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志存记录-史部

古籍分类-志存记录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扬州画舫录 - 卷十四


  ◎冈东录

  乾隆二十二年,高御史开莲花埂新河抵平山堂,两岸皆建名园。北岸构“白塔晴云”、“石壁流淙”、“锦泉花屿”三段,南岸构“春台祝寿”、“条园花瑞”、“蜀冈朝旭”、“春流画舫”、尺五楼五段。

  “白塔晴云”在莲花桥北岸,岸ぞ外拓,与浅水平。水中多巨石,如兽蹲踞;水落石出,高下成阶。上有奇峰壁立,峰石平处刻“白塔晴云”四字。阶前高屋三间名曰“桂屿”;屿后为花南水北之堂,堂右为积翠轩,轩前建半青阁,阁临园中小溪河,溪西设红板桥;桥西梅花里许,筑“之字厅”,厅外种芍药,其半为芍厅。前
...更多

扬州画舫录 - 卷十五


  ◎冈西录   “春台祝寿”在莲花桥南岸,汪氏所建。由法海桥内河出口,筑扇面厅,前檐如唇,后檐如齿,两旁如八字,其中虚棂,如折叠聚头扇。厅内屏风窗牖,又各自成其扇面。最佳者,夜间燃灯厅上,掩映水中,如一碗扇面灯。

  厅后太湖石壁,攀峰脊,穿岩腹,中有石门,门中石路齿齿,皆冰裂纹。路旁老树盘踞,与游人争道,小廊横斜而出,逶迤至含珠堂。联云:“野香袭荷芰(皎然),池色似潇湘(许浑)。”

  园中池长十余丈,与新河仅隔一堤。池上构楼,旧名“镜泉”,今易名“环翠”。联云:“冉冉修篁依户牖(包何)
...更多

扬州画舫录 - 卷十六


  ◎蜀冈录

  蜀冈在大仪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蜀冈在府西北四里,西接仪征、六合县界,东北抵茱萸湾,隔江与金陵相对。”洪武《扬州府志》云:“扬州山以蜀冈为首。”嘉靖志云:“蜀冈上自六合县界,来至仪征小帆山入境,绵亘数十里,接江都县界,迤逦正东北四十余里,至湾头官河水际而微;其脉复过泰州及如皋赤岸而止。”祝穆《方舆胜览》云:“旧传地脉通蜀,故曰蜀冈。”陆深《知命录》云:“蜀冈盖地脉自西北来,一起一伏,皆成冈陵,志谓之广陵,天长亦名广陵,以与蜀通,故云。”姚旅《露书》云:“《尔雅释山》谓独者蜀,虫名,好
...更多

扬州画舫录 - 卷十七


  ◎工段营造录

  造屋者先平地盘,平地盘又先于画屋样,尺幅中画出阔狭、浅深、高低尺寸,搭签注明,谓之“图说”。又以纸裱使厚,按式做纸屋样,令工匠依格放线,谓之“烫样”。工匠守成法,中立一方表,下作十字,拱头蹄脚,上横过一方,分作三分,开水池,中表安二线垂下,将小石坠正中心。水池中立水鸭子三个,所以定木端正,压尺十字,以平正四方也。

  平基惟土作是任。土作有大小夯?Ι,灰土、黄土、素土之分,以虚土折实土,夯筑以把论。先用大?Ι排底,将灰土拌匀下槽,头夯充开海窝。每窝打夯头,筑银锭,余随
...更多

扬州画舫录 - 卷十八


  ◎舫扁录

  扬州画舫,始于鼓棚。鼓棚本泰州驳盐船,至朽腐不能装载,辄牵入内河,架以枋楣椽柱。大者可置三席,谓之“大三张”,小者谓之“小三张”。驳盐船之脚船,枋楣椽柱如瓜?架者谓之“丝瓜架”。木顶船谓之“飞仙”,制如苏州酒船,本于城内沙氏所造,今谓之“沙飞”,皆用篙《同戈》。沙飞梢舱有灶,无灶者谓之“江船”,用橹者为“摇船”,前席棚后木顶者谓之“牛舌头”,用桨者为“划子船”,双桨为“双飞燕”,亦曰“南京篷”。杭堇浦《道古堂集》中所谓“八柱船开荡桨斜”谓此。沙飞重檐飞舻,有小卷棚者谓之“太平船”,覆??者为“
...更多

