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医方集解 - 收涩之剂第十七


  滑则气脱,脱则散而不收,必得酸涩之药,敛其耗散,而后发者可返,脱者可收也。如汗出崩血阴

  [收涩之剂第十七] 赤石脂禹余粮汤

  (仲景)治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中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止者赤石脂禹余粮,等分。杵碎,煎。

  此手阳明药也。涩可去脱,重可达下,石脂、余粮之涩以止脱,重以固下,甘以益气(李先知

  [收
...更多

医方集解 - 杀虫之剂第十八


  关尹子曰∶人之一身,内包蛲蛔,外蒸虮虱,万物有根据人身以为生者,是吾身一小天地也又能变生诸虫,不可名状,如发症、鳖瘕、劳瘵、传尸之类,至于杀身灭门。虫之为患,若斯其酷也。是以先贤以法杀之,苟人不能杀虫,则虫必且杀人矣。

  [杀虫之剂第十八] 乌梅丸

  (仲景)治伤寒厥阴证,寒厥吐蛔(伤寒脏厥者死。脏厥者,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发躁,无暂安时也。蛔厥者,蛔上入膈则烦,须臾复止,得食则呕而又烦,蛔闻食臭复出也。此为脏寒,当乌梅(三百个)细辛
...更多

医方集解 - 明目之剂第十九


  目之在人,特五官之一耳,而古人立有专科,盖以余窍各主一脏,或兼二脏,目虽为肝窍,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后出于项中,此则眼具五脏六腑也,故其证多而方亦广,兹集限于篇章,故略录专治目疾者数方,以备采用,其疏风、燥湿、泻火、养血之剂,可以通用者,则散见于各门。目有五轮∶白睛为气轮,属肺金,故独坚;青睛为风轮,属肝木,内包膏汁,涵养瞳神;目角大小皆为血轮,大属心君火,大赤者为实火,小属心包相火,小赤者为虚火;两脾为肉轮,属脾土,土藏万物,故包四轮,开动为阳,为应用;闭静为阴,则睡矣...更多

医方集解 - 痈疡之剂第二十



  朱丹溪曰∶痈疽皆因阴阳相滞而生。盖气、阳也,血、阴也,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相并周郁,滞,《为解

  [痈疡之剂第二十] 真人活命饮

  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未消者。

  金银花(三钱)陈皮(去白)当归(酒洗,钱半)防风(七分)白芷甘草节贝母天大片,锉,蛤忌酸物、铁器酸性收敛,凡药多忌铁此足阳明、厥阴药也。金银花散热解毒,痈疽圣药,故以为君;花粉清痰降火,白芷除湿祛甘草化毒和中,故以
...更多

医方集解 -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妇人之病,与男子同;惟行经、妊娠则不可以例治。故取胎产经带数方,以备采用。诸方男女可通用者,兹不重出。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表实六合汤

  (海藏)治妊娠伤寒,头痛身热,无汗脉紧,太阳经病。

  四物汤(四两,每味一两)麻黄细辛(五钱。)此足太阳药也。凡妇人伤寒,六经治例皆同,有怀妊者,则以安胎为主,药中有犯胎者,表,四物四两,加桂枝、地骨皮各七钱,名表虚六合汤∶治妊娠伤寒,表虚自汗,身热
...更多

医方集解 - 救急良方第二十二


  人之以疾病死而得终其天年者,虽不幸犹幸也。乃有暴横之遭,大如缢溺砒蛊蛇犬之伤,小如而救活

  [救急良方第二十二] 暴死

  凡人涎潮于心,卒然倒仆,急扶入暖室,扶策正坐,用火炭沃醋,使醋气冲入病患鼻中,良及两凡人卒然昏倒,身冷无痰,此名气厥(亦名中气。若身温有痰者,则名中风),但扶正坐,凡冬月中寒卒倒,身强口噤,手足厥冷,如无医药,当浓煎姜汤灌之。

  冻死有气者,以灰炒热盛囊中,熨其心头,冷
...更多

医方集解 -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人之有生,备五官百骸之躯,具圣知中和之德,所系非细也。不加葆摄,恣其戕伤,使中道未病聊谨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上古天真论

  《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保生之法,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
...更多

医方集宜 - 简介


医方集宜 明 丁毅 公元1368-1644年...更多

医方集宜 - 医方集宜内容细目


叙

[凡例八款] 医学

[凡例八款] 医源

[凡例八款] 病源

[凡例八款] 形证

[凡例八款] 脉法

[凡例八款] 治法

[凡例八款] 治方

[凡例八款] 治验

...更多

医方集宜 - 叙


  予幼学活人术于师未尝不悯人之疾而以仁存心也仁以存心又识其有义存焉义者宜也夫人有疾必请医医必请方以是方治是疾则脉理有虚实疾势有标本用药有佐使取效有迟速欲藉是方而宜之方敢执乎哉古人立方如持权衡以较轻重未尝不宜执方者之自不宜耳执方欲偶一宜之譬则猎兔者不寻其穴令人围于四隅偶一人获之则曰是人能获兔也而曰兔专在是岂理也哉寻其穴者或寡矣予惧夫穴之不寻兔之不偶得也于是袭先人之遗编考古医之要旨采其方之善者而撮为一集每于所犯之疾详述其原拟议其药又不敢以虚迹诬人咸平日之所目及手医者亦犹寻穴得兔不为不艰也苟舍其方而不集有以病吾仁执其方而泛集之有以病吾义吾...更多
上一页66676869707172737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储仁逊
清·王宗岳
清·理藩院
宋·李纲
趙超 編
宋·叶清臣
(唐)上官仪
唐·寒山子
宋·陈襄
宋·郑樵
清·汪道鼎
明·万寿祺
清·笪重光
(明)林有年 主纂
(清)曾国藩
(宋)韩彦直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