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遼海叢書 - 寧遠州志卷八


  藝文志

  人文成化炳若星雲煌煌碑版珍若璵璠才如八達學貫三君詩成陶柳書滿羊裙溫泉流液首山斜曛敲金戛玉錦口繡心請裁斑管爰志藝文

  記

  敘

  詩

  ○記

  重修寧遠衞儒學記

  貞女祠記

  曾公生祠記

  楊將軍祠記

  圓通庵記

  新建州署記

  大士庵法像
...更多

遼海叢書 - 蓋平縣志 (清)駱雲 纂輯


  ●目錄

  序

  纂輯姓氏

  凡例

  縣治疆域圖

  縣城圖

  卷上

  卷下

  ●蓋平縣志序

  志以紀地紀人紀物紀天時紀風俗也紀地則封疆原隰巖壑津梁係焉紀人則忠孝節烈文章德誼列焉紀物則昆蟲草木禽魚獸畜登焉紀天時則日星雷雨風霜冰雹彰焉紀風俗則奢儉黠直良窳貞淫著焉取詳不取略也國有史邑有志合邑知郡合郡知省合省知天下俾
...更多

遼海叢書 - 開原縣志 (清)劉起凡 考定 周志煥 校輯


  ●目錄

  敘

  卷上

  卷下

  ●開原縣志敘

  道之大原出於天天地果無初乎書契之益取諸夬人生果有初乎欲於無初者而近遡焉宜以人事定之於有初者而遠遡焉更宜以天道定之天耶人耶是史是志而已離人不可以言天即志實可以傳史然史遷敘前漢則曰記班固敘後漢則曰書三國曰志五代曰史立名雖殊要謂一代規模之隆俾上下千百年間開卷如覩即晉乘檮杌何嘗不與春秋並列哉春秋文因舊冊更以左氏傳之不得于經則得于傳雖曰魯史也實志也觀二百四十年間比事屬辭
...更多

遼海叢書 - 布特哈志略敘


  志以記事取事實不取文藝今於朔漠遼金舊壤沿嫩江努敏江兩流域中有能搜羅古蹟遺聞創編巨帙貢獻當世者斯亦匪易況乎出諸遼蒙族裔之手不尤難能而可貴乎孟君鏡雙遼裔名族即今呼為達胡爾人也余曩濫綰布西設治篆時君時充西布特哈總管公署旗務科長一城同官朝夕過從見其人彬彬文雅無尚武風而性嗜漢學聽其縱談布特哈沿革興廢事甚悉與同族時彥何鵬字壯飛者許為布西雙傑余均器重之歲壬申余賦遂初歸寓江垣孟君復來過訪且攜所著布特哈志略一書囑為序文余既欽且喜孟君之有志又復自慚已之無學蓋前此未聞鏡雙有編志之舉今則巨帙忽呈於目前矣其苦心孤詣志堅有恆所以欽且喜余不敏素少讀書不解文藝更...更多

遼海叢書 - 布特哈志略自敘


  布特哈名稱自清始即滿語譯漢打牲因土人打牲生活故名其地中跨嫩江流域西北倚內興安嶺與內蒙諸部接連東南臨呼蘭河與北滿為鄰土人分索倫達呼爾兩部索倫按滿語認明確為滿洲之北邊一部達呼爾按蒙語係內蒙之東北邊部所謂達呼爾或達虎里者契丹盛時中國人以其關外東胡人尊稱曰大胡人於是本族人亦以大胡人自稱契丹之君號因之曰大賀氏至清註籍以音 【 音:衍文】 致 【 脫音字】 轉字誤也蓋古來關外北方民族為滿蒙兩大家內中各分若干小部落隨所在水土氣候而成各族之土音習俗於是音俗雖變言尚未遷則通曉其語言者可以分別認明某部落為某大家之枝派且以山脈河流之名稱可知原屬某家所在...更多

