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十五


  补益

  叙虚损论第一

  论曰,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经洛便壅皮里空娗惟招蠹疾正气日衰,邪气日盛不异举沧波以注爝火颓华嶽而断涓流语其易也,又甚於此,然疾之所起,生自五劳五劳既用二藏先损心肾受邪,腑藏俱病,故彭祖论别$4异被之戒李耳陈黄精娕吻之谈斯言至矣,洪济实多令具录来由并贯病状庶智者之察微防未萌之疾也,五劳者一日志劳二日思劳三日心劳,四日忧劳五日疲劳,即生六极一日气极气极令人内虚,五藏不足外受邪气,多寒湿痺,烦满吐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十六


  中风上  诸酒第一(方二十首)  独活主八风十二痺方

  独活、石南(各肆两)、防风(参两)、茵芋、附子(去皮)、乌头(去皮)、

  天雄(去皮各贰两)右柒味,切以酒贰斗渍六日,先食服,壹服半合,以知为度。牛膝酒主八十三种风着人头面肿痒,眉发陨落,手脚拘急不得行步,梦与鬼神交通,或心烦恐怖,百糗自惊,转加羸瘦,略出要者不能尽说方。  牛膝、石南、乌头(去皮)、天雄(去皮)、茵芋(各贰两)、细辛(伍分)

  右陆味,切,以酒壹斗贰升渍之,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初服半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十七


  中风下

  中风第一(方三十五首论四首)(炙法二首)

  小续命汤方

  麻黄(去节)、防巳、人参、桂心、黄芩、芍药、芎藭、杏仁(去尖支两仁)、

  甘草(炙各壹两)、附子(炮壹枚去皮)、防风(壹两半)、生薑(伍两切)。右壹拾贰味,鬙咀,以水壹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参升,分参服,有风预备壹拾剂。大续命汤方  麻黄(捌两去节)、大杏仁(肆拾枚去皮尖两仁)、

  桂心、芎藭(各贰两)、石膏(肆两碎)、黄芩、乾薑、当归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十八


  杂病上  霍乱第一(方二十七首)  理中圆主霍乱临时方

  人参、白朮、乾薑、甘草(炙各壹两)。右肆味,擣筛为末,炼蜜和圆如弹圆,取汤和一丸服之,日十服,吐多痢少者,取枳实三枚炙四破水三升,煮取一升和壹圆服之,吐少痢多者,加乾薑一,累吐痢乾呕者,取半夏半两洗去滑水贰升,煮取壹升和壹圆服之,若体疼痛不可堪者,水三升,煮枣三枚,取一升和一圆服之,若吐痢大极转筋者,以韭汁洗腹肾从胃至足踝勿逆即止,若体冷微汗腹中寒,取附子一枚炮去皮四破,以水贰升,煮一升和一圆服,吐痢悉止,糗不出体犹冷者,可服诸汤补之。厚朴汤主霍乱面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十九


  杂病中

  消渴第一(方二十二首)

  葵根汤主一年渴饮一石以上小便利,若饮酒渴伤寒渴皆悉主之方。霜下葵根皮(壹握长肆寸)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取差止。又方  栝楼根、甘草(炙各贰两)、黄连(壹升)。右三味,鬙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茯苓汤主胃反吐而渴方茯苓(捌两)、泽泻(肆两)、生薑(切)、桂心、

  白朮(各参两)、甘草(壹两炙)。右六味,鬙咀,以水一斗,煮小麦三升,减三升,去麦,内诸药,煮取二升五合,服八合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


  杂病下

  备急第一(方二十七首论一首)

  阿魏药主一切尸疰恶气疗人,有亲近死,屍恶气入腹,终身不愈,遂至死亡,医所不疗,亦主一切疰神效方。阿魏药(参两碎之如麻子大)右壹味,以餫饨麵裹半两熟煮吞之日三服之,服满二七日汞差,忌五辛油麵生冷酢滑,以酒服之即差。玉壶圆主万病皆用之。雄黄(贰两)、八角附子(贰两炮)、藜芦(贰两)、丹砂(贰两)、礜石(贰两烧)、巴豆仁(贰两去皮)。右陆味,以王相日童子斋戒天晴明时合先擣巴豆三千杵,次内礜石又三千杵,次内藜芦又三千杵,次内雄黄又三千杵,次内丹砂又三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一


  万病

  总疗万病第一

  论曰,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所以愍其如此,忘寝与食,讨幽探微,缉缀成部,以贻未悟,有能善斯一卷,足为大医,凡膈上冷少腹满肠鸣膀胱有气,冷利者当加利药,服讫当利出泔淀青黄水青泥,轻者一两度,加利药去病即止,重者五六度,加利药得日三频大利,方得尽其根源,病乃永愈,其利法至巳时以来两行三行即定,亦自如旧,终不成利病也,凡病在上膈,久冷淡悾积聚疝瘕症结宿食坚块欬逆上气等固病,终日吐唾逆气上冲粼胁及咽喉者,此皆胃口积冷所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二


  飞炼

  飞炼研煮锺乳及和草药服疗第一(方六首)

  炼锺乳法  锺乳无问厚薄,但令颜色明净光泽者,即堪入炼,惟黄赤二色不堪用,一斤置金银器中,可镇心益气,无者用瓷器亦得,大铛中着水,置乳器於水令没煮之,常令如鱼眼沸,水减更添,若薄乳三日三夜,若鴈齿及厚肥乳管者七日七夜,候乳色变黄白即熟,如疑生,更煮满十日为佳,煮讫出金银器,其铛内水尽黄浊,惃之勿令人服,若服此水,便戟人咽喉,伤人肝肺,令人头痛又令人下利,有犯者,噉猪肉即止,惃此黄汁,更着清水,还内上件乳器煮之,半日许出之,其水犹清不变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三


  疮痈上  黄父相痈疽论第一

  九江黄父相痈疽论,黄帝问於歧伯曰,余闻肠胃受榖,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雾,上注谿谷而渗孙糗,津液和调变化赤而为血,血和则孙糗先参,乃注於络糗,络糗皆盈,乃注於经糗,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纲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写则不足,疾则气减,留之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神乃持,余巳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或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歧伯曰,经糗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之二十四


  疮痈下

  痈疽发背第一(方九首)

  凡发背及痈疽肿巳溃未溃方  取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擣成彊泥可肿作饼子厚三分巳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炙之使温,温热而已,勿令破肉也,其热痛,急易之,痈疽当便减,决得安,或一日二日炙之,若先有疮孔,孔中汁出,即差。痈肿发背肿并诸毒肿方榆白皮、栝楼(各伍两)、妇人月布洗取汁、胡燕窠土、魋鼠土(各拾两)。右五味,擣和作泥封之,一日渐消,五日全差,若坏,封四畔,瘥。诸痈肿无聊赖发背及痈节巳疼痛方 蒸糜穀更递熨之即愈(一云蔷薇壳更炙熨之)。痈疽
...更多
上一页91929394959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常棠
唐·李百药
释圆悟
宋·秦观
明·徐庸
宋·王文钾
清·无垢道人
(宋)吕本中撰
(清)余怀
蒋防
(唐)杜佑纂(繁)
清·李江
宋·汪洙
(明)佚名
沈尹默
唐·王悬河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