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小品方 - 卷第八


  要方第八卷所治如下∶治少小百病诸汤方治少小疾病诸丸散众方治少小百病薄洗浴膏散针灸诸方法上三件
  [卷第八] 治少小百病诸汤方

  凡人年六岁以上为小,十六以上为少,三十以上为壮,五十以上为老,其六岁以下经所不载,所以乳下婴儿有病难治者,皆为无所承据也。中古有巫妨者,立小儿《颅囟经》,以占夭寿,判疾病死生,世相传授,始有小儿方焉。

  儿新生出腹,先以指断口中恶血,去之,便洗浴,断齐竟,kt袍讫,未与朱蜜也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九


  要方第九卷所治如下∶治服寒食散方治寒食散发动诸方治服传病诸决(待考)上三件

  [卷第九] 治服寒食散方

  服草木之药则速发,须调饮食;金石者则迟起而难息。其始得效者,皆是草木盛也,金石乃延引日月。草木少时便息,石势犹自未盛。其有病者不解消息,便谓顿休,续后更服,或得病固药微,倍复增石,或便杂服众石,非一也。石之为性,其精华之气,则合五行,乃益五脏,其浊秽便同灰土。但病家血气虚少,不能宣通更陈瘀,便成坚积。若其精华气不发,则冷如冰。而病者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十


  要方第十卷所治如下∶治哽误吞物诸方治误为火汤热膏所伤诸方治热诸方治溺水未死诸方治入井冢郁冒诸方治自经未死诸方治服毒药吞金未死诸方治射公毒诸方治丹疹毒肿诸方治瘭疽诸方治代指似瘭疽诸方治风热毒肿(热疮)诸方治洪烛疮诸方治蝮尿生疮诸方治钉毒疮(疥癣恶疮)诸方治(恶核)恶肉恶脉诸方治气肿(气痛)诸方治缓疽诸方治附骨疽与贼风相似诸方治kt病似疽诸方治痈疖诸方治乳痈妒乳生疮诸方治耳眼鼻口齿诸方治瘿病诸方治瘰诸方治颓脱肛痔下部诸疾众方治狐臭诸方治手足腋下股恒湿诸方治身有气口疮诸方治面疮瘢诸方治面黑痣诸方治白癜赤疵诸方治虫兽狗马毒诸方治被压迮堕折...更多

小品方 - 卷第十一


  [卷第十一] 述用本草药性

  味合则成毒,未必即杀人即病也,皆经久乃害耳。唯见朝食至暮无害,便谓书记非实,甚可哀。

  仓公述曰∶味合则成毒,毒合则成药,未必即杀人,及即病也,皆经久乃害耳。

  堇汁,味甘寒无毒,主马毒疮,捣汁洗之并服之。堇,菜也。

  仓公对黄帝曰∶大豆多食,令人身重。

  丹砂,一
...更多

小品方 - 卷第十二


  [卷第十二] 灸法要穴

  《经》说∶夫病以汤药救其内,针灸营其外。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为师解经者,针灸随手而行,非师所解文者,但根据图详文则可灸。野间无图不解文者,但遂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但避其面目四肢显露处,以疮瘢为害耳。

  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哑。解曰∶此为作炷欲令根下广三分为适也。减此为不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能远达。今江东及岭南地气湿(温),风寒少,当以二分以还,极一分半也,遂人形阔狭耳。婴儿以意作炷也。
...更多

妇人大全良方 - 简介


  校注妇人良方提要

  宋、陈自明编。自明字良父。临川人。官建府医学教授。是编凡分八门。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等。每门数十证。总二百六十余论。论后附方案。妇人专科。始自唐昝殷产宝。其后有李师圣之产育宝庆集方。陆子正之胎产经验方。大抵卷帙简略。流传甚少。自明采摭诸家。提纲絜领。于妇科证治。始稍稍阐明。明薛己医案。曾以己意删改。附入治验。自为一书。各论有陈无择、熊嶅峰二先生评论治法。删繁就简。并入本论。原书各方。有合大剂者。今减作小方。庶得临症损益。量病加减。
...更多

妇人大全良方 - 妇人良方大全相关


妇人良方大全简介
  中国现存最早、具有系统性的妇产科专著。又名《妇人大全良方》,简称《妇人良方》。24卷。宋代陈自明著。成书于嘉熙元年(1237)。作者鉴于前人虽有妇产科著述,但纲领散漫,而所选病症又不够齐备,影响专科医生进一步深入提高。为了达到“纲领节目,灿然可观……随索随见,随试随愈”,更切于临证实际需求,陈氏博览群书,搜集并辑取宋以前有关妇产科著作之学术理论与经验效方,力求在前人基础上“补其偏而会其全,聚于散而敛于约”。

  原书分为八门,其顺序为调经、众
...更多

妇人大全良方 - 序


  病一也。而妇人为难。医一也。而识病为难。夫病多始于七情。邃古之初。性静情逸。精神纯鬯。每治于未病之先。治之以不治也。以故药不尝。而跻上寿者比比。迨乎后世。恣情纵欲。精神耗而元气索。病道日多。而医效日鲜。况妇人女子之性。阴浊胜而阳明微。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者寡其为病常浮于男子什九。欲诊问以识所因。亦诚难矣。吴郡立斋薛君。雅好岐黄素难之书。每为人治病。察色辨脉。变药立方。增除横出。优游容与。俟其自然。不示功。不计程。期在必起。时精绝技。医者不能及。尤旁通外科女科之术。间取临川陈良甫所著妇人良方篇帙。为之补注。附以治验。示余读之。见其发挥...更多

妇人大全良方 - 卷一 调经门


  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调经门

  宋 临川 陈自明良甫编辑 明 古吴 薛 己立斋补注 鄞县 曹赤电炳章圈校

  凡医妇人先须调经故以为首月经序论第一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天谓天真之气。癸谓壬癸之水。故云天癸也。然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以像月盈则亏也。若遇经行。最宜谨慎。否则与产后症相类。若被惊怒
...更多

妇人大全良方 - 卷二 众疾门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 众疾门
  宋 临川 陈自明良甫编辑 明 古吴 薛 己立斋补注 鄞县 曹赤电炳章圈校

  经脉不调众疾生焉故以次之产宝方论第一

  古人治妇人。别著方论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况郁怒倍于男子。若不审其虚实而治之。多致夭枉。

  愚按、前说诚为精确。谚云。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义可见矣。博济方论第二

...更多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马致远
(清)玉泉樵子 填词
宋·秦观
清·解鉴
宋·道诚
清·刘体仁
西晋·法炬
清·赵濂
明·马一龙
(明)倪谦
清·张霞谿
清·纪昀
(晋)陈寿 编,(南朝宋)裴松之 注
唐·皮日休
晋·僧肇
宋·曾巩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