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遼海叢書 - 經政


  夫經野闢土為政先務設官分職制治首圖布特哈地方原屬疆域西南自索岳而吉山起西北經內興安嶺與呼倫貝爾為界東北與墨爾根 【 即今之嫩江縣】 為界東南沿訥謨爾河源經呼蘭與齊齊哈爾 【 即今之龍江縣】 為界縱橫數千里山有寶藏野有良田斯地土人倚為天然牧獵場所顧人煙寥然土地曠然居無城郭之防行無疆理之限民無政治之思想也久矣自清季移民實邊之制始見施行測地分疆闢墾荒萊民戶雲集村屯林立經界井然正矣設置縣局繕治城郭官有職守事有統屬政制秩然明矣至濬利源則有九峰鉄高等山之煤礦開採利交通則有巴彥伯爾汽間之輕便鐵路築成風氣為之遽轉習俗為之遞變一視昔日荒蕪之概迥乎別...更多

遼海叢書 - 東布特哈地方所設之縣鎮


  訥河縣在訥謨爾河北岸博爾多站地方即東布特哈總管衙門舊基於季清光緒三十一年經總管福凌任內丈放縣基嗣經繼任總管金純德籌備設治於民國元年組設訥河直隸廳民國二年改為縣署其轄境東至德都縣界西至嫩江左岸與布西縣分界南與克山龍江兩縣分界北至嫩江縣界

  克山縣在東布特哈南部二克山地方原屬布特哈旗人牧獵場所季清光緒三十二年經東布特哈總管福凌放荒招墾至民國四年由訥河縣南部分組縣治其轄境東至拜泉縣界西北兩面至訥河縣界南至龍江縣界

  德都縣在訥謨爾河上游東布特哈東部正白旗界德都拉屯地方於民國十七年由訥河克山
...更多

遼海叢書 - 西布特哈地方所設縣鎮 【 附礦場】


  布西縣在嫩江右岸西布特哈正白旗界尼爾吉屯地方於民國四年經西布特哈總管金純德兼籌設治放荒招墾任內丈放縣基民國十一年始行創組布西縣治其轄境東臨嫩江流域與訥河縣作天然界限西至阿倫河左岸與雅魯縣分界南至綽爾哈屯迤南與龍江甘南兩縣分界北至甘河右岸與嫩江縣分界

  甘南縣在西布特哈南部昔由省赴呼倫貝爾站道之二站地方布特哈八旗牧獵場所於季清光緒三十一年經黑龍江巡撫程德全組設甘井子巡防局委派總理一人馬巡一隊駐紮在彼兼理放荒招墾事宜會同西布特哈總管常雲辦理於民國四年改為佐治局仍歸西布特哈總管金純德節制於民國十一年改為縣治其轄境
...更多

遼海叢書 - 翰苑 (唐)張楚金 撰 (唐)雍公叡 注


  ●目錄

  後敘

  蕃夷部

  跋

  ●後敘

  敘曰余以大唐顯慶五年三月十二日癸丑晝寢于并州太原縣之廉平里焉夢先聖孔丘被服坐於堂皇之上余伏於座前而問之曰夫子胡為而制春秋乎余兄越石在側曰夫子感麟而作耳余曰夫子徒以感麟為名耳其深旨何必在麟耶子曰然于時政道陵夷禮樂交喪故因時事褒善貶過以示一王之法豈專在於麟乎余又問論語云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敢問何謂也子曰亦各言其志也余又問曰人之生也有夭壽乎子曰爾謂古之聖今之愚為壽乎為夭
...更多

遼海叢書 - 使遼語錄 (宋)陳襄 撰


  ●目錄

  敘

  神宗皇帝即位使遼語錄

  ●使遼語錄敘

  四庫著錄古靈集二十五卷宋陳襄撰襄字述古侯官人宋史有傳邵氏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云四庫著錄係宋刊本內有使遼語錄一篇今檢文溯閣本古靈集不附使遼語錄不知邵氏何所據而云然也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宋本古靈集末附使遼語錄一卷中有闕文幸庫中別有鈔本據以校補缺者復完此所謂宋本者即歸安陸氏皕宋樓故物也遼人禁以文字流傳域外宋人紀遼事者亦甚罕見王沂公富鄭公薛映諸行程錄胡嶠陷虜記張舜民使遼錄雖附契丹國志以傳皆寥
...更多

