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遼海叢書 - 柳邊紀略自序


  中原土地之入郡縣者山川方域物產風俗皆有文以書之書而不能盡與所不及書者則徵之逸民遺老所謂獻也文獻備而郡縣之志成若乃不入郡縣之地雖聲教已通中原之人偶一至焉皆出九死一生呻吟愁苦之餘誰復留一字以傳若冷山之松漠紀聞五國城之南燼紀聞英宗北狩之革書亦絕無而僅有然南燼所載道里方域與金史不同又極詆朱后前輩多言其偽而松漠革書所記亦甚寥寥不足比于郡縣志以無文獻助之也寧古塔在五國城冷山之間明時隸奴兒干都司今則與盛京脣齒然彌望無廬舍行數日不見一人康熙初先子坐張魏之獄徙于此余年十三奉先大母于江浙間喪葬訖年已四十矣然後出塞惟日有白雲親舍之思而又陰風朔霰皸瘃其肌...更多

遼海叢書 - 柳邊紀略卷一


  山陰耕夫楊賓撰

  自古邊塞種榆故曰榆塞今遼東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籬而掘壕于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條子邊西自長城起東至船廠止北自威遠堡門起南至鳳皇山止 【 按明時遼鎮邊牆西北自長城薊鎮界鐵場堡起至東北開原之永寧堡止共六十八堡邊長一千二百四十八里東北自開原之鎮北堡起至東南鳳皇城堡止共二十六堡邊長五百二十里而今之興京船廠則皆明時邊外地也】

  設邊門二十一坐 【 坐:座】 曰鳳皇城門曰愛哈門曰興京邊門曰加木禪門曰英額門曰威遠堡門曰發庫門曰彰武臺門曰白土廠門曰清河門曰
...更多

遼海叢書 - 柳邊紀略卷之二


  山陰耕夫楊賓撰

  自京師至寧古塔凡二千八百七十八里京師四十里至通州二十里至燕郊二十里至夏店三十里至三河縣 【 縣近七渡鮑邱臨洵三水故名】 三十里至邦均二十里至段家嶺三十里至別山二十里至枯樹三十里至玉田縣 【 古無終國水中白沙可治玉】 四十里至沙流河四十里至豐潤縣二十里至板橋三十里至榛子鎮 【 松漠紀聞作榛子店】 三十里至新店堡二十里至沙河二十里至野鷄坨十五里至安和店 【 店東北十餘里有首陽山山麓有孤竹城伯夷叔齊廟廟有清風樓土人呼為洞山】

  二十五里至永平府 【 古孤竹國秦漢為右北平松
...更多

遼海叢書 - 柳邊紀略卷三


  山陰耕夫楊賓

  明末東北邊部落為大清所併者三十有六海西則有扈倫國之吳喇 【 一作鳥臘又作兀喇在混同江東尼失哈站北六十里昔名扈倫國姓納喇有納齊布祿者生子曰商堅朵爾和齊商堅朵爾和齊子曰加麻喀碩朱古加麻喀碩朱古子曰綏屯綏屯子曰都爾機都爾機生二子長曰克習納次曰古對朱顏古對朱顏子曰太蘭太蘭子曰布顏始服吳喇諸部築城吳喇河岸洪尼地自稱貝勒傳至其孫布占泰與大清構兵萬歷四十一年為太祖所滅】 哈達 【 一作哈塔在開原東北邊外四十里即所謂南關也與吳喇同祖先是扈倫國都爾機長子曰克習納為族人巴代達爾漢所害有孫萬一名王台奔席北之綏哈城
...更多

遼海叢書 - 柳邊紀略卷四


  山陰耕夫楊賓

  康熙錢行至船廠而止與順治及明錢大小並用船廠東至寧古塔則但知用銀銀椎匾若書帕色足九六七以下便不用昔周胡嶠北征記曰遼上京西樓 【 按遼史西樓在祖州州隸上京臨潢府】 交易無錢而用布則今之用銀已異於用布時矣 【 歷代銀不專用明初民間或私用太祖立禁甚嚴至正統元年胡濚因浙東閩廣無漕而倉有百年之蓄變通改折每石折銀二錢五分自此以後遂通行天下而銀禁廢矣】 然按金食貨志章宗承安三年命西京北京臨潢遼東等路錢一貫以上俱用銀鈔寶貨不許用錢一貫以下聽民便又宋崇寧錢往往掘地得之則金時業已用錢矣安知數年後不流行船廠以東耶<
...更多

