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对联-诗部

古籍分类-对联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庙祀


  苏州泰伯庙中无佳楹帖,惟齐梅麓彦槐有题泰伯墓柱一联云:“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语殊壮阔。曾见近人笔记亦载此联,脱却“志异功同”八字,又以为齐眉楼所撰,殊可笑也。
  安溪李文贞公为直隶巡抚,祈雨于关庙,有应,谢以联云:“我意祈麦秋,泽随地遍;公灵震华夏,日在天中。”按:此切事成文,而“麦秋”、“华夏”对仗自然工稳,语亦正大相称。

  常州荆溪县有关帝庙,楹帖皆不佳。齐梅麓作宰时,易以新联,云:“威镇雄州,野树尚含荆浦绿;神游故国,夕阳偏照蜀山红。”荆浦、蜀山皆县中地,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廨宇



  徐州府为古彭城,今为河漕重地,专设监司管之,盖兵备道而兼管河防者也。宛平张观察鼎自撰道署楹联云:“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作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又武威孙太守治自作府署楹联云:“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咨寒。”皆不失仁人之言,胜于掞张形胜者矣。

  扬州厉氏,旧族也。其宗祠柱联云;“二百载青毡,蝉联八世;两三间白屋,鹤隐千秋。”联系史望之尚书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胜迹


  闵鹤瞿叙《粤述》云:“桂林七星岩下有寿佛洞,仅容旋马。内有古寿佛石像,云:土人有见老僧者,迹之至此洞,得遗像,遂创为庵。楚僧本符号浑融者建为栖霞寺,起藏经阁,其下为静慧堂,旁为听月亭。余有‘慰贤’二字题石,而集唐句为联云:‘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按:今栖霞寺座落与此所述互异。旧址渺不可寻,志乘中亦未采此书,而题名与亭联更无有能指其处者矣。
  无锡北门外有皇甫墩,在芙蓉湖中,四面皆水,飞楼缥缈,极似西湖之湖心亭。窗户轩槛皆九龙山翠所涵演,登览胜概甲于通邑。楼中联榜尚多,惟孙平叔宫保联云:“灯火春星浮北郭;云霞朝景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格言


  道光癸巳,引疾里居。日向街巷旧书摊中搜求故纸,忽得孙寄圃阁老楹帖一对。阁老手迹,余所认识,非他手所为。而笔法腴润,是作翰林时书,不如后此之苍劲也。句云:“甘守清贫,力行克已;厌观流俗,奋勉修身。”款云:“天池年伯大人制句命书,济宁愚侄孙玉庭。”乃知此联系为先大父天池公所作。阁老与先叔父九山公为乙未同年,此必系九山公同居馆职时为先大父索书者。因急购归,重加装裱。先代训言藉兹不坠,当拳拳服膺,如日侍先大人严正之容,非仅作墨宝珍庋也。
  《香祖笔记》云:“余家自高曾祖父以来,文房正厅皆置两素屏,一书心相三十六善,一书阳宅三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佳话


  临海王芝圃广文世芳生于顺治己亥,年一百十岁时入都庆祝,赐侍讲衔。都人呼为王寿星。扶侍者为其第三子,白发飘萧,背转伛偻。问其长子,曰:“不幸夭亡矣。”问夭亡之年,曰:“八十五岁。”当年届七旬时,孙曾已盛;百龄外,孙曾复举曾孙。寿星大喜,自题楹联云:“身历四朝沾浩荡;眼看七代衍孙曾。”
  《槐厅载笔》云:“昆山徐太翁,当明末土寇窃发,掠妇女数十人,藏于徐氏。贼将他出,属太翁善守之,‘归若少一,当取汝命!’贼甫去,太翁即各询其夫家、母家,亲送还之。妇女皆叩头流血去,太翁亦自焚其屋而逃矣。国初定鼎后,土寇削平。太翁三子,长乾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挽词


