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本草类-医部

古籍分类-本草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本草品汇精要 - 续集卷之八 虫鱼部


续集卷之八 虫鱼部

  [续集卷之八\虫鱼部] 菜部
  无毒

  白花菜主下气(汪颖)煎水洗痔捣烂敷风湿痹痛擂酒饮止疟(本草纲目)【名】羊角菜【苗】(李时珍曰)白花菜柔茎延蔓一枝五叶叶大如拇指秋间开小白花长蕊结小角长二三寸菜气膻臭惟宜盐菹食之(汪颖曰)一种黄花者名黄花菜形状相同但花黄也【时】三月种之【质】其子黑色而细状如初眠蚕沙不光泽【禁】(汪颖曰)多食动风气滞脏腑令人胃中闷满伤脾【臭】膻【味】苦辛

...更多

本草品汇精要 - 续集卷之九 果部


续集卷之九 果部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无毒

  榔梅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本草纲目)【地】(李时珍曰)榔梅出均州太和山相传真武折梅枝插于榔树誓曰吾道若成花开果结后果如其言今树尚在五龙宫北榔木梅实杏形桃核道士每岁采而蜜煎以充贡献焉榔乃榆树也【味】甘酸【性】平

  [续集卷之九\果部] 榔梅

  有小毒

...更多

本草品汇精要 - 续集卷之十 木部


续集卷之十 木部

  [续集卷之十\木部] 香
  无毒

  香主头疖肿毒碾末麻脂调涂七日腐落(本草纲目)【名】兜娄婆香【地】(李时珍曰)香江淮湖岭山中有之【苗】木大者近丈许小者多被樵采叶青而长有锯齿【质】状如小蓟叶而香对节生其根状如枸杞根而大煨之甚香【用】(楞严经云)坛前具列小炉以兜娄婆香煎水沐浴即此香也【味】苦涩【性】平

  [续集卷之十\木部] 笃耨香

...更多

本草品汇精要 -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 血脉隧道第一
  脉乃血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首言脉之源流水自源而分流曰合分起伏道各井然人身之血犹夫水也血中之脉犹夫也通则水源活脉通则气血行(故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夫脉本气血之先流行于经络灌溉于一身昼夜循环动而不息盖脉者乃人身一元之大气也血之流行于经络之中如水分流之象故谓脉乃血夫脉实血实脉虚血虚要知脉乃气血之先兆也隧道即经脉也言其在血中精密隐隧自成一道(灵枢营气篇云)精专者
...更多

本草品汇精要 -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下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下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下\望诊] 脏腑部分
  灵枢五色篇曰五脏六府各有部分能别部分万举万当自额而下阙庭上属咽喉之部分也自阙中循鼻而下鼻端属五脏之部分也自内挟鼻而下至承浆属六俯之部分也自颧而下颊属肩背手之部分也自牙车以下颐属股膝胫足之部分也又曰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五官在于下极者是也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下\望诊] 五官

  灵枢五阅五使篇
...更多

本草品汇精要 - 脉诀考证


脉诀考证

  [脉诀考证] 脉诀非叔和书
  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然世之高医以其书赝遂委弃而羞言之(跋郭长阳书)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宋熙宁初校正脉经尚未有此陈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则脉诀乃熙宁以后人作耳惟陈无择三因方言高阳
...更多

本草品汇精要 - 脉诀四言举要


脉诀四言举要

  宋南康崔嘉彦着
  [脉诀四言举要] 四言举要

  脉乃血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谊气如橐龠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为关上关前为
...更多

本草便读 - 简介


本草便读 清 张秉成 公元1644-1911年...更多

本草便读 - 序


吴序

  人有恒言曰。用药如用兵。以药之不可轻用也。然苟用得其当。又未尝不应手取效。药到病除。是操何术以致哉。则曰非读本草不为功。顾读本草之难也。神农本草经尚已。然其中词旨奥衍。义蕴宏深。往往皓首穷年。每苦未能得其要领。后世着本草者杂出。人自为说。学人既无所适从。且累牍连篇。虽有聪颖之儒。亦苦记诵之匪易。于此欲求一善本本草。使人人得而读之。且读之无不人人称便者。盖戛戛乎其难之。今年冬月。吴君静甫以张君兆嘉先生所着本草便读见示。并嘱为弁言。余读之。见其着墨无多。而一药之中。凡性味气质。以及经络脏
...更多

本草便读 - 凡例


  一、此书原为初学而设。并非全璧。采集诸家本草。参酌鄙见。共集药品五百八十余种。每种编成一二联或三四联。止论其性味主治确切不移者。其他一概不录。
  二、此书原取简便易读。故每药一种。其联句概从简略。尚有意义未尽者。于每味下另增小注。读者玩之。
  三、此书有一物内附入数种者。于目录一概标出。以便查阅。
  四、此书所载药品。不过五百八十余种。皆寻常凡用之药。其
...更多
上一页343536373839404142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晏几道
清·冒襄
李弥逊
元魏·昙摩流支
潘黃門集
元·汪可孙
清·蒲松龄
(西晋)司马彪
南朝梁·陶弘景
清·秦爨公
宋·唐庚
吴起
元·张晖齐
(梁)孝元帝
明·陆深
王国维著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