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对联-诗部

古籍分类-对联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初学晬盘 - 下卷


  一先

  雌雄剑,子母钱。延徐榻,访戴船。霜染江枫醉,风惊岸柳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月上梅梢,悬一幅不描图画;风生松顶,奏数声无曲琴弦。

  蝌蚪篆,鹡鸰篇。苏蕙锦,薛涛笺。山尽疑无路,溪回别有天。雨中芝草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松挺干,梅吐华,寒色共春色竞秀;兰出芽,桂生子,国香与天香争妍。

  六寸璧,五铢钱。忠贯日,量包天。早朝班玉笋,夜值赐金莲。丹诏出麻颁雨露,彩毫落纸染云烟。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全编


  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1775-1849年),字臣林,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他是林则徐的好友、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他在广西巡抚任上,曾奏请摘去禁烟不力的梧州知府刘锡元的顶带,愤怒地责令刘去抓拿大宗的烟贩以赎过失,表现了他禁烟要“清其源”的明智主张。在他护理江苏巡抚期间,江淮患水灾,每天有万余灾民沿江聚集苏南,他赈灾民、修水利,表现出崇高的人格精神。=================================================...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作者简介


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1775-1849年),字臣林,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他是林则徐的好友、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他在广西巡抚任上,曾奏请摘去禁烟不力的梧州知府刘锡元的顶带,愤怒地责令刘去抓拿大宗的烟贩以赎过失,表现了他禁烟要“清其源”的明智主张。在他护理江苏巡抚期间,江淮患水灾,每天有万余灾民沿江聚集苏南,他赈灾民、修水利,表现出崇高的人格精神。

当他因病辞官居福州黄巷黄楼时,他以文化的诗心画意修葺黄楼,在花厅里增添了亭台楼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序


   茝邻先生,八闽硕儒,吐纳经范,无书不读,有美必彰。曩者提刑山左,手辑唐五代以前名论,先之以圣贤遗训之在诸经外者,为《古格言》十二卷。昌既受而读之矣。阅十年而继李善撰《文选旁证》四十六卷,博综审谛于唐宋元明以来卅七家之言,以订晋府、汲古之误,而集是书之大成。美哉富矣!近复读公二集,一为《退庵诗存》,推本伦纪,鉴别金石;逢源于经籍,殚精于时务,诗也而政教寓焉;一为《退庵随笔》,则数十年拳拳于庭训师传,因时随地,藉束身心,期诸实用。自谓无关乎著作,而学殖躬行,经史诸子、官常家礼、文事武功,盖靡有弗备者。比年为吾粤采风陈诗,征文考献,将...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自序


   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然如苏文忠、真文忠及朱文公撰语,尚有存者,则大贤无不措意于此矣。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我朝圣学相嬗,念典日新,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恭值翠华临莅,辄荷宸题;宠锡臣工,屡承吉语。天章稠叠,不啻云烂星敶。海内翕然向风,亦莫不缉颂剬诗,和声鸣盛。楹联之制,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伏思列朝圣藻,如日月之经天,自有金匮石室之司,非私家所宜撰辑。而名公巨卿,鸿儒硕士,品题投赠,涣...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故事


  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讖,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吴越时,龙华寺僧契盈,吾闽人也。一日,侍忠懿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王曰:“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题亭柱云:“三千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应制


  楹联之为应制作者,昉于前明嘉靖时。然如袁文荣、夏贵溪所撰斋醮对联,传者不过一二,而浮夸之辞,无当大雅。良由其时载笔之臣固无巨手,亦胜朝德政不足以备揄扬,故凌夷衰微,迄于无声若此。我朝累洽重熙,凡恭值大典庆成,皆有进御文字,靡不上动天鉴,下洽舆欢。自康熙、乾隆年间两次编辑《万寿盛典》,皆有“图绘”一门,楹联附焉。而殿廷诸联尤足以铺鸿藻,申景铄,润色洪业,鼓吹承平。自有楹联以来,未有如此之盛者矣。谨就所见,分录如左。
  康熙五十二年,恭值仁庙六旬万寿。自大内出西直门达西苑,一路皆有牌楼坛宇。每座落必有楹联,肃括宏深,闻皆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庙祀·上


  庙中楹联,宋元时绝无传句,大约起于明代,至本朝而始盛。文昌殿、关帝庙两处,撰者尤多,几于雅、郑混杂。惟文庙则未之闻。良由著笔甚难,故无人不知藏拙。忆在京师,曾游国学,得恭阅圣制大成殿联,云:“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惟圣人能言圣人,后有作者弗可及矣。
  邹县孟庙中有御题联,云:“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盖乾隆二十二年南巡过邹县时所制,奎藻昭回,当与七篇之书同寿天壤也。

  京师有历代帝王庙,在阜成门内,建于明嘉靖间。本朝顺治、康熙间,叠议增祀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庙祀·下


  大兴朱文正师撰杭州西湖朱文公祠联云:“由孔孟而来,二千年卫道传经,独振斯文统绪;当光宁之世,五十日格非陈善,允宜此地烝尝。”
  边育之仪部廷英撰朱子祠联云:“大哉夫子之功,百世权衡,六经羽翼;远矣斯文之统,周程私淑,孔孟闻知。”

  长沙有屈、贾二公祠联云:“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分贴二公处,浑成可喜。

  岳麓寺三闾大夫祠有秦小岘侍郎瀛联云:“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眉州三苏祠中楹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廨宇


  内阁汉票签处有旧联云:“天下文章莫大处;龙门声价最高时。”为诸城刘文正公所书。道光二年毁于火,后陈荔峰阁学嵩庆重书,悬于圆明园直庐。
  翰林院署有联云:“仪凤祥麟游集盛;金书玉字职司勤。”为何义门学士所书。

  礼部仪制司堂联云:“在官言官,议事以制;隆礼由礼,慎乃攸司。”集经语颇浑成,然微嫌“议事”与“慎乃”作对,虚实字尚不甚匀称也。

  程春庐同文在兵部职方司最久,公正为同署所推,有联云:“有备师干,驾驭当资军纪肃;不苛公过,权衡常惜将才难。”可以知其风旨矣。
...更多
上一页3456789101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多隆阿
(梁)陶弘景 注
清·陈浏
宋·谢伋
(魏)曹操
宋·郑樵
(宋)单锷
元·曾世荣
宋·陈瓘
(明)陳子龍等 選輯
(唐)来俊臣
陆士谔
明·宋应星
(清)徐士俊野君
(东汉)刘珍等,吴树平 校注
淸·黄图珌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