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律藏-佛部

古籍分类-律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六念法。

  一者。当知日数月。一日二日。乃至十四日十五日。月大月小悉应知。

  二者。清旦当作施食法。今日得食施某甲某甲。于我不计意我当食。(如是三说)。

  三者。日日自忆若干腊数。

  四者。当忆念受持衣及净施者。
<
...更多

摩诃僧祇律 - 第1部分



摩诃僧祇律

  东晋 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摩诃僧祇律卷第一(初比丘僧戒法学)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明四波罗夷法之一(淫戒之一)

  若笃信善男子。欲得五事利益者。当尽受持此律。何等五。若善男子。欲建立佛法者。当尽受持此律。欲令正法久住者。当尽受持此律。不欲有疑悔请问他人者。当尽受持此律。诸有比丘比丘尼犯罪恐怖。为作依怙者。当尽受持此律。欲游化诸方而无碍者。当尽受持此律。是名笃信善
...更多

摩诃僧祇律 - 第2部分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善生比丘尼将徒众皆著弊坏衣。礼世尊足。佛知而故问。诸比丘。此何等比丘尼。著弊坏衣而来诣我。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此是善生比丘尼。佛问诸比丘。是善生比丘尼为得衣故不著。为无衣耶。诸比丘言。但得已持与优陀夷。

  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偷兰难陀比丘尼将徒众。皆著弊坏衣来诣世尊。头面礼足。佛知而故问诸比丘。此何等比丘尼。著弊坏衣而来诣我。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此是偷兰难陀比丘尼。佛问诸比丘。是偷兰难陀比丘尼。为得衣故不著。为不得衣故不著。诸比丘言。但得已持施阿难陀。
...更多

摩诃僧祇律 - 第3部分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二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十三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明杂诵跋渠法之一

  世尊成道五年比丘僧悉清净。自是已后渐渐为非。世尊随事为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四种具足法。自具足。善来具足。十众具足。五众具足自具足者。世尊在菩提树下。最后心廓然大悟。自觉妙证善具足。如线经中广说。是名自具足。善来具足者。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佛告诸比丘。如来处处度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汝等亦当效如来广行
...更多

摩诃僧祇律 - 第4部分



  应如是咒愿

  僮子归依佛  如来毗婆施

  尸弃毗叶婆  拘楼拘那鋡

  迦叶及释迦  七世大圣尊

  譬如人父母  慈念于其子

  举世之乐具  皆悉欲令得

  令子受诸福  复倍胜于彼

  室家诸眷属  受乐亦无极

  若入新舍设供者。不得作是说。

  若火烧屋时  得出中所有

  必为己财宝
...更多

律二十二明了论 - 律二十二明了论



律二十二明了论

  弗陀多罗多造 陈 真谛译

    律二十二明了论一卷

    正量部弗陀多罗多法师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如本二十二明了论。能分别解释律所立名。我今当说。

  偈曰。毗尼毗昙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

  释曰。由对治上心惑。应说诸护数量。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护亦有二百九十四。为对治。彼有善及无覆无记。诸护合有五百八十八
...更多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 第1部分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刘宋 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第一分初波罗夷法

  佛在须赖婆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诣毗兰若邑住林树下。其邑有婆罗门。名毗兰若。波斯匿王以此邑封之。闻佛释种出家学道。成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普知世间一切心念。为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与诸弟子来游此邑。叹言善哉。我愿
...更多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 第2部分



  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视比坐钵中多少。诸居士见讥呵言。此诸比丘如小儿视他钵中。汝得多我得少汝得少我得多。诸长老比丘闻。种种呵责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问诸比丘。汝等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不应视比坐钵中多少。时五百比丘在一家食。食已共相语言。希有此食。下座比丘言。上座得好我等不得。诸比丘作是念。佛听我等视他钵者。得知谁得谁不得。不得者教与。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听视比坐钵。不得生嫌心。今为诸比丘结应学法。从今是戒应如是说。不嫌心视比坐钵应当学。

  佛在
...更多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 第3部分



  有一住处。诸比丘集布萨说戒。有一比丘语说戒比丘言。住我忆有罪我欲悔过。诸比丘诃责。云何说戒时作此留难。以是白佛。佛言。若说戒时忆有罪。听向比坐说。若口言若心念。我有此罪说戒竟当悔。不应作留难。疑亦如是。

  有一住处。诸比丘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有知法持律解律仪比丘来。诸比丘不看视不与卧具。彼比丘便去。以是白佛。佛言。应好看视与卧具。若不尔突吉罗。

  有一住处。僧皆犯罪。不知犯何篇罪。有一知法持律解律仪比丘来。诸比丘中一比丘往问言。犯如是。如是为是何篇罪。彼答言。是某
...更多

弥沙塞羯磨本 - 弥沙塞羯磨本



弥沙塞羯磨本

  唐 爱同录

    弥沙塞羯磨本

    大开业寺沙门爱同录五分羯磨

  夫羯磨众轨溥应圣凡秉告详唱称为办事。事既尘沙法宁限局。规猷浩博岂可胜言。且开十法以总诸务。各依其位具列轨仪。

  第一作法缘起  第二诸界结解

  第三诸戒受舍  第四衣药受净

  第五布萨仪轨  第六安居法则

  第七自恣清净  第八受施分衣
...更多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王铚
守朴翁
(宋)司马光 主编
清·郭麟
(清)王士禛
西晋·法炬
宋·程端蒙
(梁)沈约
宋·高似孙
(明)诸圣邻
(金)佚名
明·李中梓
(宋)李焘
春秋·伍子胥
宋·徐汶滨
(宋)司马光 主编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