遼海叢書 - 柳邊紀略卷五



  山陰耕夫楊賓

  述懷五百字留別吳門諸同學

  留別顧景范

  題沈慎言扇上畫桃慎言時正出塞

  金赤蓮姜日千沈慎言朱端士爾登招飲燕山客舍時余將出塞門即席賦別

  夜坐

  別張豐村依贈行原韻

  歸來行送友人之延平

  發燕山

  豐潤縣逢高麗使者

  望首陽山

  次榆關<
...更多

遼海叢書 - 鳳城瑣錄


  蒙古博明希哲撰

  鳳凰城僻在東南邊門在鳳凰城東南其地形山水即瀋城人多不之知況都中乎官其地者率無筆載居人亦鮮讀書好事者軼事恐久而胥湮也予於強圉作噩之春仲抵任即詢訪故蹟惜無知之者求十一於千百浸錄成帙半皆瑣細用備攷核朝鮮貢員亦時相過訪並問其國中典故亦間有所得集其語附焉其大政令邊裔微官固不能知且有所諱避而戒不言也時為歲之仲秋朔日

  鳳凰城邊柵在盛京城巽隅南一度六十分東一度自盛京一十里至渾河堡十里白塔舖八里火石橋二里斬將堡五里鮑家窪子五里沙河舖十里長興店五里板橋舖五里十里河入遼陽州界五里五里台
...更多

遼海叢書 - 附朝鮮軼事


  朝鮮寓內分為八道其近中江為驛使大路者曰平安道稍東南曰黃海道黃海道之東曰京畿道國王都焉近王京而衺界西南曰忠清道忠清道之東南直王京正南曰全羅道全羅道之東曰慶尚道慶尚道之北在王京東南曰江源道江源之北東亙海西遶王京之北皆大山不通行人山外東抵海西接平安道其地形衺而長曰咸鏡道 【 必由平安道始可】 大抵平安黃海忠清全羅慶尚咸鏡皆濱海惟京畿江源二道在中自王京南至海東至海皆約二千里北至海數百里西至邊門一千里八道所屬皆有府府屬有縣縣隸於府而府自為治如內地之直隸州然

  朝鮮東西南皆濱海其西北平安道與盛京接者以鴨綠江為界其東北咸
...更多

遼海叢書 - 附朝鮮世系考


  康獻王旦初名成桂元至元元年乙亥生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開國三十一年戊寅傳子恭定王永樂六年戊子薨年七十四廟號太祖

  恭定王芳遠康獻王子元至正十七年丁酉生明洪武戊寅年嗣位庚辰傳子禔永樂十七年己亥薨年六十三廟號定宗

  世子禔恭定王子元至正二十七年丁未生明建文二年庚辰以世子攝位四年壬子奏改祹為世子永樂二十年壬寅薨年五十六追號太宗

  莊憲王祹恭定王子洪武三十年丁丑生永樂十六年戊戌嗣位景泰元年庚午薨年五十四廟號世宗

  恭順王珦莊憲王子永樂十二年甲午生景
...更多

遼海叢書 - 瀋故序


  瀋故四卷吾友楊伯馨所著伯馨故有盛京疆域考此則以畸零筆之者也夫周人歌詠或邠或岐比頌鎬洛為至何者夫鎬洛盛矣就其盛而張皇之固以見詩人忠愛之意由其盛而追溯之詩人所以述古昔詔來茲其意不尤深且遠耶我太祖高皇帝所嘗著履曰靰□聞藏盛京大內而后為帝所製未成之履與所御女紅具亦俱藏焉嗚呼是雖郟鄏之鼎兌之弓和之矢未足云寶蓋保世滋大垂勳無窮夫齊民者家之將興也莫不由於儉勤其衰也莫不由於驕侈方天命之世豈不能備物而高皇帝高皇后之儉之勤若此此亦瀋故伯馨之書所識類瀋陽故實書因以名雲謂體製雖異猶周人歌詠乎邠岐非緣其旨耶雖然伯馨既學優而仕矣甄綜宜且輟取所牧又安之然後書其...更多
上一页46474849505152535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崔令钦撰
蔡希综
明·韩邦奇
唐·爱同录
清·丁绍仪
清·甘韩
唐圭璋
(清)周元文 纂輯
寒齋
唐·僧怛多檗多
元·曾世荣
清·陆应旸
金·长筌子
唐·杜朏
陈朗
(清)潇湘迷津渡者 著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