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元丰类稿 - 卷四十二·志铭八首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

余观三王所以教天下之士,而至于节文之者,知士之出于其时者,皆世其道德,盖有以然也。去三王千数百年之间,教法既已坏,士之学行世其家,若汉之袁氏、杨氏、陈氏,唐之柳氏,其操义风概有以厉天下、矫异世否邪?以予所闻,若宋之戚氏,其事可以次叙焉。公其世家子也。叙曰:公,宋之楚丘人。大父讳同文,唐天元年生,历五代入宋,皆不仕,以文学义行为学者师。殁,其徒相与号为正素先生。后以子贵,赠兵部侍郎。考讳纶,事太宗、真宗,以贤能为枢密直学士,与其兄职方郎中维以友爱闻。祥符、天禧之间,学士以论天书绌,而郎中盖亦举贤良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四十三·志铭八首


都官员外郎胥君墓志铭

君姓胥氏,讳元衡,字平叔,长沙人。皇考讳某。王考讳某。考讳某。王考赠尚书工部郎中。考为翰林学士、尚书工部郎中,赠尚书吏部侍郎。君少以荫为将作监主簿,六迁为殿中丞,赐绯鱼袋。锁厅应进士举,得出身。又三迁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历监在京染院内衣库、皮角库,佥书河南府判官公事,通判湖州,又通判海州。治平三年四月壬寅以疾卒于泗州。其年八月庚寅葬于许州阳翟县三封原翰林君之茔。君初娶李氏,太子少傅若谷之女。再娶韩氏,封成安县君,尚书刑部员外郎知制诰综之女。子男二人,曰茂谌,太庙室长,次尚幼。女二人,长早夭。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四十四·志铭十一首


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

君讳某,字某,其先琅邪人,尝徙家于蜀。至君之考,又徙家于扬,故今为扬之江都人。曾祖讳锡。祖讳得中,为真定府获鹿县令,赠尚书刑部侍郎。考讳汝能,为尚书都官郎中,赠尚书工部侍郎。

君少以父任为太庙斋郎,养其父,不忍一日去左右。至卒丧,年已四十余,始出为南剑州司户参军,历监剑州银铜场、和州司户参军,用荐者监颍州税,去为越州山阴县尉、滑州录事参军、随州唐城县令。其为银铜场,冶者复业,而岁课大溢。为尉能发奸偷,为录事能治狱不挠,为令能有惠爱于人,其试于事者如此。其为人,居家孝友,遇人和易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四十五·志铭十八首


金华县君曾氏墓志铭

夫人嫁王氏,为侍御史讳平妻,姓曾氏,泉州晋江人。祖讳穆,殿中丞,追封魏国公。考讳会,尚书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追封楚国公。皆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妣黄氏,楚国太夫人。未嫁,承顺父母尽子道。既嫁,夫家贫,养姑尽妇道。辅其夫尽妻道。夫死,寓食于颍,以勤俭积日大其家,以诱教不倦成其子,又可谓尽母道也。盖其子五人,回、向、固、同、ぁ,皆有学行,回有道为儒宗,向、ぁ尤有文,三人皆身在隐约,而声震天下。于是时,夫人兄鲁公公亮实为宰相当国,然夫人处里舍弥约,未尝以为泰。及其后,回、向、同、ぁ皆蚤世,人以为难处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四十六·志铭十五首、墓表一首


亡兄墓志铭

君姓曾氏,讳晔,字茂叔,有智策,能辨说,其贯穿反复,人莫有能屈之者。身穷,为生事,或毛密,应之无留,而读书理笔墨,交宾客,又思事未至当如何,亦不废也。欢愉忧悲、疾病行役、寝食之间,书未尝去目。故自上古以来,至今圣贤百氏、骚人材士之作,训教警戒,辨议识述,下至浮夸诡异之文章,莫不皆熟,而于治乱兴亡、是非得失之际,莫不能议焉。其文章尤宏赡瑰丽可喜。三代远矣。汉以来,世有成事业、就功名之时,则贤臣、谋士、材技之人,同世并出,常若有余。至时或无所用之,则士虽往往有纪,而亦不俱见于世。盖堙穷顿委于岩墙闾巷之中者岂少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四十七·碑铭三首、行状一首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既葬,其孤聃与其宗亲属人谋曰:公殁,所以原大追功,既有太史之状,幽宅之铭,维墓道有碑,可以明著公之休德遗泽,章视万世,以假宠陈氏之子孙于无穷。而其辞未立,于谊谓何?乃相与来请于余,余辞不能,既不获,乃论具公胄出位序行治之实,以为碑辞,而属之以铭。其辞曰:

