李守贞遣王继勋袭汉栅
  刘词杀退王继勋
  王继勋帅众降汉
  李守贞赴火自焚
  赵思绾奉表降汉
  郭威使王峻杀赵思绾
  郭威归大梁
  奏请推恩大臣诸藩镇
  王景崇赴火焚死
  李业谋杀郭威
  郭威入朝自诉
  汉主为乱军所杀
  澶州军反
  推戴郭威为帝
...更多

新编五代史平话 - 第3部分


  天佑十二年,梁天雄节度使杨师厚矜夸己功,置一军号做银枪效节都,有数千人,欲复还旧时牙兵之盛。及杨师厚死,梁主以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分却六州做两镇。梁主怕魏人不服,先遣着刘鄩将军六万渡河,张那形势,胁服其众。魏兵不愿分徙,诸军谋作乱,纵火将营寨焚烧,抄掠百姓财物。次早,入牙城,劫将贺德伦置楼上。那张彦乃效节署将校,自帅其党,拔刀在手,禁遏军士剽掠的。梁王使供奉官扈异入魏军抚谕,许张彦刺史。张彦意欲复三州节度,梁主不许,再遣使命到彦军前。张彦将诏书裂碎掷地上,手把那戟南向诟骂朝廷,谓贺德伦道:「天子愚暗痴呆,与人穿着鼻,成个甚么朝廷!...更多
上一页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罗泌
清·袁三俊
宋·吴缜
清·陈杰
李渔
(宋)钱塘陈思
明·陈师
元结
清·谢泰阶
圣水艾衲居士
清·夏献纶
明·袾宏
元·蒋祈
汉·董仲舒
(明)陆容撰
汉·张苍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