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本草类-医部

古籍分类-本草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本草从新 - 卷六 草部 水草类·石草类·苔类


  水草类石草类苔类
  [卷六草部] 泽泻

  通、利水、泻膀胱火、去湿热。

  甘咸微寒。入膀胱。利小便。(热在气分而口渴者。)泻肾经之火邪。功颛利湿行水。治消渴痰饮。呕吐泻痢。肿胀水痞。香港脚疝痛。淋沥阴汗。(阴间有汗。)尿血泄精。(既利水而又止泄精、何也、此乃湿热为病、不为虚滑者言也、虚滑则当用补涩矣。)一切湿热之病。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又能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耳鸣目昏、渗去其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七 木部 香木类


  香木类

  补心脾、滋肝肾。

  辛甘而平。气香能透心脾。(凡补脾药多燥、唯此香能舒脾而偏润、助脾药中、兼用最妙。)性润。能滋肝肾。(好古曰∶肝经气分药。)益智宁神。聪耳明目。(香通窍。)养血止汗。(心生血、汗为心液。)除风湿。愈惊痫。泽皮肤。辟鬼魅。多油而滑。作泻者禁与。多痰亦忌。蒸晒炒研。去油。油透者勿入药。畏菊花。(积德堂方、治黄水湿疮、真地沥青、香油各二两、熬稠、搽之如神。)

  [卷七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八 木部 乔木类


  乔木类

  泻相火、燥湿清热。

  苦寒微辛。沉阴下降。泻膀胱相火。(足太阳引经药。)除湿清热。疗下焦虚。(非真能补也、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相火退而肾固、则无狂荡之患、按肾本属水、虚则热矣、心本属火、虚则寒矣。)骨蒸劳热。诸痿瘫痪。(热甚则伤血、血不荣筋则短而为拘、湿胜则伤筋、筋不束骨则弛长而为痿、合苍术、名二妙散、清热利湿、为治痿要药、或兼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湿痰死血之不一、宜随证施治、目赤耳鸣。肾火。)消渴黄胆。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九 木部 灌木类·苞木类·寓木类


  灌木类苞木类寓木类

  泻肺行水。

  甘辛而寒。泻肺火。(钱乙泻白散、桑皮地骨各一两、甘草五钱、每服二钱、粳米百粒煎、时珍曰∶桑皮地骨、皆能泻火从小便出、甘草泻火缓中、粳米清肺养血、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利二便。散瘀血。下气行水。止嗽清痰。(肺中有水、则生痰而作嗽、十剂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类是也。)治肺热喘满。唾血热渴。水肿胪胀。肺虚无火。及因风寒而嗽者。勿服。刮去薄皮。取白。或生用。或蜜炙。(制其凉泻之性。)为线可缝金疮。续断、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十 果部 五果·山果·夷果·味类类水果


  五果山果夷果味类类水果

  泻肺、解肌、润燥。

  辛苦甘温而利。有小毒。泻肺降气。行痰解肌。除风散寒。利胸膈气逆。通大肠气秘。(东垣曰∶杏仁下喘治气、桃仁疗狂治血、俱治大便秘、当分气血、脉浮属气、昼便难而阳气秘者、用杏仁陈皮、脉沉属血、夜便难而阴血秘者、用桃仁陈皮、肺与大肠相表里、贲门在上、魄门在下、为气之通道、故并以陈皮佐之。杏仁紫菀、并能解肺郁、利小便。)润燥消积。(索面豆粉、近之则烂。)治时行头痛。上焦风燥。咳逆上气。(炒研蜜丸、含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十一 菜部 荤辛类·柔滑类·菜类·水菜类·芝类


  荤辛类柔滑类菜类水菜类芝类
  补阳散瘀。

  辛温微酸。温脾益胃。止泻痢而散逆冷。助肾补阳。固精气而暖腰膝。散瘀血。逐停痰。入血分而行气。治吐衄损伤。一切血病。(捣汁、童便和服。)噎膈反胃。胃脘痛。(能消瘀血、停痰在胃口、致反胃及胃脘痛、治反胃噎膈、宜用韭汁、姜汁、牛乳、细细温服、韭汁散瘀、姜汁下气、消痰和胃、牛乳解热润燥补虚、也有食热物及郁怒、致死血留胃中作痛者、宜气血、有肾气上攻致心痛者、宜韭汁和五苓散为丸、空心茴香汤下。)解药毒、食毒、狂犬蛇虫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十二 谷部 麻麦稻类·稷粟类·菽豆类·造酿类


  麻麦稻类稷粟类菽豆类造酿类

  [卷十二谷部] 胡麻

  一名脂麻、一名巨胜子。补肝肾、润五脏、滑肠。

  甘平。益肝肾。润五脏。填精髓。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可以辟谷。)乌须发。利大小肠。疗风淫瘫痪。(河间曰∶麻木谷而治风、又云∶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散、胡麻入肝益血、故风药中不可缺也、李廷飞三元延寿书云∶风病患久服、步履端正、语言不謇、神农收为上品、仙经载其功能、洵奇物也。)凉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十三 金石部 金类·玉类·石类·卤石类


  金类玉类石类卤石类

  重、镇心肝。

  辛平有毒。(磨屑顿服、不过三钱而毙、重镇怯。故镇心肝。安魂魄。(能辟除恶祟。)金制木。故能治惊痫风热。肝胆之病。银、功用相仿。丸散用箔为衣。煎剂加入药煮。畏锡、水银。(遇铅则碎、五金皆畏水银。)

  [卷十三金石部] 自然铜

  重、续筋骨。

  辛平。主折伤。续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十四 水部 天水类·地水类


  天水类地水类

  升阳。

  甘平。宜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之药。(虞抟医学正传云∶其性始、是春初生发之气、古方妇人无子、立春日、夫妇各饮一杯、还房有孕、亦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

  [卷十四水部] 惊蛰春厘清明谷雨四节内水

  升阳。

  甘平。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并浸造诸风及脾胃虚弱诸丹丸。(自
...更多

本草从新 - 卷十五 火土部 火类·土类


  火类土类

  主治痈疽发背不起。瘀肉不腐。及阴疮瘰。流注疮顽疮。然火吹灭。(日炙二次。)未溃拔毒止痛。已溃补接阳气。去腐生肌。凡一切补药诸膏。宜此火煎之。但不可点艾伤肌。(震亨曰∶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时珍曰∶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瓦斯、而祛逐风寒、所以能去腐生新也、抱朴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药力、除风寒痹诸痛、久服、终身不患风疾故也。)

  [卷十五火土部] 炭火

...更多
上一页38394041424344454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战国·司马穰苴
明·刘侗
唐·欧阳询
明·欧大任
明·顾炎武
元·马宗素
(清)嬛山樵
(清)佚名
(北宋)趙汝礪
宋·邓椿
劉昫 等編
清·张燕昌
汉·徐干
清·魏裔介
孙殿起
(宋)陶岳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