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礼经-儒部

古籍分类-礼经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仪礼注疏 - 卷四十九 有司彻第十七


 

  [疏]《有司彻》第十七。○释曰: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於堂之礼。祭毕,礼尸於室中。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彻於五礼属吉。《大戴》第九,《小戴》第十二。《别录》,《少牢》下篇第十七。”○释曰:言“大夫既祭傧尸於堂之礼”者,谓上大夫室内事尸,行三献礼毕,别行傧尸於堂之礼。又云“祭毕,礼尸於室中”者,据下大夫室内事尸行三献,即於室内为加爵礼尸,即下文云“若不傧尸”以下是也。
 
  有司彻。彻室中
...更多

仪礼注疏 - 卷五十 有司彻第十七


 

  主人降,南面拜众宾于门东,三拜。众宾门东,北面,皆答壹拜。拜于门东,明少南就之也。言三拜者,众宾贱,旅之也。众宾一拜,贱也。卿大夫尊,宾贱,纯臣也,位在门东。古文壹为一。

  [疏]“主人”至“壹拜”。○注“拜于”至“为一”。○释曰:自此尽“宾降”,论主人献长宾已下并主人受酢之事。云“拜于门东,明少南就之也”者,以其继门言之,明少南就之。云“言三拜者,众宾贱,旅之也”者,案《周礼·司士职》:“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
...更多

大戴礼记 - 主言第三十九


  孔子閒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於君子之言者甚希矣。於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惧,肃然抠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孙也,得夫子之间也难,是以敢问也。"

  孔子不应,曾子惧,退负序而立。孔子曰:"参!女可语明主之道与?"曾子曰:"不敢以为足也,得夫子之间也难,是以敢问。"

  孔子曰:"吾语女: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虽有国焉,不教不服,
...更多

大戴礼记 - 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鲁哀公问於孔子曰:"吾欲论吾国之士,与之为政,何如者取之?"孔子对曰:"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哀公曰:"然则今夫章甫、句屦、绅带而搢笏者,此皆贤乎?"孔子曰:"否,不必然。今夫端衣、玄裳、冕而乘路者,志不在於食荤;斩衰、简屦、杖而歠粥者,志不在於饮食。故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虽有,不亦鲜乎?"

  哀公曰:"善!何如则可谓庸人矣?"孔子对曰:"所谓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而志不邑邑;不能选贤人善士而讬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
...更多

大戴礼记 - 哀公问於孔子第四十一


  哀公问於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何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也: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明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脩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则安其居处,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更多

大戴礼记 - 礼三本第四十二


  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怀,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德之本也。

  郊止天子,社止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卑。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钜者钜,宜小者小也。

  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待年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光、积薄者流泽卑也
...更多

大戴礼记 - 礼察第四十六


  孔子曰:"君子之道譬犹防与?夫礼之塞,乱之所从生也;犹防之塞,水之所从来也。故以旧防为无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聘射之礼废,则诸侯之行恶,而盈溢之败起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之礼众矣。

  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於将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正,坚如金
...更多

大戴礼记 - 夏小正第四十七


  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

  雁北乡。

  先言雁而后言乡者,何也?见雁而后数其乡也。乡者,何也?乡其居也,雁以北方为居。何以谓之居?生且长焉尔。"九月遰鸿雁",先言遰而后言鸿雁,何也?见遰而后数之,则鸿雁也。何不谓南乡也?曰:非其居也,故不谓南乡。记鸿雁之遰也,如不记其乡,何也?曰:鸿不必当小正之遰者也。

  雉震呴。

  震也者,鸣也。呴也者,鼓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必闻,惟雉为必闻。何以谓之雷?则雉震呴,相识以雷。

...更多

大戴礼记 - 保傅第四十八


  殷为天子,三十馀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馀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惟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有司参夙兴端冕,见之南郊,见之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时,教固以行矣。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
...更多

大戴礼记 - 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彊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於义,可谓学矣。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閒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彊争也。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
...更多
上一页202122232425262728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洪兴祖
明·荻岸散人
(清)玉泉樵子 填词
(战国)尸佼撰;(清)汪继培校正
汉·戴德
宋·严羽
唐·成伯屿
(明)冯梦龙 编
清·姚莹
(清)钮琇
清·程树勋
宋·宋慈
(明)安遇时 等编
明·曹端
清·翁广平
三国魏·蒋济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