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杂别-从部

古籍分类-杂别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遼海叢書 - 瀋館錄卷四


  十月初二日早朝衙門通事來言此日帝出往西門郊外迎蒙古南華僧之入來 【 其數百餘人來獻駱馬貂皮等物】 初四日自聞往鳳凰城之語宰臣講院驚惶罔措待龍將之到衙門先問出送之由且陳世子素患疝症發作無常嚴冬遠行悶迫之情而連言不來衙門無路陳懇尤極憂慮一邊譯官輩逐日待候于衙門矣是日始為坐堂諸官顛倒出門方往衙門之際鄭譯已為來到館門曰龍將已往請王家勢無及矣未知所言何事細陳欲言之語則鄭譯曰何為如此有害無益之事且彼若來到必為詳言云云俄頃龍將與賤它馬加鱗盧施兩博氏來到館所辟人言于世子前曰今番出去非但畋獵蓋為漢舡一事此中許多問答說話煩不可記詳載其時狀啟謄錄 同日...更多

遼海叢書 - 瀋館錄卷五


  初十日狀啟即刻鄭譯以清將意來達于世子前曰問安中使之來承國王之命故受御帖容接為白有在果問安使及問安承旨則朝廷所送是置林慶業乙中路無去處云云必是朝廷故令隱避是置决不可受此問安之禮是置還為出送是如為白去乙世子教是費辭再三開諭為白良置終不動聽為白乎?慶業同生及妻子等捉囚亦為白有如乎鄭譯來言于講院曰此人等乙勿為入送為遣堅囚京中之後自備局移文于講院是如為白昆緣由馳啟為白臥乎事 同日狀啟昨日龍將來于世子前事形已為馳啟為白有在果罷還後往于衙門請世子來臨設酒肉極其款曲為白齊昨日初更許開城府商人劉今男身乙留守軍官捉來為白有去乙清將推問于所館處則今男招...更多

遼海叢書 - 瀋館錄卷六


  癸未正月初一日午後大衙門盛設宴禮大張雜戲世子及大君亦為依例進參正朝使臣一行呈納方物後並為參禮有西域南華僧稱名來修歲禮此僧極其尊敬與皇帝抗禮別設坐板坐于諸王之上為此設戲有倍于前日而帝自獵還時有疾云云夕時還館

  初三日早朝禮部使衙譯來言曰十王夫之喪逝諸臣皆往弔世子大君亦不可不往云不得已依其言往還

  初九日十王夫之喪諸王皆致賻世子獨不可不為云云故送霜花紙二十卷白綿紙二百卷丹木百斤

  十五日夕時自帝家盛張旗幢曳出屋轎飾以綵紙綵段騎者約可百餘人俱甲冑執戈戟羅列左右僧徒戲
...更多

遼海叢書 - 瀋館錄卷七


  癸未十月初三日早朝八門擊鼓衙譯來言西去軍兵已得中後所當有賀禮世子進參賀班 初十日八門擊鼓使衙譯探知則西去之軍又得前屯衞中前所云 十二日狀啟今月初三日自曉四門擊鼓會集諸臣諸將於大衙門乙仍于世子教是率大君亦為進參為白在果問其曲折則八王及右真王舍寧遠衞沙河所直西五十里徑趍中後所二十四日進薄城下二十五日曉頭始聞齊放紅夷砲城堞崩壞縱兵直擣廝殺之餘收拾男女萬餘口牛馬驢騾并七千餘頭留置其處仍即西向而中後所西距山海關纔八十餘里是如為白齊今月初十日人定量四門擊鼓如前日之為為白去乙使譯官朴庚生申繼黯等探問則范文程及皮牌博氏言內八王右真王自破中後所直接...更多

遼海叢書 - 瀋陽日記(附錄:水使公行狀) (朝鮮)宣若海 撰


  ●目錄

  附錄

  瀋陽日記

  ●附錄

  水使公行狀

  ○水使公行狀

  公姓宣諱若海字伯宗鼻祖諱允祉皇朝文淵閣學士本朝湖南觀察使號退休堂曾祖考諱應禧行縣監祖考諱迪行康翎縣監考諱義問大丘府使贈兵曹參判公生於萬曆七年己卯為人剛直豁達毅然有執不以利疚不為勢屈惟吾義也少時不肯留意世事考府使公曰汝何不作舉子業公曰方為子弟職未遑也府使公曰立揚孝也宜早為之毋替家聲也公遂業武中乙巳科時年二十七以宣傳官兼
...更多

