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语录-儒部

古籍分类-语录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一十四 朱子十一


  ◎训门人二

  先生问:"看甚文字?"曰:"看论语。""看得论语如何?"曰:"自看论语后,觉得做工夫紧,不似每常悠悠。"曰:"做甚工夫?"曰:"只是存养。"曰:"自见住不得时,便是。某怕人说'我要做这个事'。见饭便吃,见路便行,只管说'我要做这个事',何益!"文蔚又言:"近来觉有一进处:畏不义,见不义事不敢做。"曰:"甚好。但亦要识得义与不义。若不曾睹当得是,颠前错后,依旧是胡做。"又曰:"须看大学。圣贤所言,皆是自家元有此理,但人不肯著意看。若稍自著意,便自见得,却不是自家无此理,他凿空撰来。"以下训文蔚。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


  ◎训门人三

  问"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曰:"曾点漆雕开是合下见得大了。然但见大意,未精密也。"因语人杰曰:"正淳之病,大概说得浑沦,都不曾嚼破壳子;所以多有缠缚,不索性,丝来线去,更不直截,无那精密洁白底意思。若是实识得,便自一言两语断得分明。如今工夫,须是一刀两段,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如此做头底,方可无疑虑。如项羽救赵,既渡,'沈船破釜,持三日粮,示士卒必死,无还心',故能破秦。若更瞻前顾后,便不可也。"因举禅语云:"寸铁可杀人。""无杀人手段,则载一车鎗刀,逐件弄过,毕竟无益。"以下训人杰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一十六 朱子十三


  ◎训门人四

  问:"平时处事,当未接时,见得道理甚分明;及做著,又便错了。不知如何恁地?"曰:"这是难事。但须是知得病痛处,便去著力。若是易为,则天下有无数圣贤了!"以下训义刚。

  问:"打坐也是工夫否?"曰:"也有不要打坐底,如果若之属,他最说打坐不是。"又问:"而今学者去打坐后,坐得瞌睡时,心下也大故定。"曰:"瞌睡时,却不好。"

  问:"气质昏蒙,作事多悔:有当下便悔时,有过后思量得不是方悔时,或经久所为因事机触得悔时。方悔之际,惘然自失,此身若无所容!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



  ◎训门人五

  黄直卿会看文字,只是气象少,间或又有看得不好处。〔文蔚〕

  因说正思小学字训,直卿云:"此等文字亦难做,如'中',只说得无倚之中,不曾说得无过不及之中。"曰:"便是此等文字难做,如'仁',只说得偏言之仁,不曾说得包四者之仁。"〔至〕(若海录云:"一部大尔雅。")

  先生闻程正思死,哭之哀。〔贺孙〕

  有程正思一学生来谒,坐定,蹙额云:"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一十八 朱子十五


  ◎训门人六

  先生问伯羽:"如何用功?"曰:"且学静坐,痛抑思虑。"曰:"痛抑也不得,只是放退可也。若全闭眼而坐,却有思虑矣。"又言:"也不可全无思虑,无邪思耳。"以下训伯羽。

  学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等,多有事在。然初学且须先打叠去杂思虑,作得基址,方可下手。如起屋须有基址,许多梁柱方有顿处。

  观书须宽心平易看,先见得大纲道理了,然后详究节目。公今如人入大屋,方在一重门外,里面更有数重门未入未见,便要说他房里事,如何得!

  公大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一十九 朱子十六


  ◎训门人七

  欲速之患终是有,如一念虑间便出来,如看书欲都了之意,是也。以下训方。

  方行屋柱边转,擦下柱上黑。见云:"若'周旋中规,折旋中矩',不到得如此。"大率多戒方欲速也。

  方云:"此去当自持重以矫轻。"先生曰:"旧亦尝戒释之以安重。"

  方云:"此去欲看论语,如何?"曰:"经皆好看,但有次第耳。"前此曾令方熟看礼记。

  临行请教。曰:"累日所讲,无非此道,但当勉之。"又曰:"持守可以自勉,惟穷理须讲论,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二十 朱子十七


  ◎训门人八杂训诸门人者为此卷。

  因说林择之,曰:"此人晓事,非其他学者之比。"徐又曰:"到他己分,事事却暗。"〔文蔚〕

  先生问尧卿:"近看道理,所得如何?"曰:"日用间有些著落,不似从前走作。"曰:"此语亦是鹘突,须是端的见得是如何。譬如饮食须见那个是好吃,那个滋味是如何,不成说道都好吃。"〔淳〕

  问尧卿:"今日看甚书?"曰:"只与安卿较量下学处。"曰:"不须比安卿。公年高,且据见定底道理受用。安卿后生有精力,日子长,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二十一 朱子十八


  ◎训门人九(总训门人而无名氏者为此卷。)

  朋友乍见先生者,先生每曰:"若要来此,先看熹所解书也。"〔过〕

  世昌问:"先生教人,有何宗旨?"曰:"某无宗旨,寻常只是教学者随分读书。"〔文蔚〕

  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若晓得义理,又皆记得,固是好。若晓文义不得,只背得,少间不知不觉,自然相触发,晓得这义理。盖这一段文义横在心下,自是放不得,必晓而后已。若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二十二 吕伯恭


  因说南轩东莱,或云:"二先生若是班乎?"寿昌曰:"不然。"先生適闻之,遂问如何。曰:"南轩非寿昌所敢知,东莱亦不相识。但以文字观之,东莱博学多识则有之矣,守约恐未也。"先生然之。〔寿昌〕

  某尝谓,人之读书,宁失之拙,不可失之巧;宁失之低,不可失之高。伯恭之弊,尽在於巧。〔伯羽〕

  伯恭说义理,太多伤巧,未免杜撰。子静使气,好为人师,要人悟。一云:"吕太巧,杜撰。陆喜同己,使气。"〔闳祖〕

  或问东莱象山之
...更多

朱子语类 - 卷一百二十三 陈君举


  (陈同父叶正则附。)

  先生问德粹:"去年何处作考官?"对以永嘉。问:"曾见君举否?"曰:"见之。"曰:"说甚话?"曰:"说洪范及左传。"曰:"洪范如何说?"曰:"君举以为读洪范,方知孟子之'道性善'。如前言五行、五事,则各言其德性,而未言其失。及过於皇极,则方辨其失。"曰:"不然。且各还他题目:一则五行,二则五事,三则八政,四则五纪,五则皇极;至其后庶徵、五福、六极,乃权衡圣道而著其验耳。"又问:"春秋如何说?"滕云:"君举云:'世人疑左丘明好恶不与圣人同,谓其所载事多与经异,此则有说。
...更多
上一页21222324252627282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佚名
(北齐)颜之推 著,王利器 集解
清·张经田
宋·调露子
(明)凌濛初
唐·法海
宋·宝昙
(魏)曹操
清·清溪道人
(明)楊英
明·沈鍊
清·周学海
清·翁广平
清·杨宾
宋·陈岩肖
清·刘体仁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