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急救便方 - 避蛊毒


  如入蛊乡饮食,即潜于初下箸时,收藏一块在手,尽吃不妨。少顷即将所藏一块潜埋于人行十字路下。即蛊于其家作闹,蛊主必反来求教。或食时让主家先动箸,或明问主家云,莫有蛊,以箸筑桌而后食,则蛊不能为害。又方,雄黄末少许,洒于酒中,先食大蒜,再食他物,主家见之,即不下蛊。

  [避蛊毒] 中蛊毒

  (如中蛊毒,先以白矾末,令尝不涩觉味甘,次食生黑豆不腥,乃中蛊也。)毒在上,则服升麻以吐之;毒在下,则服郁金以下之。或合升麻郁金以服之,不吐则下。
...更多

小品方 - 简介


  小品方 东晋·陈延之 公元454-473年

  方书名。又名《经方小品》。十二卷。东晋·陈延之撰。约撰于公元454-473年。卷首自序、总目、卷一调治三焦、胸痹、胸胁及心腹胀满冷痛、下痢、咳嗽上气奔豚、水肿诸方;卷二治头面风、喉痛、暴厥、中风、狂妄噤痉、脚弱诸方,卷三治泻痢、虚劳、遗精、失眠诸方;卷四治霍乱、中恶、食毒、血证、发黄诸方。卷五治鬼魅、狂癫诸方;卷六治冬月伤寒、春夏温热病、秋月中冷诸方;卷七治女子众病、无子、妊胎、产后、崩事、宿疾诸方;卷八治少小百病诸方;卷九服食及
...更多

小品方 - 序


  《经方短剧》一部,连药性灸法合十二卷。古之旧方者,非是术人逆作方,以待未病者也。皆是当疾之时,序其源由诊候之,然后根据药性处方耳。病者得愈,便记所主治,序为方说,奏上官府,仍为旧典也。今之学人相与同难,用旧方治病,病如方说,药物根据方,而不悉验者,共论是病有古今,不言异乡殊气,质耐不同。同病患痛痒,所苦相似,而得之根源实别异。且人有苦乐强弱,用药不等,而得差是同。既差之后,实各记其方所治神验,方说略同,其药寒温补利乖背。或先于岭南服之得益,传往淮北为治反害。夫用故方之家,唯信方说,不究药性,亦不知男女长少殊耐、所居土地温凉有早晚不...更多

小品方 - 卷第一


  [卷第一] 述增损旧方用药犯禁决
  《经》说∶合药慎勿合相反畏恶相杀者,不能除病,反伤人命。检旧方相犯者甚多,今根据方用之,乃未见有入口即毙者。凡服犯禁忌药,亦恐病不即除,久远潜为害也。如反药禁所说,以相对者服之即甚耳。诸方既合杂多物,其势应小微,故得不即毙也。

  《经》说∶药物有阴贼者,令人羸瘦,阴痿短气,伤坏五内。夫服相反畏恶之药,虽不即毙,然久远潜害,亦可如此,岂可不避者焉。寻古之处方,皆当明审经禁,不应合其相反畏恶也。恐特是野间山郡官典,医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二


  要方第二卷所治如下∶治头面风(论杂风状)诸方治喉痛(喉痹)诸方治暴厥似风诸方(待考)治中风喑不随痛肿诸方治狂妄噤痉诸方治脚弱诸方上六件

  [卷第二] 治头面风(论杂风状)诸方

  说曰∶风者,四时五行之气也,分布八方,顺十二月,终三百六十日。各以时从其乡来为正风,在天地为五行,在人为五脏之气也。万物生成之所顺,非毒厉之气也。人当触之过,不胜其气,乃病之耳,虽病然有自瘥者也,加治则易愈。其风非时至者,则为毒风也,不治则不能自瘥焉。今则列其证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三


  要方第三卷所治如下∶治渴利诸方治虚劳诸方治梦泄诸失精众方治多汗诸方治百病后虚烦扰不得眠诸方上五件
  [卷第三] 治渴利诸方

  论曰∶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甜,医者多不知其疾,所以古方论亦缺而不言,今略陈其要。按《洪范》稼穑作甘。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作脯法,须臾即皆能甜也。足明人食之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精气,气则下入骨髓,其次以为脂膏,其次为血肉也。其余别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余也。臊气者,五脏之气;咸润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四


  要方第四卷所治如下∶治霍乱诸方治中恶诸方治食毒诸方治中蛊毒诸方治吐下血鼻衄尿血诸方治发黄患淋诸方上六件
  [卷第四] 治霍乱诸方

  霍乱吐痢,心烦,乱发汤主之方。

  乱发(一枚,如鸭子大,烧令焦)人参(一两)吴茱萸(一升)甘草(一两,炙)上四味,切,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二升,绞去滓,温服五合。忌海藻、菘菜。

  治霍乱吐痢,已服理中及四顺汤不解者,以竹叶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五


  要方第五卷所治如下∶丸散酒煎膏诸方治下利诸方治咳嗽诸方(待考)治上气如奔豚诸方治心腹胸胁中病诸方治虚补养(肾虚腰疼)诸方治渴利诸方治风诸方治邪狂颠诸方上八件
  [卷第五] 治下利诸方

  乌梅丸,治杂下方。第一下赤;二下白;三下黄;四下青;五下黑;六固病下,下如瘀赤血;七久下;八下不可止;九连年下;十卒下;十一下少血数;十二霍乱而下;十三下如舍水;十四下已则烦;十五息下,一作一止;十六下而不欲食;十七食无数,但下者;十八下但欲饮水;十九重下;二十杂错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六



  要方第六卷所治如下∶治冬月伤寒诸方治春夏温热病诸方治秋月中冷(疟病)诸方上三件

  [卷第六] 治冬月伤寒诸方

  论曰∶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病,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别伤寒与天行温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云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七


  要方第七卷所治如下∶治女子众病诸方治妇人无儿诸方(待考)治妊胎诸方治产后诸方治妪人诸血崩滞下宿疾诸方上五件

  [卷第七] 治女子众病诸方

  古时妇人病易治者,嫁晚肾气立,少病不甚有伤故也。今时嫁早,肾根未立而产,伤肾故也。是以今世少妇有病,必难治也。早嫁早经产,虽无病者亦夭也。

  妇人长血。

  诸方说三十六疾者,十二症、九痛、
...更多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陈修园
辛銒
南朝宋·范晔
(清)和邦额
明·何乔新
陆羽
(清)揭暄
清·徐镛
(明)郎锳
烟霞主人
晋·傅玄
徐枕亚
罗隐
(宋)阮阅
汉·于吉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