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对联-诗部

古籍分类-对联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胜迹·上


  泰山地大物博,秀甲寰区,惜山中楹联殊少。佳构最著者,岱庙中“帝出乎震,人生于寅”八字,对仗天然,足以俯视一切。然是庙联,非为全山写照也。惟半山壶天阁有廷曙墀郡守鏴一联云:“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又雨花道院中,不知何名一联云:“雨不崇朝遍天下;花随流水到人间。”尚非俗笔。
  余由东臬擢藩吴中,途出泰安,杨蓉峰太守惠元延余宿岱庙中。是夜庙中月色如昼,而绝顶白云滃起,上下竟不相蒙。佥谓三日内必有霖雨。适庙僧索书楹联,因为撰句云:“揽月居然凌上界;搴云便要洒齐州。”

  嵩山为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胜迹·下


  济南胜景,以趵突泉为最奇,而楹联语多粘滞。惟石琢堂廉访一联云:“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尚不泥于迹象也。
  济南大明湖前有汇泉寺,中有薜荔馆,面湖而立,为游人宴集之所。全湖胜概,皆在目前。今湖面为荷塘、芦港所隔,舟行须诘曲随之。有旧人联句云:“舟行著色屏风里;人在回文锦字中。”据寺僧云,是前潍县教官郭铭盘所书,尚未知何人所撰也。刘金门先生联云:“四百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孙渊如先生星衍集唐句联云:“地占百弯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大明湖中有小沧浪,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格言


  章钜少承庭训,先资政公每作书,必为章钜讲明其义。尝自署书室曰“四勿斋”,谓“无益之念勿起,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言勿说,无益之物勿食”也。每为人书楹帖,必用格言。谓章钜曰:“人来乞书而不以格言应之,即所谓无益之事也。”一日与先伯父奉直公为人分书楹帖,先伯父一联云:“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公亦书一联云:“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呼章钜语之曰:“汝知此两联意义之深厚乎?汝伯父所书,乃涉世良方;我所书,乃自修要旨也。”终身用之不尽矣。
  通行楹帖有云:“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先资政公最喜述之,谓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佳话


  《柳南随笔》云:“严恪,字心萱,文靖公之父也。文靖公已晋尚书,而封翁犹康健,自书堂中一联云:‘有子万事足,我子作尚书,足而又足;七十古来稀,我年近大耋,稀而又稀。’”
  《松窗笔乘》云:“尤悔庵侗著‘临去秋波那一转’制义,流传禁中。世祖知其为徐立斋业师,因取观之,叹为真才子。及官翰林,尝偕诸儒臣进平蜀诗文。圣祖见其名曰:‘此老名士。’悔庵以此二语刻堂柱,左曰‘章皇天语’,右曰‘今上玉音’。极文人之荣。”

  王文成公之父海日先生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致政时,值文成公平宸濠。先生自题书室一联云: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挽词


  《秋雨庵随笔》云:挽联不知起于何时,古则但有挽词,即或有脍炙人口二句者,亦其项腹联耳。惟《石林燕语》载:“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人,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苏子容挽之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此则的是挽联之体耳。
  《恩福堂笔记》云:纪文达师挽朱笥河先生一联云:“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二公所学,具见于此,而语尤真挚。且非笥河先生不能当斯语,非文达师亦不敢作斯语也。

  《恩福堂笔记》又云:乾隆戊戌,余随侍先文庄公赴闽抚任,道出杭州。值先文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集句集字附


  汉碑句皆质重,蔚然古香。余斋所藏颇多,因偶集为楹联云:“兰石之姿,清少之行;鲁峻珪璋其质,芳丽其华。”熹平残碑“蹈规履信,立德隆礼;范式根道核艺,抱淑守真。”景君“佐时理物,天与厥福;夏承、韩敕含和履仁,帝赖其勋。”夏承、孔宙“德惠旁流,鬯芳远布;刘熊雅度宏绰,广学甄微。”鲁峻“敦诗悦礼,藐然高厉,耿勋、鲁峻琢质绣章,耀此声香。”校官、衡方“绍圣作儒,贡登王室;孔寅钩河摘洛,象与天谟。”史晨“学为儒宗,行为士表;鲁峻冠乎群彦,简乎圣心。”郑固“声无细闻,虽远犹近;张迁劳而不伐,有实若虚。”孔彪“纯和之德,仁义之操;鲁峻孝弟于家,忠...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丛话 杂缀谐语附