惟陈氏其先虞舜之后,封于陈。春秋时陈灭入楚,其子孙以国为氏,世为显姓,见于记录。至公之先,始家南康军之星子。至公,又家江州之德化。曰知〈脱三字〉,某职者,公曾祖考也。曰彦璩,公祖考也。曰累赠礼部尚书俊,公考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四十八·传二首


徐复传

徐复字希颜,兴化军莆田人。尝举进士,不中,去,不复就。博学,于书无所不读,尤通星历五行数术之说,世罕有能及者。为人倜傥有大志,人自饬励,不求当世之誉。乐其所自得,谓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故穷阎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其言前世因革兴坏是非之理,人少能及。然其家未尝畜书,盖其强记如此也。康定中,李元昊叛,诏求有文武材可用者,参知政事宋绶、天章阁侍读林皆荐复,诏赐装钱,州郡迫趣上道。既至,仁宗见复于崇政殿,访以世务,复所为上言者,世莫得闻也。仁宗因命讲《易》“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四十九·本朝政要策五十首


考课

建隆初,始以户口增耗为州县吏岁课之升降。兴国初,又定三等之法,以核能否。其后遂诏郭贽、滕中正、雷德骧典其事。雍熙间,上尝阅班簿,欲择用人,而患不能遍知群下之材,始诏德骧以群臣功过之迹引与俱对。淳化中,又分京朝官考课,使王沔主之;幕职州县官考课,使张宏主之;三班考课,使魏廷式主之。沔既条奏其法,于是御史弋子元、郎吏张绅皆以负黜焉。然沔之法,亦以烦碎无待士君子之体,物议非之。久之,复废京朝官考课,而置审官院,以钱若水主之;废州县官考课,归之流内铨,以苏易简主之;唯三班无所改易。其后,天子又尝欲自宰相修唐制书考之事,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五十·金石录跋尾十四首


茅君碑

茅君碑三茅者,盈,太元真君;固,定录真君;衷,保命仙君,皆汉景帝中元间人。盈天汉四年道成,至元帝初元五年来江左句曲之山,哀帝元寿二年乘云而去,至梁普通三年,五百四十四年矣。固至孝元时拜执金吾卿。衷宣帝地节四年拜上郡太守、五更大夫,并解任还家修学。成帝永始三年,固为定录真君,衷为保命仙君。梁普通三年,道士张绎建此碑,孙文韬书。

常乐寺浮图碑

常乐寺浮图碑周保定四年立,州人治记室曹胡逵撰。其辞云:襄州刺史王秉字孝直,建常乐寺砖塔七层。其碑文今仆,在襄州开元寺塔院。其文字书画无过
...更多

元丰类稿 - 卷五十一·南丰先生集外文卷上


国体辨

或曰:“事之弊,作而更之欤?安而弗顾欤?”曰:作而更之也。“人之不善,按而诛之欤?安而弗顾欤?”曰:按而诛之也。“然而作而更弊,世以为纷纷也;按而诛不善,世以为刻讦也。何谓欤?”曰:有以也。事之体有小大,罪之情有深浅。彼以系者大而罪也深,任忠义者之视之也,则然反之,蹇然辨之,作而更之,按而诛之,恐未果也。何则?为国家天下之计然也。人见忠义者之然也,不识其心而希之也,曰:“事皆然也,我顾不能然欤?”当其坐于府,立于庭,而议之以四方。使彼其系者小而罪也浅,而然反之,蹇然辨之,作而更之,按而诛之。恐不果也,甚者
...更多
上一页77787980818283848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宋翔凤
(民国)孟定恭
陈匪石
(宋)郭彖撰
汉·华佗
韦居安
清·徐颂尧
清·富察敦崇
(清)吳德功
明·徐仲由
战国·尉缭
宋·晁公武
(明)李东阳撰
明·刘侗
清·周学海
(舊題宋)蘇軾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