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礼经-儒部

古籍分类-礼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泰泉乡礼 - 卷四



  社仓

  凡社有学则有仓,保甲时当看守,立乡老掌之,与教读及约正等公同出纳,有司毋得干预抑勒。

  各社除有仓去处,若初创立者,就于大户家借一大柜,或竹围,收贮满,则复置。待积有息谷,约正与管仓乡老以渐区处,立为厫座三间,分囤新陈,以便挨支,使经久坚固。保甲四时巡察,谨慎盗贼水火。

  储蓄之法有三:一曰公借,二曰义劝,三曰罚入。

  公借者责偿。凡官司出谷本,谓之公借。冬间,教读同约正及管仓乡老具领有司将预备仓
...更多

泰泉乡礼 - 卷五


  乡社凡城郭坊厢以及乡村,每百家立一社,筑土为坛,树以土所宜木。以石为主,立二牌位,以祀五土五谷之神。设社祝一人掌之。坛制,宜量地广狭,务在方正,广则一丈二尺,狭则六尺,法地数也。高不过三尺,陛各三级。坛前阔不过六丈。或仿州县社稷坛,当北向,缭以周垣,四门红油,由北门入。若地狭,则随宜止为一门,木栅,常扃钥之。石主长二尺五寸,方一尺,埋于坛南正中,去坛二尺,上露圆尖,余埋土中。神牌二,以木为之,朱漆青字,高二尺二寸,阔四寸五分,厚九分;座高四寸五分,阔八寸五分。度用周尺。一曰五土之神,在左;一曰五谷之神,在右。土者社也,谷者稷也。临...更多

泰泉乡礼 - 卷六


  保甲

  凡一社之内,一家为一牌,十牌为一甲,甲有总。十甲为一保,保有长。为保长者,专一倡率甲总防御盗贼,不许因而武断乡曲。推选才行为众所信服者充之,或即以约正带管。保甲本明道程子为晋城令时保伍法也。其法:量乡里远近为保伍,使之力役相助,患难相恤,奸伪无所容,孤茕老疾者责亲党使无失所,行旅出于其途者疾病皆有所养。及王安石行保甲法,则督民操练,使自备衣甲器械,天下始骚然矣。故今以乡约为主,有可推选者立为保长。如无其人,即以约正为之。长联乎总,总联乎牌,牌联乎家,大小相维,善恶相核,一社之内,恶少自无所容。一
...更多

泰泉乡礼 - 卷七


  士相见礼

  士相见之礼,介以厚其别,词以正其名,贽以效其情,仪以致其敬。前期一日,位于堂庭及门立宾馆。去堂稍近通赞二人、宾引赞二人、奉贽一人、绍介一人奉贽摄、主引赞二人、司贽一人将命者一人、贽冬用雉,死雉也。夏用膋,干雉也。左头奉之,今用书帕

  仪节通赞唱:“就位。”主立堂东,将命者立其后稍南绍介者入,自门外
...更多

礼记正义 - 序


序

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臣孔颖达等奉敕撰

 
  夫礼者,经天纬地,本之则大一之初;原始要终,体之乃人情之欲。夫人上资六气,下乘四序,赋清浊以醇醨,感阴阳而迁变。故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喜怒哀乐之志,於是乎生;动静爱恶之心,於是乎在。精粹者虽复凝然不动,浮躁者实亦无所不为。是以古先圣王鉴其若此,欲保之以正直,纳之於德义。犹襄陵之浸,修堤防以制之;覂方用切驾之马,设衔策以驱之。故乃上法圆象,
...更多

礼记正义 - 卷二 曲礼上第一


 

  礼记○陆德明《音义》曰:“此记二礼之遗阙,故名《礼记》。”

  [疏]正义曰:夫礼者,经天地;理人伦,本其所起,在天地未分之前。故《礼运》云:“夫礼必本於大一。”是天地未分之前已有礼也。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故昭二十六年《左传》称晏子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但于时质略,物生则自然而有尊卑,若羊羔跪乳,鸿雁飞有行列,岂由教之者哉!是三才既判,尊卑自然而有。但天地初分之后,即应有君臣治国。但年代绵远,无文以言。案《易纬·通卦
...更多

礼记正义 - 卷三 曲礼上第一


 

  从於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尊不二也。先生,老人教学者。○从,才用反,下皆同。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为有教使。○拱,俱勇反。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为其不欲与已并行。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为远视不察有所问。○上,时掌反,下同。

  [疏]“从於”至“所视”。○正义曰:此一节明事师长之礼,并自恭谨之法,今各随文解之。○“从於先生”者,谓从行时。
...更多

礼记正义 - 卷一 曲礼上第一


 

  凡为君使者,已受命,君言不宿於家。急君使也。言谓有故所问也。《聘礼》曰:“君有言,则以束帛如飨礼。”○为,于伪反,下注“为哀乐”、“为其废丧事”并同。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使者归,则必拜送于门外。敬君命也。此谓国君问事於其臣。若使人於君所,则必朝服而命之。使者反,则必下堂而受命。此臣有所告请於其君。○朝,直遥反。

  [疏]“凡为”至“受命”。○正义曰:此一节论相聘问及君臣使人相告之事,今各依文解
...更多

礼记正义 - 卷四 曲礼下第二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义与前篇同,简策重多,分为上下。”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高下之节。○奉,本亦作捧,同,芳勇反。提,徒兮反。

  [疏]“凡奉”至“当带”。○正义曰:此一节论臣所奉持及俛仰裼袭之节,各依文解之。○“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物有宜奉持之者,有宜提挈之者,各因其宜。奉之者,谓仰手当心,奉持其物。提之者,谓屈臂当
...更多

礼记正义 - 卷五 曲礼下第二


 

  五官之长曰“伯”,谓为三公者,《周礼》:“九命作伯。”○长,丁丈反,后皆同。是职方。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春秋传》曰:“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一相处乎内。”是,或为氏。○陕,式冉反,依字当作陕。何休注《公羊传》云:“弘农陕县是也。”一云当作郏,古洽反,谓王城郊鄏也。召,时照反,又作邵,音同。相,息亮反。

  [疏]“五官”至“职方”。○正义曰:此一节总论二伯,及州牧诸侯等称谓,今各依文解之
...更多
上一页293031323334353637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王铚
明·何心隐
(晋)葛洪
(唐)李百药
清一统志台湾府
(明)湛若水
宋·陈敷
春秋·伍子胥
明·逯中立
清·孙岳颁
孙高亮
张立斋
(西汉)贾谊
唐·张鷟
余光黄
清·恽格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