遼海叢書 - 遼東行部志 (金)王寂 撰


  ●遼東行部志

  金王寂著

  明昌改元春二月十有二日丙申予以使事出按部封僚吏送別於遼陽瑞鵲門之短亭是日宿瀋州瀋州在有唐時嘗為高麗侵據至高宗命李勣東征置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以領遼東其後或治故城或治新城實今之瀋州也又韓穎瀋州記云新城即瀋州是也至於唐季不能勤遠遼東之地為渤海大氏所有傳國十餘世當五代時契丹與渤海血戰數十年竟滅其國於是遼東之地盡入於遼予因念經行之路尚隱約有荒墟故壘皆當時屯兵力戰暴骸流血之地於今為樂國久矣弔亡懷古亦詩人不能忘情也因賦一詩云李唐遭百六邊事失經營大氏十傳世遼人久弄兵戰場春
...更多

遼海叢書 - 鴨江行部志 (金)王寂 撰


  ●目錄

  志節本敘

  鴨江行部志

  跋

  ●鴨江行部志節本敘

  曩讀滿洲源流考引鴨江行部志知其必與遼東行部志同出於永樂大典以為無好事者為之輯出其亡佚也久矣近始知此書尚有輯本舊藏盛伯熙祭酒家後展轉入海鹽朱氏譬如孔壁遺書尚不隨秦火以俱盡聞之喜可知也第朱氏頗祕惜此書迄未付刊以公諸世人所得見者僅朱氏所撰考證一篇 【 原名鴨江行部志地理考截入地學雜志第二十年第一期】 稱引記文甚簡可見厓略而已考滿洲源流考凡三引此書其一其
...更多

遼海叢書 - 遼紀 (明)田汝成 撰


  ●目錄

  敘

  遼紀

  ●遼紀敘

  遼紀一卷明田汝成撰汝成字叔禾錢塘人嘉靖丙戌進士官至廣西布政司右參議明史有傳其所著書著錄於四庫者二種入存目者五種是書則入史部雜史類之存目為浙江汪啟淑家藏本其已否刊於明代則不能詳也所紀始於洪武二年置遼東衞訖於嘉靖十七年把當亥入寇歷一百七十年而事不必備近人考明代事者皆以實錄為主實錄無徵始參以他書此必遵之程也是書所紀設衞年月幾無一與實錄合者如遼東衞置於洪武四年劉益奉表來歸之日而是書則云置於二年遼海衞置於洪武
...更多

遼海叢書 - 遼陽聞見錄 (清)顧雲 撰


  ●目錄

  敘

  卷上

  卷下

  ●遼陽聞見錄敘

  上元顧石公往任吉林通志總輯客遼東頗久時志局提調通州楊伯馨同桂精於遼事初撰瀋故二卷石公為敘以行之其後伯馨卒長春府任又為敘其盛京疆域考六卷即劉悤石世珩觀察取以刊入聚學軒叢書者也石公所撰盛京疆域考敘略謂光緒十七年辛卯從事吉林通志局越甲午志事將竣為將軍郭博羅公要與西援乙未軍罷謝歸其客遼東之大略可考見者如此當光緒甲午乙未之交中東戰事方亟石公居吉林將軍忠靖公長順幕身在兵
...更多

遼海叢書 - 耳書 (清)佟世思 撰


  ●目錄

  序

  人部

  物部

  異部

  ●耳書序

  耳書近於誕余不欲成之謂吾儒讀書明道未可以無據之說惑亂心志也而卒成之者以得於家大人宦迹之所經到也蓋天地之大何所不有人特於見聞所未到則不之信耳余從家大人宦迹半天下其間歲月之遷流山川之修阻與夫物情之變幻世故之艱危未易以一二言盡止此隨筆所記已有告之於人人不盡信者而其他又可知也是則耳書之所為成也或無其理有其事或其事雖不恆見而其說則可以為勸懲
...更多
上一页858687888990919293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吕得胜
圣水艾衲居士
陆侃如,牟世金
向秀
清·严可均
清·洪昇
洪兴祖
(唐)刘肃
宋-周必大 撰
柳永
宋·严用和
宋·洪迈
汉·伶元
唐·赵璘
熊逸
唐·毛文锡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