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柳河东集 - 卷十八·骚


  乞巧文(《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以彩缕穿七孔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或云:见天汉中奕奕白气,有光五色,以为征应,见者得福。此乞巧之所自也。然公为此文,假是以见其拙于谋己耳。晁无咎取之于《变骚》,而系以辞曰:周鼎铸倕而使吃其指,先王以见大巧之不可为也。故子贡教抱瓮者为桔槔,用力少而见功多,而抱瓮者羞之。夫鸠不巢,拙莫比焉。而屈原乃曰:“雄鸠之鸣逝兮,吾独恶其佻巧。”原诚伤世浇伪,故诋拙以为巧,意昔之不然者,今皆然矣,甚之也。宗元之作,虽亦闵时奔骛,要归诸厚,然宗元愧拙矣。)

  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十九·吊赞箴戒


  吊苌弘文(晁无咎取此文于《变骚》曰:《吊苌弘文》者,宗元之所作也。苌弘,字叔,周灵王之贤臣,为刘文公之属大夫。敬王十年,刘文公与弘欲城成周,使告于晋。魏献子莅政,悦苌弘而与之合诸侯于狄泉。卫彪曰:苌弘其不殁乎!周《诗》有之曰:天之所坏,不可支也。及范、中行之难,周人杀苌弘。庄周云:苌弘死,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盖语其忠诚然也。宗元哀弘以忠死,故吊云。)

  有周之羸兮,(羸,力追切。)邦国异图。臣乘君则兮,王易为侯。威强逆制兮,郁命转幽。(“转”,一作“辅”。)疹蛊胶密兮,(疹,耻忍切,又音轸。字当作“”。蛊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铭杂题


  沛国汉原庙铭(并序汉惠帝诏有司为高帝立原庙,至唐尚存,载在祀典。)

  昔在帝尧,光有四海,元首万邦。时则舜、禹、稷、Ι,(音薛,与“契”同,高辛氏之子。)佐命垂统,股肱天下。(《书》:元首明哉,股肱良哉。一本作“天子”。)圣德未衰而内禅,(音擅。)元臣继天而受命。四姓承休,迭有中邦;(舜,妫氏。禹,姒氏。后稷,姬氏。契,子氏。皆尧之元臣,其后迭有天下。)五神环运,炎德复起。(五神,五德也,至汉为火德。)周道削灭,秦德暴戾,皇天畴庸,审厥保承,乃命唐帝之后振而兴之。(《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一·题序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元和五年十一月,公与杨诲之书云:足下所持韩生《毛颖传》来,仆甚奇其书,恐世人非之,今作数百言,知前圣不必罪俳也。)

  自吾居夷,(谓为永州司马。)不与中州人通书。有来南者,时言韩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辞,而独大笑以为怪,而吾久不克见。杨子诲之来,(诲之,杨凭之子。)始持其书,索而读之,若捕龙蛇,搏虎豹,(搏,击也。)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信韩子之怪于文也。世之模拟窜窃,取青媲白,(媲,匹诣切。《尔雅》云:配也。)肥皮厚肉,柔筋脆骨,而以为辞者之读之也,其大笑固宜。

  且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二·序


  送杨凝郎中使还汴宋诗后序(杨凝,字茂功,虢州弘农人,大历十三年进士。初以吏部郎中为宣武军判官。贞元十二年,自汴朝正于京师。昌黎尝作《天星行》以送其来,今自京还汴,公作此序以送其往云。)

  谈者谓大梁(宣武军,古大梁之地。)多悍将劲卒,亟就滑乱,(滑,音骨,亦乱也。亟,去吏切。)而未尝底宁。控制之术,难乎中道。盖以将骄卒暴,则近忧且至,非所以和众而民也;将诛卒削,则外虞实生,非所以城而固圉也。(《诗》:公侯干城。干,也。《左传》:亦聊以固吾圉也。圉,边陲也。)是宜慰荐ゑ谕,(ゑ,火羽、吁句二切。)纳为腹心,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三·序别