遼海叢書 - 歷代沿革



  布特哈地方伊古為窮荒之域土人隨各游牧處所而成部落其首領曰酋長部長每部各自為政中國治則通而來賓不治則叛而互相吞併爭為雄長至士馬日強土宇日廣恆與中國為敵此即三代之肅慎漢之索離魏之勿吉隋之靺鞨唐之室韋五代之女真代有興替名稱不一以至遼金元遞世興亡而以陳習爭尚武功文治缺然季清雖經居於黑龍江外五城之一因在武備之下未遑講文至於略有備具之檔案庚子俄亂焚毀一空典籍莫稽曷勝遺憾今則五族一家部落化為縣治牧地變成良田江山不可復識而人類又呈複雜於是恐其久將入於五里霧也爰徵求山川部落之古今名稱與士老遺傳之舊聞語音見諸史冊而符合者志歷代沿革
...更多

遼海叢書 - 村落姓氏


  伊古命氏起於封建後世譜牒推崇郡望世系之遞衍關於民族之盛衰有攸來矣布特哈有封建之世爵而無百代之望族雖以文憲無徵實緣游牧未定謂無氏族不可也往者豐功偉烈炳耀一朝謂吾氏族之不若人尤不可也往者已矣繼今而欲綿百禩垂無窮者後賢之責其可忽乎志村落姓氏

  按達呼爾索倫兩部於清崇德年間歸服陸續內移上自嫩江左右東從訥謨爾河兩岸西沿努敏格泥阿倫雅魯河一帶各族逐水草挨次落居村屯牧獵生活而威布特哈土著茲舉其村屯名稱戶族姓氏列表於後

  東布特哈

  嫩江左岸自墨爾根 【 即嫩江縣】 界博爾汽
...更多

遼海叢書 - 人物


  博木博果爾

  巴爾達齊

  薩哈連

  札里木

  鄂謨爾託

  綽奔

  阿克島

  博爾奔察

  海蘭察

  安祿

  安成

  由屯

  阿那保

  都興阿

  色楞額

  鈕楞額
...更多

遼海叢書 - 古蹟


  夫往者為古遺者為蹟布特哈地方金遼以來僅遺泰州邊堡一道至清始有廟宇碑銘之蹟爰據聞見所得者志之以俟考古者之參證焉

  金遼邊堡去西布特哈舊總管衙門北三里許起自嫩江右岸蜿蜒西南經索岳而吉山出布特哈界越直隸圍場抵山西歸化城屹屹若長城史所稱金之泰州邊堡即金天輔年間宗室婆盧火屯兵於斯為防遼裔而起之達里帶石堡子也 【 達里帶石者譯漢屏蔽也】 堡南宜臥奇烏爾科查哈彥等處尚有舊跡古城三座疑是當年屯駐大軍所在也宜臥奇關帝廟在西布特哈正黃旗後宜臥奇屯舊總管衙門路東一高二低七間正殿一座東配房五間西配房三間大門三間皆草頂磚而週圍松木板
...更多

遼海叢書 - 謌謠


  自古太師陳詩以觀民風孔子刪詩存三百篇而列國風於首夫詩可以成風者則民作 【 作:俗】 歌謠之詞也民情之發於歌謠殆如風之動也莫知其所自其被物也莫知其所止國之興亡政之良窳俗之淳漓胥繫乎是以其為俚言也而忽之則失為治之本矣布特哈鄙處邊徼不足與語詩書雅化然渾樸忠實情見乎詞爰志歌謠用備觀風者之摭采焉

  布特哈旗屬每屆春秋兩季在總管衙門所在之宜臥奇地方聚會操練演賽武藝祭祀鄂博鄂博者以石或以土起堆以作天地之位祭鄂博即祭天地山川之神其間耕種少數畝地並遊牧漁獵為樂事於是到處吟詠謌謠其音調曰納爺納爺譯漢兄弟姑舅即現代國人勸呼兄弟姊
...更多
上一页848586878889909192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杭州志
清·左宗棠
宋·洪兴祖
战国·公孙龙
清·蔡元放
清·朱鹤龄
唐·南卓
三国·王肃
清·陈贞慧
元和观我斋主人
张载
清·夏献纶
宋·陈显微
(宋)赵汝砺
明·朱明镐
卢携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