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医方集宜 - 卷之九


  [卷之九\痘疹门] 病源

  魏氏曰痘者豆也因象而立名也顺则形顺否则逆其为证也根于精血之初而成于淫火之后男女媾精欲因火生火因欲炽精血成形而火即中乎体待时而发发必假乎气血痘症生焉毒非气弗领非血弗载使气不盛何能逐其毒血不荣何能任其毒盖气血领载之功赖于元气元气充实则易保痊若痘有稀稠乃受毒之浅深而吉凶生死于此系焉或遇时气之发动者乃天地之邪气与人身之遗毒相感而类从也夫小儿痘疹虽禀受胎中三液秽毒未有不因外感内伤相搏而成也其始发热与伤风相似于疑似之间须当微微发表先表散毒瓦斯否则毒瓦斯在脏而成痘疮所谓
...更多

医方集宜 - 卷之十


  [卷之十\外科] 疮科总论
  夫痈疽疮疖者皆缘气血不和喜怒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调使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乖错气血凝滞而发也夫痈疽之疾多生于膏粱富贵之人以其平昔所食肥腻炙爆安生不劳嗜欲无节以致虚邪热毒内攻煎熬气血而成也痈者壅也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其脉浮数疽者皆属心火盖心主血而行气若气血凝滞挟心火之热而生痈疽之类也夫痈发于六腑若燎原之火外溃肌肉疽生于五脏沉涩难疗若陶室之燧内消骨髓痈则易疗而难瘥疽则难疗而易痊诸疮之中惟背疽疔疮最为急症其次莫如脑疽肠痈喉痈之类亦其急者也至若瘰悬痈痔漏诸疮其症
...更多

医方考 - 简介


  医方考 明代 吴昆 公元1584年

  内容提要:该书为明代医家吴昆编著。全书共六卷,收集历代常用方七百余首,按病症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等四十四类,每类下集同类方若干首,揆之于经,酌以己见,订之于证,发其微义,对各方阐明其组成、方义、功用及药物配伍。全书选方精确,论理清楚,在方书中,颇具影响。是一部学习中医方剂的重要参考书。
...更多

医方考 - 医方考内容细目


序

[卷一] 中风门第一

[卷一\中风门第一] 乌梅擦牙关方

[卷一\中风门第一] 稀涎散

[卷一\中风门第一] 通顶散

[卷一\中风门第一] 苏合香丸

[卷一\中风门第一] 许胤宗黄防风汤熏蒸法

[卷一\中风门第一] 二陈汤

...更多

医方考 - 序


  上医治未病,方无尚也,垂经论焉。经论,医之奥者。中医治已病,于是乎始有方。方,医之粗也,非其得已,视斯民之疾苦,故因病以立方耳。季世人,知医尚矣。习方,其简也。穷经,其烦也。乃率以方授受,而求经论者无之。舍斯道之奥,宝斯道之粗,安望其术之神良也!余年十五志医术,逮今十有八稔,惧辱医名,蚤夜遑遑,惟经论是,不敢自是,游之方,犹弗达也。弗明方之旨与方之证及诸药升降浮沉、寒热温平、良毒之性,与夫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反正类从之理,而徒执方以疗病,恶能保其不殃人乎?乃为之悯恻,取古昔良医之方七百余首,揆之于经,酌以心见,...更多

医方考 - 卷一


  [卷一] 中风门第一

  叙曰∶风者,百病之长,得行天之象,故其发也暴。然上世论风,主于外感;乃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湿,而末世之论纷然矣。今考名方二十三首,为风,为火,为气,为湿,皆时出而主之,初不泥于一说也。

  [卷一\中风门第一] 乌梅擦牙关方

  病患国中风筋急,口噤不开,便以铁物开之,恐伤其齿,宜用乌梅肉擦其牙关,牙关酸软,则易开矣!此酸先入筋之故也。其有中风证而口开不噤者,筋先
...更多

医方考 - 卷二



  [卷二] 火门第八

  叙曰∶水火,人身之阴阳也。阳常有余,故火证恒多,所谓一水不胜五火是也。人能摄理其火,致其冲和,则调元之手矣。或者寒凉太过,斯又弊焉。自有五行以来,不可以无火,故知灭烬之为非。今考古方二十余首以治火,岂曰灭火云哉?

  [卷二\火门第八] 井花水

  水足以济火,故狂躁烦渴火实之证,内以水饮之,外以水渍之,此既济之妙,自《大易》以来,已有之矣。
<
...更多

医方考 - 卷三


  [卷三] 虚损劳瘵门第十八
  叙曰∶百病皆足以致虚损劳瘵,治之者必究其因。是疾也,自昔神良之医,每难措手,所谓病已成而后药之,譬之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以故历朝医哲,撰述劳瘵方论,往聊实诸证云尔,扩而充之,则变化百出,在人心而已。

  [卷三\虚损劳瘵门第十八] 黄汤

  黄(四两)人参白术桂心(各二两)附子(二十铢)生姜(八两)大枣(十枚)五脏皆有劳,劳其肺者,短气虚寒,皮毛枯涩,津液不通,气力
...更多

医方考 - 卷四


  [卷四] 脾胃门第二十八
  叙曰∶脾胃,人身之坤元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故脾胃为百骸之母。东垣所以擅名当世者,无他长焉,知脾胃之为要尔。庸师治病,坏人脾胃者多矣。此欲养其子者,先戕其母也,岂豫养之道哉!今考六方于下,庶几乎调元之补也。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参苓白术散

  人参茯苓(去皮)白术(炒)砂仁甘草(炒)山药桔梗(炒)薏苡仁(炒)扁豆莲肉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脾胃者,土也。土为
...更多

医方考 - 卷五


  [卷五] 痿痹门第四十五

  叙曰∶痿、痹,二病也。今详《内经》,亦有称痹为痿者。故合而为一。考方八首,举其略耳,尽其变化,则在医之方寸焉。

  [卷五\痿痹门第四十五] 肺热汤

  羚羊角玄参射干薄荷芍药升麻柏皮(各三钱)生地黄(一合)栀子仁(四钱)竹茹(二钱)肺鸣叶焦,令人色白毛败,发为痿,脉来短数者,宜此方主之。痿,犹萎也。痿者,手足不用之义。肺鸣者,火来乘金,不得其平而自鸣,今之喘急是也
...更多
上一页68697071727374757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王松
清·吴赞诚
(清)戴清泉
汉·扬雄 晋·李轨 注
清·张潮
宋·杨简
清·厉鹗
清·严可均
(清)朱翊清
明·薛己
(唐)韩愈
(北宋)蔡襄
宋·赞宁
(唐)赵蕤
清·陈凤占
清·周永年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