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本草类-医部

古籍分类-本草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新修本草 - 卷第十七


  [卷第十七\【果上】] 豆蔻

  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味辛烈者为好,甚香,可恒含之。其五和糁中物皆宜人∶廉姜最温中,下气;益智,热;枸小冷耳。〔谨案〕豆蔻,苗似山姜,花黄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枸橼,性冷,陶景云温者,误矣。

  [卷第十七\【果上】] 葡萄

  味甘,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逐水
...更多

新修本草 - 卷第十八



  [卷第十八\【菜上】] 白瓜子

  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悦泽。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生嵩高平泽。冬瓜仁也,八月采之。〔谨案〕《经》云∶冬瓜仁也,八月采之。以下为冬瓜仁说。《尔雅》云∶水芝瓜也,非谓冬瓜别名。据《经》及下条瓜蒂,并生嵩高平泽,此即一物,但以甘字似白字,后人误以为白也。若其不是甘瓜,何因一名白瓜?此即是甘瓜不惑。且朱书论甘瓜之效,墨书说冬瓜之功,功异条同,陶为深误矣。案《广雅》∶冬瓜一名地芝,与甘瓜
...更多

新修本草 - 卷第十九


  [卷第十九\【米上】] 胡麻

  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筋骨,疗金创,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久服轻身不老,明耳目,耐饥渴,延年。以作油,微寒,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生秃发。一名巨胜,一名狗虱,一名方茎,一名鸿藏。叶名青。生上党川泽。八谷之中,惟此为良。淳黑者名巨胜。巨者,大也,是为大胜。本生大宛,故名胡麻。又茎方名巨胜,茎圆名胡麻。服食家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俗中学人犹不能恒服,而况余药耶!蒸不
...更多

新修本草 - 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 青玉

  味甘,平,无毒。主妇人无子,轻身不老,长年。一名谷玉,生蓝田。张华云∶合玉浆用谷玉,正缥白色,不夹石,大者如升;小者如鸡子,取穴中者,非今作器物玉也。出襄乡县旧穴中。黄国中,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求之。

  [卷第二十] 白玉髓

  味甘,平,无毒。主妇人无子,不老延季。生蓝田玉石之间。

  [卷第二十] 玉英

...更多

得配本草 - 简介


得配本草 清 严西亭 公元1644-1911年...更多

得配本草 - 魏序


  本草莫备于纲目,由来旧矣。其后删繁就简,利在省便,意为去取者,又不一书。然寒温消补,各就其一性而专言之,即古方有君臣佐使之义,亦第就其方为轻重而泛言之,故知药者不知方,知方者仍不知病,宜医者之终误于所治也。我姚严西亭、施澹宁、洪缉庵三先生者,文章之外,兼擅歧黄。尝念药之不能独用,病之不可泛治也,博采群书,互相辨论,合为得配本草一书,凡十卷。搜罗不亚纲目,职任专于古方,前则辨性以明其体,后乃详治以达其用。得一药而配数药,一药收数药之功,配数药而治数病,数病仍一药之效,以正为配,固倡而随,以反为配,亦克而生,运用之妙,殆无过此已。使读...更多

得配本草 - 凡例


  一、药有畏恶反使,每品下先为标明,令人开卷了然。
  二、药有主治,详载首条,使用之者得其直达之功。
  三、药独入一经,以治一病,亦随佐使而治百病。今着配偶于主治之后,使知寒热攻补,变化无穷,苟能触类旁通,运用自然入妙。
  四、药分优劣。近时用药,但论某药治某病,不知名同实异,功效悬殊。兹特详加论辨,俾取资者有所考证。
...更多

得配本草 - 卷一 水部·土部·金部·石部


  [卷一] 水部

  (十四种)

  [卷一\水部] 立春雨水

  咸、平。宜煎发散及补中益气药。

  [卷一\水部] 露水

  甘、平。禀肃杀之气,润肺杀祟。调疥癣虫癞诸散。

  [卷一\水部] 冬霜

  甘、寒。
...更多

得配本草 - 卷二 草部(一)


  [卷二] 草部
  (山草类五十种)

  [卷二\草部] 甘草

  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猪肉。甘。入手少阴、足阳明、太阴、厥阴经气分。益精养气泻火和中,健脾胃,解百毒,和络血,缓肝急,祛邪热,坚筋骨,长肌肉,疗疮毒。得猪胆汁炙为末,米泔调,灌婴儿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或出血者,名慢肝风。得桔梗,清咽喉。配大豆汁,解百药毒,奇验。佐温散血中之结。入润剂,养阴血。入辛凉
...更多

得配本草 - 卷三 草部(二)


  [卷三] 草部
  (隰草类七十二种)

  [卷三\草部] 菊花

  术、枸杞根、桑根白皮、青葙叶为之使。甘,平。入手太阴,兼足少阳经血分。清金气,平木火。一切胸中烦热,血中郁热,四肢游风。肌肤湿痹,头目眩晕者,俱无不治。配石膏、川芎,治风热头疼。配杞子,蜜丸,治阴虚目疾。白花,肺虚者宜之。黄花,肺热者宜之。去心蒂,地骨皮煎汁拌蒸,晒干用。去风热,生用。入补药,酒拌蒸,晒干用。味苦者伤胃气,勿用。
...更多
上一页41424344454647484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缪荃孙
清·沈德潜
(清)芍唐居士撰;王之春编
清·
(唐)崔令钦撰
宋·勾延庆
清·黄任
宋·周邦彦
清·甘韩
江式
宋·钱文子
元·倪维德
元·王实甫
宋·郑友贤
明·葛天民
明·兰茂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