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一 痔门(一)


卷第一百四十一 痔门(一)

  论曰内经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夫痔病之候亦多矣,此独举饱食一端者,盖饮食人之大欲存焉,推此则它可触类而知也。巢元方能拾其说而备论之,故曰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醉饱合阴阳,故劳扰血气而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所致也。曰牡痔者,肛边生鼠乳,乳出在外,时出脓血是也,曰牝痔者,肛边肿,生疮而出血者是也,曰脉痔者,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是也。曰肠痔者,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血出是也。曰血痔者,因便而清血随出是也。孙思邈有所谓气痔者,寒温劳湿即发,亦忧患劳伤所致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二 痔门(二)


卷第一百四十二 痔门(二)

  [卷第一百四十二] 脉痔

  论曰,脉痔者,脏腑蕴积风热不得宣通也,风热之气,乘虚流注下部,故肛边生疮,痒痛血出也,盖实为痛,虚为痒。今实热乘虚下攻肛肠,故痒且痛,又脉者血之腑,得热则妄行,故血乃出也。治脉痔生疮,下血痒痛。槐荚煎丸方槐荚(一斤净洗并子烂研入水半升同研捩取汁)白蜜(二两与槐荚汁同熬成膏)枳壳(去瓤麸炒一两)黄(锉)防风(去叉各半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上七味,除前膏并杏仁外,捣罗为末,与杏仁和匀,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三 痔门(三)


卷第一百四十三 痔门(三)

  [卷第一百四十三] 久痔

  论曰久痔者,以脏腑夙有风冷,加之饥饱不常,将摄乖宜,或缘忧思恚怒,致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故风毒乘虚,时作时歇,攻注肛肠,痔孔有脓与血间下,肿痒疼闷,故谓之久痔。治五痔血日久,众药不瘥者。雷丸丸方雷丸(三两)紫芝白芷紫菀(各二两)贯众(五两)秦艽(去苗土)浓朴(去粗皮各半两)猪悬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羊脂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煎米饮下,日晚再服。治久患肠风痔诸疾。安息香丸方安息香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四 伤折门(一)



卷第一百四十四 伤折门(一)

  [卷第一百四十四\伤折门] 伤折统论

  论曰诸脉从肉,诸筋从骨,骨三百六十有五,连续缠固,手所以能摄,足所以能步,凡厥运动,罔不顺从。若乃仓猝之际,坠堕倒仆,折伤蹉跌,患生不测,讵可殚举。究图疗治,小则消肿而伸挛,大则接筋而续骨,各有方剂存焉。

  [卷第一百四十四\伤折门] 从高坠下伤损肿痛

  论曰凡坠堕伤损肿痛,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五 伤折门(二)


卷第一百四十五 伤折门(二)

  [卷第一百四十五] 打扑损伤

  论曰凡打扑损伤,或为他物所击,或乘高坠下,致伤手足腰背等处。轻者气血凝滞,随处疼痛,重则聚为肿,痛甚不可忍,当察其内外轻重以治之。治伤扑疼痛。蓬莪术汤方蓬莪术(煨)白僵蚕(炒各一两)苏枋木(锉二两)没药(研半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若捣为细末,热酒调下,亦得。治打扑伤损筋骨疼痛。地黄散方熟干地黄(焙)当归(切焙各三两)羌活(去芦头)苦参(各二两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六 杂疗门(一)


卷第一百四十六 杂疗门(一)

  [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 杂疗统论

  论曰人之一身,无尺寸之肤不爱,无尺寸之肤不养,食饮不可以不节,起居不可以不常药石蔬茹禽兽虫鱼,有失味之和,蜘蛛蜈蚣蚊虻蜂蝎,有咂肤之患。至于饮水涉溪,穿井冢,一有不慎,适中其毒,有害生理,杂疗之方,盖不可阙。今随证编集于后云。

  [卷第一百四十六\杂疗门] 中药毒

  论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七 杂疗门(二)


卷第一百四十七 杂疗门(二)

  [卷第一百四十七] 食牛马猪犬鱼蟹中毒

  论曰夫禽兽品类,有根性本毒者,有无毒而食毒物者,有杂和相畏相恶相因成毒者。人不慎而食之,致伤腑脏之和,乱肠胃之气,或轻或重,各随其毒而为害。今备禽兽杂忌,并解毒诸方于后,宜预知焉。治食牛肉中毒方猪肉(炼为油一两)上一味,每服一匙头,以温汤调化服之,未瘥更服。治食牛肉中毒方猪牙(不拘多少烧灰)上一味,捣为细末,每服一钱匕,以人乳汁调下。治食马肝或肉中毒方猪骨(烧灰)上一味,研细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八 杂疗门(三)


卷第一百四十八 杂疗门(三)

  [卷第一百四十八] 马汗入疮

  论曰诸疮未愈而为马汗淹渍者,令人身体壮热,疼痛肿,毒瓦斯淫溢,则呕逆闷乱,传入腹中,亦能杀人。治马汗入疮肿痛方马鞭梢(烧灰)上一味为末,以猪脂和,涂疮上。治马汗入疮疼痛方鸡毛上一味烧灰,每服一钱匕,水调服。治马汗入疮,毒瓦斯攻肿痛方马鞭(上手执处皮烧灰)上一味研细,和猪膏,涂疮上。治马汗入疮肿痛方醇酒上以酒饮,任意令醉,醒必愈。治马汗入疮方新汲冷水上以水不住洗疮上,水暖即易。治马汗入疮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四十九 杂疗门(四)


卷第一百四十九 杂疗门(四)

  [卷第一百四十九] 蜂螫

  论曰蜂有大小,故其螫人,毒有轻重,轻者或疼痛移时,或经日而愈,重者有至闷绝,遍身皆肿,当亟用咒禁之术,以取速效,仍以消毒等药涂敷之。治蜂螫毒不出,痛不定,蜜脂煎方白蜜腊月猪脂(各两匙许)雄黄(细研三钱)上三味,先将蜜并脂煎沸,倾在瓷盆中,入雄黄搅转,通口旋旋饮之。治蜂螫疼痛,蜂房膏方蜂房(锉)苍耳(各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用蓝青汁调,浓涂螫处。治蜂螫,桑白皮涂方桑根(白皮生者)上一味,捣
...更多

圣济总录 - 卷第一百五十 妇人血风门


卷第一百五十 妇人血风门

  [卷第一百五十\妇人血风门] 妇人血风统论

  论曰气凭血运,血根据气行,二者不可斯须离,天和日温,则血气淖溢,天寒日阴,则血气凝泣,苟风寒客于血府,则变生诸病,盖风善行而数变,或为寒热,或为疼痛,或为拘挛,或为偏枯,其候不一,当随证而治之。

  [卷第一百五十\妇人血风门] 妇人血风劳气

  论曰血风劳气者,经血所下不调,或缘产蓐,感于风
...更多
上一页43444546474849505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契嵩
清·曹庭栋
清·杨同桂
周·墨翟
清·孙奇逢
宋·晏殊
宋·周必大
明·周履靖
(唐)李世民
清·冯舒
宋·晁公武
清·钱钖宝
金·长筌子
许啸天
元·姬志真
清·刘起凡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