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遼海叢書 - 渤海國記跋


  稼谿黃申甫先生余友而師者也余以光緒中葉試兵曹敞史識先生於職方司縕袍狐貉儕輩中獨承青睞鼎革後先生以史職居故京暇輒託筆硯作經世事渤海國記其最後者之一也書都三篇殺青未竟遞 【 遞:遽】 歸道山廉吏鮮遺金諸郎且少不更事得往日二三知交舉是書并詩筆續集等代詩刊版屬余服檢校役已事不揣孤陋勉為整比之體裁論斷一仍舊貫不敢闌入片言祇管見錐指有為補助者無多處原闕者覓補之覓也不得則存疑以待蕆事既周命堉兒錄為清本彼將遊嶺南悤悤為此時馬兒年九月也竊按道東夷之人事顧亭林輯皇明修文備史數十種內魏東洲煥九邊考言永樂元年金裔野人頭目來朝悉境歸附置奴兒干都司一置建州毛...更多

遼海叢書 - 渤海國記校錄


  遼陽金毓黻撰

  往聞黃申甫先生撰渤海國記已成浼人求之不能得未幾先生下世遲至今秋始由涂子厚學使處求得之蓋先生在日尚未寫定頃由鮑先生奉寬輯成猶未為定本也毓黻所輯渤海國志長編印已過半而先生之書適來取而互勘如謂康王嵩璘應從日本史作文王欽茂之孫以中有元義華璵二世為可疑玄錫諲譔二世之間由唐會要考得瑋瑎一世定渤海諸王為十五世皆屬闇合大者如此則其他可知矣然與拙作亦時有異同如謂遼陽為渤海之中京顯德府為沿遼史之誤稱玄錫曰景王諲譔曰哀王稱唐曆家徐昂為渤海人則誤信黃義敦朝鮮歷史所致若此之類不一而足茲擷其要別為校錄其於先生附為諍友壤
...更多

遼海叢書 - 松漠記聞卷上


  宋鄱陽洪皓撰

  女真即古肅真國也東漢謂之挹婁元魏謂之勿吉隋唐謂之靺鞨開皇中遣使貢獻文帝因宴勞之使者及其徒起舞於前曲折皆為戰鬬之狀上謂侍臣曰天地間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其屬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之女真其水掬之則色微黑契丹目為混同江其江甚深狹處可六七十步闊處至百步唐太宗征高麗靺鞨佐之戰甚力駐蹕之敗高延壽高惠真以眾及靺鞨兵十餘萬來降太宗悉縱之獨坑靺鞨三千人開元中其酋來朝拜為勃利州刺史遂置黑水府以部長為都督刺史朝廷為置長史監之賜府都督姓李氏訖唐世朝獻不絕五代時始稱女真後唐明宗時嘗寇登州渤海擊走之其後避契丹諱更為女直 【 契
...更多

遼海叢書 - 松漠記聞卷下


  宋鄱陽洪皓撰

  冷山去燕山三千里去金國所都二百餘里皆不毛之地乙卯歲有二龍不辨名色身高丈餘相去數步而死冷氣腥焰襲人不可近一已無角如截去一額有竅大若當三錢如斧鑿痕悟室欲遣人截其角或以為不祥乃止

  戊午夏熙州野外濼水有龍見三日初於水面見蒼龍一條良久即沒次日見金龍以爪托一嬰兒兒雖為龍所戲弄略無懼色三日金龍如故見一帝者乘白馬紅衫玉帶如少年中官狀馬前有六蟾蜍凡三時方沒郡人競往觀之相去甚近而無風濤之害熙州嘗以圖示劉豫劉不悅趙伯璘曾見之

  是年五月汴都太康縣一夕大雷雨下冰龜亙
...更多

遼海叢書 - 松漠補遺


  虜中廟諱尤嚴不許人犯嘗有一武弁經西元帥投牒誤斥其諱杖背流遞武元初只諱旻後有申請云旻閔也遂併閔諱之

  虜中中丞唯掌訟牒若斷獄會法或春山秋水 【 謂去國數百里逐水草而居處】 從駕在外衞兵物故則掌其骸骼至國則歸其家諫官並以他官兼之與臺官皆備員不彈擊外道雖有漕使亦不刺舉故官吏贓穢賂無所憚

  虜法文武官不以高下凡丁家難未滿百日皆差監關稅州商稅院鹽鐵場一年為任謂之優饒其稅課倍增者謂之得籌每一籌轉一官有歲中八九遷者近有止法不得過三官富者擇課額少處受之或以家財貼納只圖遷轉其不欲遷者於課利多處除歲額外
...更多