  洪桐生掌教扬州之梅花书院,终于讲席。时城内安定掌教吴穀人先生挽以联云:“十载共皋比,旧梦荒凉梅岭树;诸儿蒙教泽,春风惭愧杏林花。”盖先生诸儿皆肄业梅花书院,而西穀清鹏正探花及第也。
  吴穀人先生亦终于安定讲席,吴山尊挽以联云:“仕隐追随,颓景相怜如一日;师生骨肉,名山可许附千秋。”刘金门侍郎时寓居扬州,亦挽以联云:“正味在文章,凡识字人同一哭;清风论出处,拟私谥者定何辞。”盖先生诗文集名《有正味斋》也。

  毕秋帆先生总制两湖时,值剿捕流寇,未蕨功而毙。赵瓯北挽以联云:“羊祜惠犹留岘首;马援功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集句集字附


  罗茗香曰:“朱竹垞先生旧有集句楹帖云:‘人道君如云里鹤;自称臣是酒中仙。’”惜未详所赠何人。
  刘金门先生自出塞至赐还,凡阅三载。归后集杜句作联云:“三年奔走空皮骨;万古云霄一羽毛。”所至皆悬于壁,见者无不称其工妙。然次句究嫌其夸也。

  万廉山郡丞喜蓄奇石,大有米海岳之癖。尝以“峨眉积雪”石自镌此四字,赠唐陶山方伯。方伯集句为联以谢之云:“何当报之青玉案;可以横绝峨眉巅。”

  谢椒石曰;“真州察院,旧为盐政按部时掣盐公所,内有戏台。曾宾谷中丞燠有集句联云:‘粉泽大猷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杂缀谐语附


  《柳南随笔》云:“冯定远班嗜酒,适学使者岁试,扶醉以往,学使以后至诘之,盖犹在酒所,不知所云也。学使大书一‘醉’字于卷面以授之。隶人扶入号中,据几酣睡,至放牌,闻炮声,然后惊醒。《四书》题为‘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定远因作《奕赋》一篇,经文五篇,伸纸疾书而出。案发,名列六等。定远大书一联榜于中堂云:‘五经博士,六等生员。’”
  纽玉樵曰:“康熙中,颜方伯敏裁缺家居,久不得调。尝语人曰:吾向在西秦,元旦假寐,梦乘官舫,舫中白榜青书,有‘月临波作案;云倚树为屏’之联。出观两岸,绅士稠杂,皆云迎方伯公者,行已至广西界矣。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三话 序


  余前撰《楹联丛话》十二卷,授梓于桂林。旋成《续话》四卷,授梓于浦城。年来各省皆有翻刻本,客有从余索取者,或向书坊转购以应之。去岁至扬州,同人又有录示若干条。铅椠之余,燕谈之顷,亦间有新得,皆随时条举而件系之。本拟附诸《浪迹丛谈》之末。今夏至杭州,以示张仲甫中翰,则劝余仍别为书,并力任搜访之勤以附益之。今冬就养东瓯,应酬稀简,遂以暇剬缉成卷。虽不能如前此之部居井井,然述旧事于简端,次之以祠庙,又次之以廨宇,又次之以名胜,又次之以赠答,又次之以寿联、挽联、集句、集字,而以杂记、谐谑终焉,则依然前刻之例也。既覆视之,往迹新闻,逸言琐记,...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三话 卷上


扬州旧联

  《隐居通议》云:“贾似道镇维扬日,上元张灯,客有摘古句作灯门联者,曰:‘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众称其切。余尝以为,此必药洲廖莹中手笔。唐人诗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又唐人登第词曰:‘扬州十里小红楼,尽卷上珠帘一半。’皆本郡事也。”

逸老堂柱联

  钮玉樵《觚賸》载:“苕中吴磐家雄于赀,博学工书。前明甲申后,绝意进取。学使者张安茂题其居为‘才人节士之庐’。顺治初,官方山观察吴兴,与之友善。因重修逸老堂,乞其长句一联镌悬堂柱。
...更多
上一页5678910111213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沈宗骞
明·邵景詹
(宋)岳珂
阮逸
清·平江不肖生
清·王懋竑
明·沈璟
清·李之芳
唐·赵元一
清·陈文达
(春秋魯)左丘明
唐·张元德
明·万民英
(宋)王铚撰
(清)杨恩寿
清·徐灵胎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