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其他-从部

古籍分类-其他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曹野人先生传 - 曹野人先生传


  清·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

  中国近代诗人。字实甫,又字中硕。湖南龙阳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年少时曾有神童、才子之称。一生好游山水,作诗近万首。曾学谢灵运、谢朓、杜甫、皮曰休、李贺等人的风格、手法作诗,尤以学温庭筠、李商隐的诗最多,也最好。他写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笔法巧妙过人。古诗体中有一些可称为雄伟之作。但也有些在严肃的题材里浓染桃色,诗风浮艳。著有诗集《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等20多种,大都收入《琴志楼易氏丛书》中。

  易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書籍簡介


  本書(一冊七○面四二、○○○字)包括兩種詩集:一曰「如此江山樓詩存」、一曰「四香樓少作附存」,合稱今名。作者王松,其事略已詳第三四種「臺陽詩話」篇。所著「如此江山樓詩存」,初題「如此江山樓焚餘稿」,刪訂於割臺後之翌年;後續有補充,以「五十初度」為殿,共得一百二十八首。所詠之詩,誠如吳興劉承幹所云:『其志怨、其聲哀以促』(見「劉序」)。「四香樓少作附存」原名「四香樓餘力草」(按四香樓為如此江山樓之前身),作於清光緒十八年以前,共存三十五首;因附於本書之次,故曰「少作附存」。...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劉序


  臺灣斗絕海外,居人敦尚氣節,有鄭延平遺風。甲午一役淪為異域,東海之蹈、西山之節,所在有人;以余所知,王君友竹其一也。清襟高躅,與古為徒。仲蔚之室,四壁徒立;管寧之床,十年不移。剷跡荒谷,託長鑱以哀詠;抗心古哲,娛覆瓿之玄文。所著有「如此江山樓詩存」、「四香樓餘力草」,統名曰「滄海遺民賸稿」。今歲由雷君曜年丈寄示,屬為序言。開函欣然,展卷罄折。詩共百餘首,大都窮愁發憤所作、遭歷不平之鳴。麼弦孤曳,如皷雷威之琴、變徵之音;恍和燕臺之築,其志怨、其聲哀以促。君殆古之傷心人歟?

  嗟乎!伊川被髮,酷甚淪胥;杞人憂天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吳序


  余向與新竹鄭君毓丞友善。毓丞寓省垣,數過余;談次時及海外人物。毓丞君言同鄉王子友竹先生,今之隱君子也;且盛言其能詩。余心識之,而以未得一睹鉅製為憾。

  今歲夏間,友竹裒其所作寄余寓齋。余受而讀之,其清詞麗句時露行間,極似唐人風格,回非俗手所能為之;欽佩久之。固念士君子處衰亂之世,其牢籠抑鬱之意無所發舒,因託於歌詠以自見,如變雅之作、騷人之旨皆是。三代以下,陶靖節外,如鄭所南、謝皋羽之流,均有集行世。友竹負經濟才,值滄桑之變,杜門不出,而其憂時憤俗之意,要不能一日去懷;讀其詩而哀其遇、悲其志,固亦有識者之所同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施序


  夫生原如寄,誰非印爪之鴻;志在不祧,幾見留皮之豹!文字祗供覆瓿,姓名何苦災梨。然而敝帚千金,焦琴百劫。靈臺自鏡,求諸面目本來;古錦為囊,嘔出心肝乃已。此吾老友寄生所以汲汲顧影、兀兀窮年,敬禮待定於子桓、太沖問序於元晏也。

  寄生,新竹孕秀、扶桑■〈先攵〉聲。當慘綠之少年,信蜚黃之俊物;論者謂半山嫡乳、輞水詩孫,不難點破壁之睛、騁絕塵之步、艷生花之夢、巍拾芥之科。又況玉海通人、梅溪才子,以烏衣望、為鯤鳥雄,一往無前,亦固其所。而乃榜頭厄我、籬下依人,康了頻頻、嗟來惘惘!原子思貧而兼病,蓋次公醒亦能狂。以故雙涕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邱序(原題「贈王君友竹序」)