遼海叢書 - 敘


  敘一

  余既承乏總修明史攬其君臣事蹟至於乘輿出入巡幸蒐狩尤謹書之而其國初文淵諸臣如楊文敏金文靖輩率嘗扈從行在時時召語或遇山川扼塞立馬論議於史家法皆得備書其事不獨以為其臣之榮凡所以彰其君接近儒者寵之帷幄資以腹心雖在道途猶其勤如此可以為簡冊之光也康熙二十一年春上東巡省謁陵寢翰林侍講高君澹人實從歸則以其紀載諷詠之所為作輯錄卷帙以示余觀其馳驅關塞流連豐鎬鋪陳帝業之艱難誦述民風之勤苦靡不言之成文歌之成聲而出入翠旂羽林之間行宮帳殿有讌見之語有賡載之歌考之文敏文靖諸人所未有焉余左右史職也微澹人記載而諷詠之且猶將求得其事書
...更多

遼海叢書 - 自序


  泰畤汾陰揚生之賦扈從岱宗梁父應氏之紀登封但隨豹尾之班得載夋?兔毫之管恭逢皇上神武洗兵孝思尊祖既羽干之治化必俎豆以昭虔鐃曲揚休升歌九廟椒馨報本展謁三陵遊複道之衣冠薦精禋於匕鬯於是關山迢遞泝源窮長白之靈豐沛經過望氣識巫閭之鎮千旂萬乘粲以成章七萃八神布而雜沓道路之所躋涉輪蹄之所往還健若天行疾如電發四千里外華胥若水之區八十日中太乙鉤陳之列乃有臣朔陪車孫通杖策隨身筆研近侍鑾輿載路旌旟獨攜書卷乘內廄之馬躡景追風給尚膳之餐珍羞玉粒自維單素獲覩威儀既邀不世之榮宜著非常之典顧志闕遼左文獻無徵蹕警康衢閭閻難問惟就見聞所逮約略志之總其時物參以前史公私兩...更多

遼海叢書 - 扈從東巡日錄卷上


  內廷供奉翰林院侍講臣高士奇撰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七日上諭諭禮部比年以逆賊吳三桂背恩反叛擾亂地方仰荷祖宗在天之靈默垂庇佑克奏蕩平應躬詣山陵展祭以告成功前初聞捷音即詣孝陵行禮茲奉太皇太后慈諭太祖太宗山陵亦應親往祭告隨命議政王貝勒大臣等會議僉謂事關大典允宜舉行今擬即謁太祖太宗山陵虔申昭告用展孝思應行事宜及需用各項著各衙門速行備辦爾部即遵諭行特諭次日欽點隨從諸臣臣士奇供奉內廷例當扈蹕友人寵斯行也得贈行詩若干首

  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張英一首峰連長白影嵯峨送子東隨警蹕過萬騎雲屯看渤海三春冰泮
...更多

遼海叢書 - 扈從東巡日錄卷下


  內廷供奉翰林院侍講臣高士奇撰

  丁巳鑾輿發盛京過撫順舊堡敗壘蓁莽中居人十餘家與鬼倀為隣惟一古剎塑像猙獰未經焚燬爐香廚火亦甚荒涼過之黯慘時聞驚風虎尾欲豎撫順在奉天府東北八十餘里前朝版圖盡於此矣駐蹕琉璃河

  戊午皇上行圍過洼轟木 【 漢語為鐵背山】 崇山巨阜岞崿橫雲磊磊石崖連續不斷渾河湯湯一線圍繞薄暮策馬涉河河流甚駛月色如晝行十餘里至薩爾滸 【 山名】 山勢雄峻侍從老臣為言昔我太祖高皇帝初建義旗築城其上開闢疆土攻破撫順俘其游擊李永芳明總兵張承胤率兵來戰我兵斬之於清水溝聲勢大震明遣經略楊鎬
...更多

遼海叢書 - 扈從東巡附錄


  余扈從東行留松花江上旬有餘日目覩土人日用飲食生殖之殊因考辯名實而詳書之附日錄後用廣異聞焉錢唐高士奇

  亞拉桂紫

  樺木箱也山多樺木土人取為笥以盛衣物如木如革文理蔚然不假緣采

  攤他哈花上

  麻布紙也烏喇無紙八月即雪先秋搗敝衣中敗苧入水成毳瀝以蘆簾為紙堅如革紉之以蔽戶牖

  你??馬哈蘇姑厄圖枯

  魚皮衣也海濱有魚名打不害肉疏而皮厚長數尺每春漲溯烏龍江而上入山溪間烏稽人取其肉為脯裁其皮以衣無冬
...更多
上一页454647484950515253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春秋郜·孙阳
(宋)罗大经
(宋)王禹偁
(明)余邵鱼
清·苏同
清·姚鼐
汉·公孙宏
司马相如
宋·毛幵
(清)叶炜
清·陈衍
劉蒙
清·高拱乾
余光黄
(清)沉涛撰
元·德辉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