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元丰类稿 - 卷五十二·南丰先生集外文卷下


上田正言书

伏闻诏书以执事直谏院,不胜喜贺。夫以执事蓄才美,知古今,力学,善论得失法度,朝廷固以公卿待执事,不止为谏官也。然巩区区致喜贺者,亦有云也。方今内外居位之士以千数,贵者贱者举措趋向一本于苟且,天下没没,日就衰缺,虑终不可更兴起,四方每见用一伟人,则皆曰:“是人也,天子特达用之,其能使古道庶几可复见乎?”群臣,思见其为国家兴太平也。天子既以此望之,而又为公卿大夫侍从司计谋持纪纲之臣,是宜朝拜职而夕建言,使四方闻之,皆曰:“天子明于知人,而群君子不负天子之知、天下之望矣。”其久而默,默而自欺也。岂国家用贤者
...更多

元丰类稿 - 补遗


诗三十九首

喜晴赴田中

自愁雨破西岭出,只看水缘南涧生。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归时小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卷一〉

少年

不覆论心与少年,世间情伪久茫然。朱门如市方招客,独守残经自可怜。〈同上卷二〉

上杜相三首

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谋镇庙堂。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从容贤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贯雪霜。谦让黑辕归太早,空令终古爱余芳。翊戴唐虞旦暮中,忽将符节抚山
...更多

元丰类稿 - 附录


传记

行状

宋·曾肇

公讳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人。曾祖讳仁旺,赠尚书水部员外郎。祖讳致尧,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考讳易占,太常博士,赠光禄卿。母吴氏,文城郡太君。母朱氏,仁寿郡太君。公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为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历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尝为英宗实录检讨官,不逾月罢。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州,进直龙图阁,知福州,兼福建路兵马钤辖,赐绯衣银鱼,召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徙亳州,又徙沧州,不行,留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兼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一·雅诗歌曲


  献平淮夷雅表(元和十二年十月癸酉,淮蔡平。按《毛诗。江汉》注:“淮夷,东国,在淮浦而夷行。”吴元济在淮西,故亦曰淮夷。盖公拟《江汉》之诗而作也。与韩文公《平淮西碑》同时作。先儒穆伯长云:“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能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谈薮》云:“论柳文者,皆以谓《封建论》退之所无,《淮西雅》韩文不逮。”)

  臣宗元言:臣负罪窜伏,违尚书笺奏十有四年。(礼部郎官,掌尚书笺奏。公永贞元年自礼部员外郎贬邵州刺史,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召至京师,三月,出为柳州刺史。至是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二·古赋


  佩韦赋(并序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皮绳,喻缓也。弦,弓弦,喻急也。事见《韩非子》。范丹自以狷急不能从容,常佩韦以自戒。事见《后汉书》。据集有《与吕温书》云:自吾得友君子,而后知中庸之门户阶室,此贞元末事也。时公愿学中庸,见于文字者甚多,赋亦当作于贞元二十年后欤?韦,雨非切。)

  柳子读古书,睹直道守节者即壮之,(壮,一作状之。即,一作则。)盖有激也。恒惧过而失中庸之义,慕西门氏佩韦以戒,故作是赋。其辞曰:

  邈予生此下都兮,块天质之悫醇。日月迭而化升兮,■A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三·论


  封建论(《唐宗室传赞》曰:唐兴,疏属毕王。至太宗时,与名臣萧等喟然讲封建事,欲与三代比隆。而魏征、李百药皆谓不然。颜师古独议建诸侯当少其力,与州县杂治。由是罢不复议。至名儒刘秩,目武氏之祸,则谓郡县不可以久安,大抵与曹、陆相上下。而杜佑、柳宗元深探其本,据古验今,而反复焉。苏内翰《志林》曰: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刘秩、杜佑、柳宗元。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范太史《唐鉴》,亦以公之论为然。以谓后世如有王者,择守令以治郡县,亦足以致太平,何必封建哉?又武威孔...更多

柳河东集 - 卷四·议辩


  晋文公问守原议(唐自德宗惩艾惩Г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威柄下迁,政在宦人。其视晋文问原守于寺人尤甚。公此议虽曰论晋文之失,其意实悯当时宦者之祸。逮宪宗元和十五年,而陈弘志之乱作,公之先见,至是验矣。)

  晋文公既受原于王,难其守。问寺人孛攵,以畀赵衰。(《左氏》僖二十五年传:晋侯朝王,王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阳樊不服,围之,出其民。冬,晋侯围原,原又不降,命去之。退一舍而原降。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孛攵,对曰:“昔赵衰以壶餐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孛攵,音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五·古圣贤碑


  箕子碑(箕子,名胥馀,纣之诸父。)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蒙,犯也。正蒙难者,以正犯难也。难,乃旦切。)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谓下《易》、《诗》所载是也。)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书》:今天动威。)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谓比干。)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谓微子。)与亡吾国故不忍。(与,音预。)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
...更多

柳河东集 - 卷六·释教碑


  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据《传灯录》,大鉴即慧能大师,俗姓卢氏,父武德中仕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始因闻客读《金刚经》,遂问法焉,客以得于黄梅忍大师为对。师去直抵韶州,与尼无尽藏者解说《涅经》,尼惊异之,告乡里耆艾,云能有道者。居人于是竞来瞻礼,且营葺宝林古寺旧地居之。师谓:“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明日遂行,遇智远禅师请益。远曰:“菩提达摩传心印于黄梅,宜往参决。”师辞去,遂造焉。忍默识之,后果传衣法。至仪凤元年,届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师大异,因请出所传信衣瞻礼,会诸名德,为之剃发,受满分戒于智光律师。明年,要归旧隐...更多

柳河东集 - 卷七·释教碑铭


  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南岳,衡山也。在衡州。按《塔铭》,和尚死于贞元十七年九月,葬以十月。其年秋,公方调蓝田尉,此碑及《塔铭》皆同时作。年二十九。)

  乾元元年某月日,(乾元,肃宗年号。元年,戊戌。)皇帝曰:“予欲俾慈仁怡愉洽于生人,惟浮图道允迪。”乃命五岳求厥元德,以仪于下。惟兹岳上于尚书,其首曰云峰大师法证,(证,一作澄。)凡莅事五十年,贞元十七年乃没。其徒曰诠,曰远,曰振,曰巽,曰素,(素,一作索。)凡三千余人。其长老咸来言曰:“吾师轨行峻特,(轨,居洧切,法也。)器宇弘大。(宇,一作识。)有来受律者,吾师示
...更多
上一页78798081828384858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惠栋
宋·朱淑真
清·徐镛
清·江考卿
金富轼
(梁)萧子显
宋·梁克家
明·焦竑
元·李京
梁巘
清·李西沤
李弥逊
陆羽
明·周嘉胄
清·浦琳
(宋)施德操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