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孟子他说 - 4、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开篇的时候难免要对背景多交代一些,这句"不远千里而来"还是值得解释一下的。前面说过,分裂时代,或者说多个政权林立的时代,也自有其好处,最明显之处便是,言论自由还是很有保障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参照一下爱德华·吉本的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当中的一段:

  古罗马的暴君也自有他们的优势。我们先来想一想现代的暴君:他在国内也许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但面对国际的舆论,他却不得不有所收敛;他所要加害的人,可以在逃出国境之后很容易地找到安身之处,他甚至还可以凭自己的能力积聚一笔财富,获得发泄不满的自由,或许还能找到机会进行
...更多

孟子他说 - 5、中国人也篡改过教科书


  梁惠王这一段,还真得多费一些口舌。前面说了,朱熹给孟子留了面子,可有没有人不给孟子留面子呢?有,提起这个人来更是大大的有名,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建国以后,非常重视儒学教育,而且以身作则。朱元璋自己本来没受过什么教育,大字识不了几个,可有点儿权力之后,便经常请名儒给自己讲书。实话说,他学得还真是不错的,能写写韵文,更能从别人的文字里读出不少含沙射影的东西来,比如,我刚才夸他"以身作则",这话要是真被他看到了,我的小命就不保了,因为他会认为"则"字是影射他做过"贼"。我一点儿不夸张,当年确实有人因为这
...更多

孟子他说 - 6、封建社会是个好社会


  我们进展缓慢,因为又要费些篇幅来澄清两个概念。就像前面讲到的"礼仪之邦"一样,有些词语和概念我们耳熟能详,好像谁都明白,其实呢,满不是那么回事。

  现在要解释的这两个概念,一个是"家",一个是"封建",这两个概念是密切关联的。

  先来说"家",这个概念不但我们很多现代人搞错,不少古人也都搞错。

  刚才进行《孟子》正文的时候有没有人注意到"千乘之家"和"百乘之家"?

  先说什么是"乘"。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众说纷纭,简单讲呢,它是一个军
...更多

孟子他说 -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红旗反红旗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孟子才一见梁惠王,就来了个偷换概念的把戏,可是,别以为孟子就这两
...更多

孟子他说 - 8、圣水、清水和脏水



  我以为,全世界众多君主的无数名言当中,再没有哪一句能比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更牛、更强、更有代表意义了。孟子的时代虽然已经接近了专制时代的开端,他的思想却毕竟是在封建社会的脉络中萌芽成长的。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孟子的民本思想虽然还很幼稚,甚至是--我们在后面就会慢慢看到,是为一个光辉的目标设计了一条愚蠢的路线,但以他的时代来讲,确实是了不起的。到后来孔孟之道成了专制体制下的正统学说的时候,人们却大多专注于孟子思想中有关心性的内容,而忽略了更有意义的民本精神--这恐怕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既然都"朕即国家"了,提什么民
...更多

孟子他说 - 9、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
...更多

孟子他说 - 10、别把政府失职说成自然灾害


  孟子接着就要说到具体细节了。大家要注意,往后看,儒家(当然也有其他家,但主要是儒家)不少人都流于大而无当,这"大而无当"四个字实在流毒极其深远,比如,一说什么安邦定国之道就是"亲贤臣,远小人"之类的,如果单是这两句,基本等于废话--谁不知道应该"亲贤臣,远小人"啊,问题是,怎么亲,怎么远;怎么分辨谁是贤臣,谁是小人;设计什么制度能让贤臣容易被亲,让小人容易被远,等等等等,一定是要有细节、有具体内容才行。现在,孟子提出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观念性的比喻之后,开始进入细节了,虽然他这个细节还不够细。

  孟子继续
...更多

孟子他说 - 11、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妖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这一次的对话,梁惠王表现出来非常诚恳
...更多

孟子他说 - 12、孟大侠天下无敌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这一节里,孟子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这个观念,爱看武
...更多

孟子他说 - 13、孟子要搞和平演变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新角色粱襄王出场了,但他在《孟子》这部戏里只是个小配角,一共就出场了这么一回。他的出现,其意义有点儿像幕间休
...更多
上一页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吴砚丞
明·潘季驯
清·张起南
(清)马建忠
(清)余怀
宋·赵子栎
(明)陈贞慧
元·黄泽
(唐)李世民
宋·朱淑真
元·刘谧
周作人
清·俞达
清·毕沅
明·晁瑮
清·富尔丹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