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柳河东集 - 卷二十八·记祠庙


  零陵郡复乳穴记(题作“零陵”,字之误也。据《地理志》,零陵乃永州郡名。今言石钟乳“连之人告尽者五年”,而题以零陵何也?唐《地理志》载连州连山郡贡钟乳。《本草》唐注亦载其次出连州,未尝言永州出。以年考之,元和四年,永州刺史崔简,连州刺史乃崔君敏。二太守之姓同,故题亦从而差耳。题以《连山郡复乳穴记》,则于文为合。)

  石钟乳,饵之最良者也。楚、越之山多产焉,于连于韶者,独名于世。连之人告尽焉者五载矣,以贡,则买诸他部。今刺史崔公至,逾月,穴人来以乳复告。邦人悦是祥也,杂然谣曰:“氓之熙熙,崔公之来。公化所彻,土石蒙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九·记山水


  游黄溪记(自《游黄溪》至《小石城山》,为记凡九,皆记永州山水之胜。年月或记或不记,皆次第而作耳。)

  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汉书·西南夷传》:南夷君以十数,夜郎最双。此下凡用滇最大,邛都最大,徙都冉ζ最大,公文势本此。邵太史曰:子厚此记。)环永之治百里,北至於浯溪,(○浯,音吾。水名浯溪,在湘水南,北汇于湘。元结之曰浯溪。)西至于湘之源,南至於泷泉,(○泷,音双,水名。泷朱,奔湍也。一作“南至于龙东门”。)东至于黄溪东屯,(徒门切,一无“黄溪”二字。)其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书明谤责躬


  寄许京兆孟容书(许孟容,字公范。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公谪永州已五年,与京兆书,望其与之为地,一除罪籍耳。时当在元和四年云。

  宗元再拜五丈座前:伏蒙赐书诲谕,微悉重厚,欣跃恍惚,(失意也。)疑若梦寐,捧书叩头,悸不自定。(悸,心动也。)伏念得罪来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肯以书见及者。何则?罪谤交积,群疑当道,诚可怪而畏也。以是兀兀忘行,尤召重忧,残骸馀魂,百病所集,痞结伏积,(○痞,部鄙切,腹中结痛。)不食自饱。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一作“肉”。)非独瘴疠为也。忽捧教命,(“捧”,一作“奉”。)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一·书


  与韩愈史官书(《韩文公集》中,不见与公论史书,惟有《答刘秀才书》,其言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公此书皆与韩公辨,以为不然。观韩与刘秀才书,则公所以答之之意昭然矣。韩元和八年六月为史馆修撰,此书云正月,其作於九年之春欤?退之《答刘秀才论史书》,见《韩文》外集第二卷。

  正月二十一日,(元和九年。)某顿首十八丈退之侍者前:获书言史事,云具《与刘秀才》书,及今乃见书藁,私心甚水喜,与退之往年言史事大谬。

  若书中言,退之不宜一日在馆下,安有探宰相意,以为苟以史荣一韩退之耶?若果尔,退之岂宜虚受宰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二·书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考《新、旧史》,元姓不见其为饶州者。《新史·年表》有元洪者,尝为饶州刺史,而时不可考,元和间,惟有元稹,而传不载其为饶州。公此书所与元饶州,未详其人。刘禹锡集中亦有《答元饶州论政理书》,大率其意与公此书同,)

  奉书,辱示以政理之说及刘梦得书,往复甚善。类非今之长人者之志。(长,辰两切。)不唯充赋税养禄秩足己而已,独以富庶且教为大任。(《论语》: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甚盛甚盛!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三·书


  与杨诲之书(一云“与杨诲之再说车敦勉用和书”。诲之。凭之子也。公集有与凭书。此元和五年作。)

  足下幼时,(公杨氏婿,故识诲之幼时。)未有以异于众童,仆未始知足下。及至潭州,(贞元十八年九月,以太常卿杨凭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乃见足下气益和,业益专,端重而少言,私心乃喜,(永贞元年九月,公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再贬永州司马,过潭州,见诲之。)知舜之陶器不苦窳为信然。(《史记》:舜陶河滨,器皆不苦窳。窳,音庾。病也。)然而舜之德,可以及土泥,而不化其子,(《孟子》:舜之子亦不肖。)何哉?是又不可信也。则足下本有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四·书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城字亢宗,自谏议大夫迁国子司业,以事出为道州刺史。太学诸生诣阙请留之,公遗诸生书,勉励其志。时公作集贤正字云。)

  二十六日,(贞元十四年九月也。)集贤殿正字柳宗元敬致尺牍,(《说文》:牍,书版也。长一尺,故云尺牍。)太学诸生足下:始朝廷用谏议大夫阳公为司业,(《阳城传》:德宗召城为谏议大夫。及裴延龄诬逐陆贽、张滂、李充等,城乃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且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贞元十一年七月,坐是下迁国子司业。)诸生陶煦醇懿,熙然大洽,于兹四祀而已,诏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五·启


  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一本无“广州”字。宗儒,字秉文,邓州穰人,按《新史》,未尝为广州节度使。此启云“天罚深重”,当元和初公丧母之时。元和元年四月,以安南都护赵昌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则此启当是与昌。然公《送赵大秀才序》亦云,尚书“由交、广为荆州”,必有所据也。)

  某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元和元年五月,公母卢氏卒于永州。)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不任荒恋之诚。伏念宗元初授御史之日,(贞元十九年闰十二月,以公为监察御史。)尚书与杜司空(杜黄裳也。)先赐临顾,光耀里闾,下情至今尚增惶惕。顷以党与进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六·启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时年十八。权德舆,《史》有传。初,德宗闻其才,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贞元中,知礼部贡举,真拜侍郎,凡三岁,甄品详谛,所得士相继为公卿宰相。取明经,初不限员。《史》所载如此。韩昌黎有《燕河南府秀才诗》云:“昨闻诏书下,权公作邦桢,丈人得其职,文道当大行。”以此观之,则德舆之在当时,诚多士之龙门也。公上书,求驰声成名之资基,宜矣。)

  补阙执事:宗元闻之,重远轻迩,贱视贵听,所由古矣。窃以宗元幼不知耻,少又躁进,拜揖长者,自于幼年。是以俊造之末迹,(,初救切。)厕牒计之下列,(厕,初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十七·表庆贺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表(尊号,古所无有。自唐高宗始称天皇,中宗称应天,至明皇,遂有开元圣文神武之号,自是以为法。肃宗即位次年正月,遂加册号。代宗即位次年七月,群臣遂上尊号。至德宗即位次年正月,即上尊号。至宪宗立于永贞元年八月,礼部百官当复遵此议。公是时尚为礼部员外郎,故预作此表。然公是年九月黜为邵州刺史,继贬永州司马。至元和三年,宪宗方上尊号。)

  臣某言:伏以圣王之纂承天位也,臣子必竭恳诚,献尊号,安敢为佞,礼在其中。一则以告天地神,二则以奉宗庙社稷,三则以安华夏蛮貊,巍巍大称,其可废乎?臣等诚欢诚望,顿首顿首
...更多
上一页8182838485868788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晋·陶潜
清·袁开昌
明·刘寅
清·袁焯
李嗣真
明·罗贯中
清·王泰林
清·吴恭亨
(宋)郭彖撰
清·刘赤江
释亚栖
唐·张楚金
清·云川道人
(明)陆粲
(北魏)崔鸿
清·黄凯钧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