遼海叢書 - 雪屐尋碑錄敘



  曩者盛伯羲祭酒以天潢貴冑留心文獻同其表弟楊芷勤太守所輯之八旗文經固與梅菴尚書熙朝雅頌集相伯仲足備一代之令典矣後又時出遊衍蠟屐訪碑復廣覓拓工裹糧四出近畿之碑響拓殆徧無慮萬本手自理董錄副亦大抵限於清代而未有以名也祭酒既歿原拓散亡唯副本尚存芷勤太守所庚午之歲日本內藤湖南博士讀太守雪橋詩話知有是書屬其友倉石先生在燕都覓之太守乃謂原稿前後錯亂尚需重為編次遂由吉川先生相助為理以次錄成清本然其中猶不免幾多之缺譌以無原拓可校亦姑仍之太守為名是書曰雪屐尋碑錄者以往歲祭酒贈詞有年年雪屐尋碑一語故也博士既以清本藏之恭仁山莊欲即刊行而未暇
...更多

遼海叢書 - 雪屐尋碑錄跋


  日本倉石武四郎撰

  憶及昭和五年五月高雄義堅君遊覽江浙畢事北來訪余於北平東城之旅舍交余一小紙片上書盛伯羲雪屐尋碑錄等字蓋內藤先生於別高雄君時匆忙錄示者也據君言先生命余探訪此書之存否云

  支那學第一卷第十一號先生所作之盛伯羲祭酒一文中已將雪屐尋碑錄敘及其文云

  祭酒晚年殊好探求北京附近之史蹟常作尋訪金石之旅行其詩集中有為探訪北京西北懷來縣附近之釜山所作之詩釜山即古昔黃帝集會諸侯合符之地而其旅行所得即著錄於雪屐尋碑錄者是也

  前文所記先生已
...更多

遼海叢書 - 卷首


  意園事略

  楊鍾羲撰

  宗室祭酒盛昱字伯熙肅武親王裔孫隸鑲白旗第三族曾祖肅恭親王永錫祖敬徵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諡文愨本生祖敬敦不入八分輔國公父恒恩字雨亭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母博爾濟吉特夫人和林貴種通五經能詩有芸香館遺詩二卷兄盛昌早卒所居意園為文愨公舊邸有亭林之勝庋金石書畫之室曰鬱華閣生於道光庚戌年二月二十九日少即劬學十歲時賦緣豆詩立成四句作詩送表兄鄂特薩爾巴咱爾郡王即用特勤字由蔭生咸豐十一年十二月賞戴花翎同治六年由玉牒館謄錄以主事用九年庚午科順天鄉試中式第一名舉人出烏齊格里文端公門光緒二年
...更多

遼海叢書 - 凡例


  一是書所錄限於有清一代又為八旗人之文獻屬於漢人者不過數篇而已

  一著錄諸碑多自北平近郊採訪得來而未注明所在之地姑就碑中所紀年月以為編次先後其不載年月之碑則概入末卷

  一諸碑以帝詔御製碑文諭祭文為最多為子孫者例應刻立墓道者也又家撰墓碑明堂碑及祠堂記亦併載之

  一原本譌誤最多雖經校正魯魚亥豕之處仍不能免別撰勘誤表附載書後

  一原本未製碑名目錄卷中亦無篇題正以諸碑凌雜不易清理之故茲於各篇銜接處空留一行以醒眉目並撰人名通檢附於書後讀者由人名以檢
...更多

遼海叢書 - 雪屐尋碑錄卷一


  清宗室 盛昱 集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國之始原賴乎元勳之佐良臣之起實出乎命世之才是以援茲大典頒錫殊恩本深者而流自遠根厚者而幹自長皆因積德於其身故福庇其後裔榮及祖父寵垂子孫已喇席爾父布燕貝勒原係蒙古國哈喇沁執政首領貝勒識天命之有歸統部屬而納款破銅盔之勁敵率營伍以成功是以封爾為二等金奇尼哈番尚以多羅郡主封以多羅儀賓正永承寵錫之恩忽又起報國之念不意出喀爾喀師之後遂歿于軍中於戲酬爾勞績鐫寵命於碑碣垂休光于奕世崇德元年六月初三日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惟尚德崇功國家之大典輸忠盡職臣子之常經古聖
...更多
上一页88899091929394959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赵翼撰
(宋)何去非
(唐)李百藥
明·王起隆
清·刘曾騄
清·袁氏
清·李江
范甯、杨士勋
宋·刘牧
元·娄元礼
(宋)范成大
(清)温睿临、李瑶 撰
唐·王敷
宋·吴聿
(明)秀水沈德符景倩
清·周二学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