  朱竹垞先生在京师,除夕署门联云:“且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涘答圣朝。”脱尽名士习气,而未尝不传诵于时,所谓言以人重也。又罢官后,集句为门联云:“圣朝无弃物;余事作诗人。”其实“诗人”二字尚不足以尽先生耳。
  彭文勤公自书京邸春联云:“门心皆水;物我同春。”日下士大夫颇以出语为话柄:“不过以‘门心’二字强揑耳。”然古人此等句法甚多,唐贾岛《题长江厅》诗有“言心俱好静”之句,意境正与相似,则用之楹帖,有何不可?况对句甚浑成乎。后汪锐斋仪曹德钺仿其意云:“臣心如水;王道犹龙。”则青出于蓝,而不能青于蓝矣。
...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序


  《楹联丛话》之辑,始于桂林节署。阅二年而稿成。时远近知好以佳联录示者犹纷至沓来,因前书已剞劂过半,无由潺入,姑存箧衍而已。辛丑仲春,防堵梧江,未遑从事铅椠。夏初,奉量移苏抚之命,由湘江放荆江,顺流以达吴中。甫受事即提兵海上,劳劳军事者四阅月。旋以病作,乞假解组,养疴邗上者又四阅月。复缘海氛孔棘,仓猝南奔,从干戈扰攘中飞渡钱江,甫得卸装南浦。合计两年来往返奔波不下八千里。流连胜地,邂逅名流,所见所闻,辄有埤益。因复条举而件系之,仍依前编分门之例,编成四卷,题为《楹联续话》,遂付梓人。忆在桂林时,每得一联,辄与陈莲史、余小霞、陈海霞、...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故事


  余辑《楹联丛话·前编》,“应制门”所录《野获编》中袁文荣撰嘉靖斋醮对联“洛水元龟”云云,实当改入“故事门”。今考钮玉樵琇《觚剩》亦载此事,云:“昆仑山人初入都,客淮南李公春芳所。时世宗斋居西宫,建设醮坛,敕大臣制青词一联悬于坛门。春芳使山人为之。山人走笔题曰:‘洛水灵龟初献瑞,阳数九,阴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出威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李以进呈,深加奖赏。由是公卿互相延誉。其本传谓‘大臣应制青词多假手山人’者以此。乃他人移之别氏,则以雕虫为山人讳...更多

楹联丛话全编 - 楹联续话 应制


  缪莲仙艮《涂说》云:“乾隆四十五年,七旬万寿时,圣制有‘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孙曾予一人’之联。其时臣工之撰灯联者,皆敬本此意以为阐绎,诚千载一时也。谨按:汉世宗孝武皇帝在位五十四年,寿七十一岁;梁高祖武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寿八十六岁;唐高祖神尧皇帝在位九年,寿七十一岁;唐元宗明皇帝在位四十四年,寿七十七岁。六帝皆年逾七十。若五世同堂,则旷古帝王所未有矣。岂不盛哉。”
  朱缄三孝廉秉铭曰:“闻乾隆五旬万寿时,京师经坛有联云:‘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兹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气象高阔,
...更多
上一页456789101112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许仲琳 编辑
高齐·那连提耶舍
宋·戴昺
唐·张又新
(宋)赵彦卫撰
(春秋)左丘明撰;(吴)韦昭注
(宋)李格非
宋·窦苹
宋·郑文宝
清·孙承泽
萧廉泉
房千里
清·宝辉
宋·郭允蹈
春秋·伍子胥
唐·神清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