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六爻八卦-易部

古籍分类-六爻八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焦氏易诂 - 卷一


  悲哉。易之为书也。自东汉迄今。几两千年。总九经之注。不如易一经之多。而易义之晦自若也。误解相承如故也。李刚主曰。易二千年在漆室中。真信心之言哉。盖易之为书。义尽在经中。说皆在经外。如内外应予。卦位贵贱。阳升阴降。阳顺阴逆。乾贞子。左行阳时六。坤贞未。右行阴时六等说。经传皆不详也。倘乾凿度不言之。后人如何各大之。又如互卦。如乾南。倘左氏不言。可竟襄助其无矣。又如旁通。如覆象。左氏虽言之。乃至东汉。口传一失。遂知之不真。并左氏而误解矣。由是而推之。卦象如震车震旗震姬震射震威震杀艮言艮鸟坎众等象。并见于左氏内外传。后儒失其义。而竟疑此象...更多

焦氏易诂 - 卷二


  焦氏易旨之求索
  余自幼好读焦氏易林。如蒙之节云。三夫共妻。莫适为雌。子无名氏。翁不可知。及坤之剥云。南山大获。盗我媚妾。怯不敢逐。退而独宿等林词。酷爱其语。而莫能通其义。所谓通其义者。非祗知其故事人物。以林词既为某卦而设。其词必与卦象有关。乃求之既久。毫无所入。遂亦置之。后忽思节林之三夫共妻。因节卦中爻震为长男。艮为少男。上坎为中男。共三男象。震为夫。故曰三夫。祗下兑一女象。故曰三夫共妻。果林词从象生也。由此推之。其言正象者。往往而解。然十不过二三。其余再四求索。仍不能通。遂又置之。而从事于易
...更多

焦氏易诂 - 卷三


  易林之略例既明。其易说可得而窥矣。盖易之卦词爻词。无一字不从象生。易说既失传。有吾人不知其象者矣。断无象外之词。易林亦如是。今将易林说易之处。一一推测而揭出之。有东汉人误解相承。至今而不觉者。证以易林。始正其误。有东汉人勉强解诂。实浮泛不切。相承至今。遵用不改者。证以易林。而诂始确。有极要之象。为东汉人所不知。得易林。始知有此象而经始通者。有传写巽文。互相非难。证以易林。而字始定者。则谓今日之易说。由易林多所革新可也。所恨学识譾陋。略窥其端。不能竟其绪耳。
  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解
...更多

焦氏易诂 - 卷四


  随初九官有渝解
  易林履之节云。安上宜官。节互艮。艮止。为安。阳在上而贵。故曰宜官。是以艮为官也。渝。变也。改也。官有渝者。言艮覆变为震也。震为出。艮为门。故出门交有功。言前临二阴。阳遇阴则通也。旧解谓与四交者。非也。初当位。故象曰。从正吉。此用覆艮。与革九四改命吉之用反巽同也。故曰渝曰改。又按。艮。官之象。虞翻注百官以治云。艮为官。而未言其义。后儒以艮为门阙为解。似非。

  随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六三系丈夫失小子解

...更多

焦氏易诂 - 卷五


  遯上九肥遯解
  凡汉人说之。皆作飞遯。淮南九师云。飞而能遯。吉孰大焉。张平子思玄赋。欲飞遯以保名。曹植七启。飞遯离俗。毛西河惠栋朱芹洪颐煊皆从之。卽王弼虽未明释。然云砫缴不能及。似亦读为飞。惟子夏易传释肥为饶裕。虞氏谓乾盈为肥。莫衷一是。兹易林需之遯云。去如飞鸿。又节之遯云。奋翅鼓巽。又革之遯云。退飞见祥。是焦氏亦读肥为飞。与淮南九师同也。又朱芹易札记。引姚宽西溪丛语云。肥。古作?[上非下巴]。?[上非下巴]蜚同字。是肥卽蜚。蜚卽飞也。虞翻误也。盖上九居极。上乾为行。飞亦乾象。不必以乾盈为象。<
...更多