  嗟乎!吾蓋觀於古今來才學人之以詩聞者,其平日之才學固皆有餘於詩之外者乎!夫以詩之門徑煩紆、堂奧深博,雖則畢吾世之才學,窮神盡氣,心摹手追,以究六義之章,始尚恐其未必有當;而猥以餘事視之耶?然則,即詩名以盡一生、即詩境以遊終日,寢之、饋之、寤之、寐之,此外遂無事業,此蔣心餘所謂『呼作詞人,心骨痛之』者。吾知凡為詩人者,蓋皆其所不安者也;以其所不安而竟盤旋磬折,一若有甚不得已而後以詩聞焉。此吾所謂其才、其學,當有餘於詩之外者也。若吾門王生友竹者,殆其選已。

  友竹名松,號寄生;為臺灣之新竹廳人。其先自吾閩之泉州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鄭序



  風騷之士,每借詩酒以自豪;遺佚之民,亦假詩酒以自晦。其耽詩酒則同,其所以用詩酒則異;志之所存,不可得而強也。吾友王君友竹,耽詩酒而善用詩酒者也。二十年前之友竹,則用詩酒以自豪;二十年後之友竹,復用詩酒以自晦。自豪,見友竹之才華;自晦,見友竹之品節。余於是竊有感焉。

  憶余弱冠時,設帳於東村別墅。友竹暇輒造訪,問其年,長余二歲耳已;能以詩鳴,又豪於飲,見之者不謂之詩中摩詰、即謂之酒中東皋。邑之人有欲納交於友竹者,爭以詩酒羅致;既至輒醉,興酣落筆,珠玉隨風、雲煙滿紙矣。脫不適意,雖款招不赴也。一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陳序


  甚矣!虛譽揄揚、信口詆諆之不足系作者輕重也。雖以薦紳大老文章、巨公齒牙之力顳顬片時,而銷聲匿跡,勃焉忽焉。故韓文公推孟郊謂『自秦漢以下,屈指有數;天假之鳴,有唐一人』;乃其論定也,郊寒與島瘦並儷。歐陽公推舜欽,比之黃河清、岐鳳鳴,三千年一見;乃在當時,即與宛陵一集浮沉。甚矣!揄揚之不足恃如此。至覆瓿揚雄、投圊李賀,當日之抑之、摧之者,至矣、盡矣;而及今揚文與班史並名、鬼仙與謫仙並著,詆諆之不足恤又如此。此毀譽之無患於作者也;患作者有可毀、無可譽之實也。

  社友王君,新著詩集三卷。繄時臺灣喪亂之後,大老、巨公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自序


  乙未歲,割臺議成,挈眷內渡;洋面遇盜,行李一空。念得生還,雖貧無恨;況失者,償之義也。同舟侶笑之。迨舟泊海壇,主吾宗貽煃上舍昆季家;遇楊興隆游戎父子(廈門人),相識於風塵之外,加以推解之恩,才歸晉江蚶江故里。舍舟陸行,縱觀故國名山、前賢遺跡。干戈劫外,世事滄桑,抑鬱無聊時託於詩歌以自娛;流離困頓,豈筆墨所能盡哉!

  亂定後,因省丘墓,由廈渡臺。所幸青山無恙,又喜四香樓故居巍然猶存,天之厚我者多矣。斯樓舊名,蓋守湯若士先生四香戒也。舊額既失,因更名為如此江山樓;託劍南句以寄慨焉。嗚呼!今再嘯臥於此間,豈僅「舉
...更多

滄海遺民賸稿 - 題詞


  捧讀友竹兄近著喜題,即希哂正。

  濁世翩翩抱獨清,生成挺拔信鍾靈。無書不作枕中秘,有句堪為座右銘;慷慨何殊吳魯肅,佯狂疑是晉劉伶。逆知世亂需才亟,空谷旁求眼正青。

  文章標格兩風流,怎禁聲名滿九州!高士原非才百里,完人況有業千秋;簪纓難易林泉樂,著作真堪梨棗留。不是吾宗頻擊節,已聞異國散金求。

  丁酉(光緒二十三年)人日,族弟瑤京國垣並書。
...更多
上一页26272829303132333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饶自然
明·杨丽泉
明·高儒
清·卢光履
明·释智旭
(明清)全祖望、顾炎武、黄宗羲 撰
(明清)全祖望、顾炎武、黄宗羲 撰
嘉義管內采訪冊
(清)張廷玉 等
清·庄纶裔
清·陈乃干
林洛
清·爱新觉罗弘历
武汉臣
清·毕沅
莫等闲斋主人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