南越笔记 - 南越笔记


《南越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记录南越地方风俗民情之作。==============================================================================
南越笔记十六卷, 是书又名《粤东笔记》,记载广东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矿藏物产等。李调元,1734-1802年,号雨村,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入翰林,官翰林副编修、广东学政等。家中藏书10万卷,藏书室名“万卷楼”,著有《童山诗集》等。
...更多

南越笔记 - 序


举鼓掉挡击以谈天,语辨而失于诬,指?监剽沙塥以言地,辞强而背于理。载笔者间收之水经国志,聊存一时应对之捷。其去多识之学,水火也。夫自虞帝明庶物,孔门讲格致,而后之儒者遂不厌详悉,举凡峙流夭乔翻飞喙息之俦,无不欲各尽其情实而自成一家言。如嵇含之《南方草木状》、范成大之《桂海虞衡志》,以暨《岭表录异》等篇,大抵皆足补《禹贡》厥包实竹笋之名,职方其畜为鸟兽之异。其为五岭九溪搜奇矜异,洵哉不少遗漏。远游者讠夸奥博,土著者务精核,后之人纵有闻见,又何加焉。虽然,时有古今,则物亦有显晦。今即以东粤论,如瓯逻巴之入市献琛,前古所无;南越王之桂蠹火树...更多

南越笔记 - 卷一


◎粤东气候 邱文庄《奇甸赋》云:“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亦放。”《通志》谓:正月李桃花盛,柔桑可采,皆南中气然也。又,“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子瞻记中语也。◎立春

立春日,有司逆勾芒土牛、勾芒名扌幼春童,著帽则春暖,否则春寒。土牛色红则旱,黑则水。竞以红豆五色米洒之,以消一岁之疾疹。以土牛泥泥灶,以肥六畜。

◎元日元夕 元日拜年,烧爆竹,啖煎堆白饼沙壅,饮柏酒。元夕张灯,烧起火,十家则放烟火,五家则放花筒。嬉游者率袖象身香筒,打十八闲为乐。城内外舞狮象龙鸾之属者百队,饰童男女为故事者百
...更多

南越笔记 - 卷二


◎梅岭

梅岭者,南岳之一支。《星经》曰南戒门户,《汉书》曰台山,《舆地志》曰台岭。其名不一。其曰秦关者,以始皇三十四年所适治狱吏不直者所筑也。《南康记》云“南野三十里至横浦,有秦时关,其下曰塞上”是也。南越吕嘉叛,杀汉将军韩千秋,函封使者节置塞上即此,故又曰汉塞也。曰东峤者,以居五岭东偏也。曰台者,以高而平,曰峤者,以高而峭锐。台专言梅岭,峤则兼言五岭也。五岭,一岭也。其在东则为梅岭也。然自昔皆以梅岭为五岭之第一岭也。五岭皆越门,若台关则秦所筑,故亦曰秦南门也。汉之北塞至寒门,南塞至暑门,台关又暑门之大者也。以
...更多

南越笔记 - 卷三


◎西江

西有三江其一为漓,一为左,一为右。右江至浔而汇左为一,而右江之名隐;左江至梧而汇漓为一,而左江之名亦隐,惟曰西江。西江在西粤为三,在东粤为一,一名郁水。《唐志》称南海名山灵洲大川郁水亦曰??江。予以其源远委长,经流四省,可为一大渎,而岣嵝碑有南渎衍亨之语,因名之曰南渎。盖东粤江之大者无如??故南海一名??海亦曰??大洋,南海固以江而重也。则祠??于广州以为南渎也亦宜。??者,江中两山名。左思云:吐浪??。西江之水,以??之山为始,以崖门之口为终,??其即西江之岷山也。

◎三水 三水
...更多
上一页52535455565758596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李之仪
张岱
贾题韬
蘅塘退士选编
唐·杜佑
朱履贞
北齐·魏收
宋·刘蒙
清·朱玉岑
宋·徐汶滨
(清)黄南丁 著
清·胡思敬
明·宗真宗
清·王清源
明·冯从吾
清·曾朴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