焦氏易诂 - 卷六


  姤象后以施命诰四方解

  虞翻翟玄王弼。皆以天下有风。风无不周。故天子法之。申命诰四方。岂知姤为夏至之卦。天子施命令多在岁首。周礼天官及秋官所谓正月之吉。县法象于象魏。使万民观治。并宣布于四方。是也。不闻夏至。郑玄王肃则又作诰四方。盖以夏至微阴初生。奸慝潜匿。诘奸摘伏。端在此时。然观周礼。诘奸之职多矣。于夏至无关也。似亦未协。案后汉鲁恭传。五月姤用事。经曰。后以施令注引亦作令。诰四方。言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章怀注云。复卦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故夏至宜止行。据此。是鲁
...更多

焦氏易诂 - 卷七


  旅卦名解

  旅之命名。自来诂者皆于卦象不切。观爻辞曰得资。曰丧童仆。得童仆。得资斧。古童仆亦财物之一。似皆以商旅贩贸资财为说。易林本之。剥之旅云。三奇六耦。相随俱市。王孙善贾。先得利宝。居止不安。大盗为咎。盖卦一阴从一阳。二阴随二阳。故曰三奇六耦。阴阳相随。有若行旅。故曰旅。纯以卦形命名。又易林晋之旅云。逐旅失羣。又履之旅云。愿慕羣旅。又噬嗑之姤云。失俪后旅。皆以旅为行旅中之伴侣为说。深与一阴一阳耦行之义梧。后儒以火炎于上。去所止而不居。并以获罪去邦羁旅于外释卦名者。于卦象皆不切
...更多

焦氏易诂 - 卷八


  重门击柝解
  九家专以艮为柝象。似不协。震为鸣为口为声。形又宛然一柝也。艮为手为小木。手持小木击之。则口出声而鸣矣。柝之象固非震莫属。艮方为击也。然九家云从外示之艮。此最与易林用覆象旨合。

  艮东北卦成终成始解

  易林大壮之离云。丑寅不行。是艮居丑寅也。丑者一岁之终。故艮成终。寅者一岁之始。故艮成始。成始成终。故曰成言乎艮。

  说
...更多

焦氏易诂 - 卷九


  由易林寻得东汉失传之象共四十三一乾南坤北目得此象。而天尊地卑天地定位等词始能解。东汉人不知此象。故以卦变为解。然东汉人深疑其有此象。管辂云。吾不解古之圣人何以位乾于西北。坤于西南。夫乾元资始统天。何由有别位也。是疑乾在南也。而讫无如何。岂知左传大有之乾。卽离变乾。而曰敬如君所。所者。位也。古人敬离位如乾位也。是左传卽以乾为南也。又晋与楚战。筮遇复。云。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元者首也。乾为首为王。乾若不居南。自北射南。祗中离目可矣。如何能射中王首哉。管辂徒知乾位西北。不知春秋时卽以乾为南。卽西汉末仍以乾为南。太玄云。南北定位。是以...更多

焦氏易诂 - 卷十


  震武人象以下皆续行摭拾易林之象。

  履六三。巽初六。皆言武人。虞翻以乾健为象。毛奇龄以巽躁为象。自来无确诂。按易林大畜之中孚云。武王不豫。中孚震为王。又为武。又临之旅云。笃生武王。旅通节。震为王。又为武。按国语。重耳筮。遇贞屯悔豫。皆有震象。曰车有震武。故震为武为人。履六三之武人。以伏震也。巽初六之武人。以初至四正反伏震。正为进反则退。故曰。进退利武人之贞。言正反皆震。进退皆利也。且易独于履六三之阴爻曰武人。则非指乾明甚。至于巽为进退不果。以巽顺为义。毛氏所用象尤非。
...更多
上一页234567891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郑氏
清·王逢辰
清·贪梦道人
春秋·左丘明
(東漢)辛氏
清·儒林医隐
明·吕叔简
(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后秦释)僧肇注
清·富察敦崇
列子
唐·胡愔
(宋)趙昇
后魏·慧光
清·王符曾
宋·苏洵
明·陆西星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