  同吴武陵赠李睦州诗序(李睦州坐李而贬。后以赦,始移永州。公时同武陵皆谪于永。序在李睦州至永后作。)

  润之盗,(鱼倚切,又音奇。)窃货财,聚徒党,为反谋十年。(李者,淄川王孝同五世孙。以父荫,累迁杭、湖二州刺史,贞元十五年二月,迁润州刺史、浙西观察诸道盐铁转运使,天下榷酒漕运,得专之,乃增置兵额。二十一年三月于润州置镇海军,以为节度使,而罢其盐铁使务。)今天子即位三年,大立制度。于是盗恐且奋,将遂其不善。(宪宗即位,不假借方镇,故倔强者稍入朝。元和二年,三表请觐,上许之,实无行意,杀留后王澹等。)视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四·序


  送从兄罢选归江淮诗序(史传《年表》,公从兄无见焉。其曰从侄立,贞元十一年中进士第者也。,一本作称,序谓“自淮阳从调抵于京师”,罢选而归,当在贞元十七八年在京时作。)

  伯氏自淮阳从调,(淮阳,陈州。调,选也。)抵于京师。冬十月,牒计不至,摄衽而退,(摄衽,谓敛襟也。)顾谓宗元曰:“昔吾祖士师,(柳下惠为士师。)生于衰周,与道同波,为世仪表。故直道而仕,三黜不去,孔氏称之。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赞之。今吾遑遑末路,寡偶希合,进不知向,退不知守,所不敢折其志,戚其心,遵祖训也。然而阙氵之养,(氵,谓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五·序隐遁道儒释


  凌助教蓬屋题诗序(凌助教士燮,苏州吴人。观序辞,公尚在京师时作。)

  儒有蓬户瓮牖而自立者,(《礼记》:儒有荜门圭窬,蓬户瓮牖。)河间凌士燮穷讨六籍,皆有著述,而尤邃《春秋》。为儒官,守道端庄,植志不回。在京师十二年,家本吴也,(用汉杨恽“家本秦也”文法。)欲归而不可得,遂构蓬室,以备揖让之位。栋宇简易,仅除风雨,(《诗》:风雨攸除。除,去也。)盖大江之南,其旧俗也。由是不出环堵,(《礼记》: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方丈曰堵。)坐入吴甸,包山震泽,(震泽中有包山。包山亦曰椒山,即《春秋》所谓“夫椒”是也。震泽亦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六·记官署


  监祭使壁记(注具本篇。)

  《礼·檀弓》曰: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檀弓》上篇之文。礼谓俎豆牲牢之属。)是必礼与敬皆足,而后祭之义行焉。

  《周礼》:祭仆视祭祀有司百官之戒具,诛其不敬者。(《周礼》:祭仆掌受命于王,以氏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纠百官之戒具。既祭,率群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诛其不敬者。戒具,牲物。)汉以侍御史监祠。(《汉·百官志》:侍御史,凡郊庙之祠及大朝会、大封拜,则一人监威仪。有违失,则劾奏之。)《唐开元礼》:(明皇开元中,张说以《显庆礼》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十七·记亭池


  潭州杨中丞作东池戴氏堂记(一本无“杨中丞”三字。永贞元年,公谪永州司马,过潭而作。)

  弘农公刺潭三年,(杨凭,字嗣仁,虢州弘农人。贞元十八年九月,自太常少卿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或作“三里”。)丘陵林麓距其涯,(丘,土之高者。林属于山为麓。大陆曰阜,大阜曰陵。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互岛渚洲交其中。(互,小渚。海中有山可依止曰岛。水中可居者曰洲。又小洲曰渚。互,音迟,与“坻”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焉。(,如环而缺。)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
...更多
上一页808182838485868788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惠英
宋·戴昺
嵇康
(宋)龚明之
(唐)欧阳询
杨伯峻 等
元·汪大渊
元·熊梦祥
明·司守谦
清·南极老人
梁·孟安排
清·吴赞诚
明·梁辰鱼
清·罗美
元·汪大渊
清·张玉纶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