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纪事本末-史部

古籍分类-纪事本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二


  徽宗皇帝

  禁元祐党人下

  崇宁三年正月,诏三苏集及苏门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等集并毁板。

  二月□□[1],诏翰林学士张康国编类元祐臣僚章疏。

  四月甲辰朔,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阙下。令具逐路责降安置、编管等臣僚姓名下项。除名勒停、编管人:

  广南路:

  广州: 王庭臣(武)  潮州:崔昌符(武)

  连州: 吉师雄(武。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三


  徽宗皇帝

  编类元符章疏

  元符二年三月。先是,中书舍人曾肇入对,言:『以舜继尧,所守一道,然犹明四目,达四聪。及禹继舜,亦拜昌言。在汉,宣帝始亲政事,诏臣民上书去其副封,以防壅蔽。唐太宗初即位,孙伏伽以小事谏太宗,厚赐勉之,以诱言者,至于本朝,可谓平治,而祖宗以来,数诏百官,使以次对。神宗举而行之于熙宁之初,以兴起事功,为后世法。臣愿陛下远观舜、禹、汉、唐之所行,近迹神考之故事,修转对之制,下不讳之令,明诏百官,下及民庶,使得极言时政协委员【杰按:此处应是打字错误,衍"协委员"三字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四


  徽宗皇帝

  追复元祐党人

  崇宁四年九月,九鼎成。己亥,御笔手诏:『元祐奸党诋讪先帝,罪在不赦。曩屈常宪,贷与之生,屏之远方,固无还理,弃死贬所,岂不为宜?今先烈绍兴,年谷丰稔,铸鼎以安庙社,作乐以协神民。嘉祥荐臻,和气浃洽,肆颁赦宥,覃及万方。兴造邦诬,久责遐裔,一夫失所,朕尚侧然,用示至仁,稍从内徙,服我宽德,其革尔心。应岭南移荆湖,荆湖移江淮,江淮移近地,惟不得至四辅畿甸。除上书已经量移及近乡人外,依下项州:一、今来朝廷宽恩,所移州军不见得地里远近。窃虑所移,却有远近妨碍去处不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五


  徽宗皇帝

  明堂

  崇宁四年八月丁亥,库部员外郎姚舜仁言:『伏闻神宗皇帝尝诏侍臣,欲考古三雍之制,开明堂辟雍,以发政施仁。其初志盖将以追配黄帝三代之治。元格纷攘之后,纪纲法度,靡复存者。陛下天纵之圣,独见于昭旷之先,而执政大臣相与发明神考之遗训,肇建外学,规制辟雍,而弦诵之音遍于天下,兹盛德之举也。』又曰:『今陛下恢复先烈,搜请上仪,体虞庠之制,立近郊之学,即丁未之方、辟雍之教,与夫区区之汉、唐增焕祈年之馆、大营避暑之宫,万万相辽矣。臣伏愿陛下上规黄帝三代之遗制,下采《戴礼》、经传群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六


  徽宗皇帝

  八行取士

  大观元年三月甲辰,诏以八行取士: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姻,信于朋友为任,仁于州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义利之分为和。孝、悌、忠、和为上,睦、姻为中,任、恤为下(实有)。诏曰:『学以善风俗,明人伦,而人材所自出也。今有教养之法,而未有善俗明伦之制,殆未足以兼善天下。孔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知己者,未之有也。」盖设学校,置师儒,所以敦孝悌。孝悌兴则人伦明,人伦明则风俗厚,风俗厚则人材成、刑罚措。朕考成周之隆,宾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七


  徽宗皇帝

  道学

  大观元年二月己未,御笔批:『道士序位令在僧上,女冠在尼上。』

  二年三月庚申,诏以《金篆灵宝道场仪范》四百二十六部降天下有道观处,令守令选道士依按奉行。

  五月辛亥,御笔:『道门近添试经,拨放年额。女冠旧止三十人,可增作七十人,内京畿三十人、诸路四十人。』

  蔡絛《史补·道家者流》篇:政和初,上有疾,逾百日稍康。后一夕,梦有人召。上方其梦中,谓若昔在藩邸时,如赴哲庙宣召者。及至,乃一宫观尔,即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八


  徽宗皇帝

  三卫

  崇宁四年二月己酉,中书省言:『《周官》:「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1],次舍之众寡,为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又:「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盖王宫之内,有士庶子为卫焉。而士庶子者,非王族,则功臣之世贤者之类。王以自近而卫焉,故休戚一体,上下亲而内外家。逮汉,以郎执戟,宿卫殿中,举衣冠子弟充选。至唐,遂分三卫、五府。其法详密。今殿庭设伏悉以禁旅,而士庶子之法未能如古。欲仿前世择贤德之后、勋戚之裔,以侍轩陛,庶几先王宿卫之意。今仿古修立三卫郎一员,治一府之事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九


  徽宗皇帝

  陈瓘贬逐

  元符三年三月甲戌,承议郎、权发遣卫州陈瓘为左正言。

  九月甲戌,左正言陈瓘为右司谏。己卯,右司谏陈瓘言:『向宗良兄弟交通宾客,漏泄机密,陛下知之乎?皇太后知之乎?』又曰:『皇太后不待祔庙,果于还政,事光前古,名垂后世。陛下所以报皇太后者宜何如者?臣恐假借外家,不足以为报也。』又曰:『宗良兄弟依倚国恩,冯籍慈荫,夸有目前之荣盛,不念倚伏之可畏。所与游者,连及侍从,希宠之士,愿出其门。裴彦臣无甚干才,但能交通内外,漏泄机密,遂使物议籍籍。或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


  徽宗皇帝

  尊王安石

  绍圣元年四月甲寅,诏故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守司空、荆国公、赠太傅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

  闰四月乙酉,殿中侍御史来之邵言:『故宰相王安石配享先帝庙庭,请诏有司原考王安石事业,特加谥号,以慰公议。』诏所属详定以闻。

  五月己未,监察御史周秩言:『近诏太常议故相王安石谥,伏以安石遭遇神宗皇帝,其君臣相与行道,以成一代之文。愿特诏两省、众礼官等会礼部议上,朝廷取决于圣裁,而后有司颁焉。』诏不候本家行状,令太常官共
...更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一


  徽宗皇帝

  张商英事迹

  绍圣元年四月甲辰,左朝请郎张商英为右正言。商英前自开封府推官出为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元祐四年五月),改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又徙淮南,踰五年不复召,于是始擢谏官,故商英攻元祐大臣不遗余力(详见《逐元祐党人》)。

  十月己巳,右正言张商英为右司谏。

  二年二月乙未,迁左司。会知开封府王震言商英遣人与盖渐谋害来之邵,坐谪监襄州酒税,改监江宁府税。

  三年十月丁巳,权知洪州。

...更多
上一页31323334353637383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吕本中
清·宋翔凤
清·叶霖
清·吴趼人
孙过庭
清·段玉裁
南唐·谭峭
明·王余佑
明·熊三拔
宋·黄儒
清·高拱乾
唐·髙仲武
清·莫友芝
(北齊)魏收
宋·苏辙
唐·张为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