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志存记录-史部

古籍分类-志存记录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隋唐嘉话 - 隋唐嘉话


刘餗隋唐嘉话,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着录。南宋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在小说家类里着录了隋唐嘉话一卷,刘餗撰。宋史艺文志也有隋唐嘉话一卷,列在刘餗的传记和小说之间。现存的顾氏文房小说本,据宋版重雕,书中贞字、构字等选缺笔,分上中下三卷。又有稽古堂丛刻本,与顾氏本基本相同,似出一源。还在历代小史本和唐人说荟等本,不分卷,条目较少。...更多

隋唐嘉话 - 卷上


  述曰:余自髫丱之年,便多闻往说,不足备之大典,故系之小说之末。昔汉文不敢更先帝约束而天下理康,若高宗拒乳母之言,近之矣。曹参择吏必于长者,惧其文害。观焉马周上事,与曹参异乎许高阳谓死命为不能,非言所也。释教推报应之理,余尝存而不论。若解奉先之事,何其明著。友人天水赵良玉睹而告余,故书以记异。  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隋高颎仆射,每以盘盛粉置于卧侧,思得一公事,辄书其上。至明,则录以入朝行之。  京城南隅芙...更多

隋唐嘉话 - 卷中



  太宗令虞监写《列女传》以装屏风,未及求本,乃暗书之,一字无失。太宗将致樱桃于酅公,称奉则以尊,言赐又以卑,乃问之虞临。曰:"昔梁帝遗齐巴陵王称饷。"遂从之。

  太宗尝出行,有司请载副书以从,上曰:"不须。虞世南在,此行秘书也。"太宗称虞监,博闻、德行、书翰、词藻、忠直,一人而已,兼是五善。

  太宗闻虞监亡,哭之恸,曰:"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虞公之为秘书,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今此堂犹存,而《书钞》盛行于代。  太史令李淳风校新历成,奏
...更多

隋唐嘉话 - 卷下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

  武后时,投匭者或不陈事,而谩以嘲戏之言,于是乃置使先阅其书奏,然后投之,匭院有司,自此始也。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倚赖,至今犹怀之。其子预选,有司皆曰:"徐公之子,岂可拘以常调者乎?"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
...更多

隋唐嘉话 - 补遗


  隋末有河间人,齄鼻使酒,自号郎中,每醉必殴击其妻。妻美而善歌,每为悲怨之声,辄摇顿其身。好事者乃为假面以写其状,呼为"踏摇娘",今谓之"谈容娘"。  炀帝宴群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婆"。高祖归,不悦,以语窦后,后曰:"此吉兆。公封于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高祖大悦。  隋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

  隋杨素破突厥,文帝赐以万钉宝带。

  吴郡献松江鲈,炀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郑公尝出行,以正月七日谒见太宗,太宗劳之曰:"卿今日至,可谓人日矣。"左史东方虬,每云
...更多

大业拾遗记 - 大业拾遗记


右《大业拾遗记》者:上元县,南朝故都。梁建瓦棺寺阁,阁南隅有双阁。闭之忘记岁月。会昌中诏拆浮图,因开之,得笋笔千余。头中藏书一帙,虽皆随手靡书,而文字可纪者乃隋书遗稿也。中有生白藤纸数幅,题《南部烟花录》,僧志彻得之。及焚,释氏群经僧人惜其香轴,争取纸尾,拆去视轴,皆有鲁郡文忠颜公名,题云手写是录即前之笋笔,可不举而知也。志彻得录前事,及取隋书校之,多隐文,特有符会而事颇简脱。岂不以国初将相争,以王道辅政,颜公不欲华靡前迹,因而削乎。今尧风已还,得车斯驾。独惜斯文湮没,不得为词人才子谈柄。故编云《大业拾遗记》本文缺落凡十七八,悉而补之...更多

大业拾遗记 - 大业拾遗记


  大业十二年,炀帝将幸江都,命越王侑留守东都。宫女半不随驾,争泣留帝,言辽东小国,不足以烦大驾,愿择将征之。攀车留借,指血染鞅,帝意不回,因戏飞白题二十字,赐守宫女云: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车驾既行,师徒百万前驱。大桥未就,则命云屯将军麻叔谋濬黄河入汴堤,使胜巨舰。叔谋御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濬河之夫不忠,队伍死冰下。至今儿啼闻人言麻胡来,即止。其讹言畏人皆若是。帝离都旬日,幸宋何妥所进车。车前只轮高广,疏钉为刃。后只轮庳下,以柔榆为之,使滑劲不滞。使牛御马(车名)自都抵汴郡。日进御女车。车《...更多

平闽纪 - 书籍简介


  第九八种「平闽纪」

  本书(三册三九六面二三七、六○○字)凡十三卷,杨捷撰。捷字符凯,义州人。清初,以材武,擢游击。顺治五年,以副将败江西金声桓,遂镇九江。至十年,统兵入粤,克潮州。十一年,人闽,驻师漳南。十六年,提督江西;郑成功自江南败退,进驻瓜洲。后移节山东十二年,复回江南。康熙十七年,闽中耿变虽平,漳、泉犹郑氏之手。清康亲王杰书战不胜,诏以捷为福建全省水陆提督总兵官,会同杰书进军。在闽两年,解泉州围、取海澄,收金、厦两岛,着有战功。十九年,还江南提督任;后卒于军。本书乃裒鹌康熙十七年至十九年平闽前后奏疏、
...更多

平闽纪 - 序号  篇名


  1张序

  2王序

  3王序

  4梁序

  5自序

  6平闽纪目录

  7平闽纪卷之一 奏疏

  8惊闻宠命等事疏

  9钦奉上谕事疏

  10闽疆剿抚等事疏

  11恭谢天恩疏

  12军机亟宜等事疏

  13恭报领到等事疏

  14敬竭愚忠等事疏

  15水师请设等事疏
...更多

平闽纪 - 张序


  国家大一统之业,内安外宁,风行草偃,固已几三十年。顿兵不减,乃鲸鲵余孽杈牙江海,恃其舟楫倏忽于巨浸骇浪之间,屡逋天讨。迄乎三藩僣逆,益乘瑕伺隙,狡焉启疆。戊午之夏,妖氛弥炽,蹂躏闽中漳、泉诸郡,乘城跨邑,滨海千余里为之失守。庙堂赫然震怒,思得伟略奇才,底定疆圉,爰命江南提督杨公以少保兼太子太保充福建全省水陆援剿提督总兵官,旋复晋公昭武将军;会同大将军、制抚诸镇,相机扑灭。拜命之日,公毅然曰:『吾自束发从戎,受国殊恩,晋官今秩,昔奉简书镇闽右,闽海情形吾所悉稔,今狂寇窃发,舍老臣,其谁责焉』!克期就道,请以江南劲旅二千名自随;盖兵不...更多
上一页91929394959697989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春秋·邓析
清·陈修园
(清)徐芳烈
陈·真谛
明·俞大猷
清·莫友芝
(宋)龚明之
清·李渔
宋·祖琇
元·余洞真
(魏)杨衒之,周祖谟 校
(唐)佚名等撰
春秋鲁·曾参
清·张曜孙
清·彭际清
宋·道诚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