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医方集解 - 明目之剂


  {目之在人,特五官之一耳,而古人立有专科,盖以余窍各主一脏,或兼二脏,目虽为肝窍,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气之精为白眼,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此则眼具五脏六腑也,故其证多而方亦广,兹集限于篇章,故略录专治目疾者数方,以备採用,其疏风燥湿泻火养血之剂,可以通用者,则散见于各门,目有五轮,白睛为气轮,属肺金,故独坚,青睛为风轮,属肝木,内包膏汁,涵养瞳神,目角大小眥为血轮,大眥属心君火,大眥赤者为实火,小眥属心包相火,小眥赤...更多

医方集解 - 痈疡之剂


  朱丹溪曰,痈疽皆因阴阳相滞而生,盖气阳也,血阴也,血行脉中,气行脉外,相并周流,寒与湿搏之,则凝滞而行迟为不及,热与火搏之,则沸腾而行速为太过,气得邪而郁,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此阴滞于阳也,血得邪而郁,隧道阻滞,或滞或结,积久渗出脉外,气为之乱,此阳滞于阴也,百病皆由于此,不止痈疽而已也,内经曰,荣气丕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又曰,诸痛痒疮,皆属心火,外科方证,至为繁多,兹取可通用者,量录数方,以备缓急,其余各证,各有专方,不能多录,若夫泻热解毒,活血托里之剂,多散见于诸门,惟在用者之圆神而已。}
...更多

医方集解 - 经产之剂


  {妇人之病,与男子同,惟行经妊娠则之不可以例治,故取胎产经带数方,以备採用,诸方可男女可通用者,兹不重出。}  表实六合汤〔妊娠伤寒,海藏〕治妊娠伤寒,头痛身热,无汗脉紧,太阳经病。四物汤〔四两每味一两〕、麻黄、细辛〔五钱〕此足太阳药也,凡妇人伤寒六经治例皆同,有怀妊者则以安胎为主,药中有犯胎者,则不可用也,海藏皆以四物为君,养血安胎,余同伤寒例分证而治,麻黄、细辛、发汗解表,故加用之,治表实无汗者,四物四两,加桂枝地骨皮各七钱,名表虚六合汤,治妊娠伤寒,表虚自汗,身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而弱,{地骨皮凉血,故能退热止汗。}四物四...更多

医方集解 - 救急良方


  {人之以疾病死而得终其天年者,虽不幸犹幸也,乃有暴横之遭,大如缢溺砒蛊蛇犬之伤,小如骨哽刀斧汤火之害,坐视其转死而莫之能救者多矣,兹取简便良方以备缓急,倘用此而救活一命,于人心独无恔乎。}

  暴死

  凡人涎潮于心,卒然倒仆,急扶入暖室,扶策正坐,用火炭沃醋,使醋气冲入病人鼻中,良久自苏,或捣韭菜汁灌鼻中,或用皁角末吹入鼻中,得嚏则醒,仓卒无药,急于中穴及两足大拇指一韭叶许,各灸三五壮,即活,凡人卒然昏倒,身冷无痞,此名气厥,{亦名中气,若身温有痰者,则名中风。}但扶正坐,气顺即安,或
...更多

医方集解 - 勿药元诠


  {人之有生,备五官百骸之躯,具圣知中和之德,所系非细也,不加葆摄,恣其戕伤,使中道而夭横,负天地之赋畀,辜父母之生成,不祥孰大焉,故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鬬而铸兵,不亦晚乎,兹取养生家言,浅近易行者,联录数则,以听信者之修持,又将饮食起居之禁忌,撮其大要,以为纵恣者之防范,使人知谨疾而却病,不犹胜于修药而求医也乎。}

  内经,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保生之法。}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孙思邈撰于682年,系作者为补充《千金要方》而编集。卷首为“药录”,辑录药物800余种,详论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录的新药和外来药物。书中对内、外各科病证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均有增补,并收载了当时医家秘藏的汉张仲景《伤寒论》内容,选录《千金要方》所未载的古代方剂2000余首。中国刻印或影印本近20版次,日本亦有多种刻印本。 朝奉郎守太常少节充秘阁校理判登闻检院护军鵙、臣林亿等校正建档: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研究所张恒鸿所长...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一


  採药时节第一

  论曰夫药採取不知时节不以阴乾暴乾,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採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裨益,其法虽具大经,学者寻览造次难得,是以甄别即日可知耳。

  萎蕤(立春后採阴乾)菊花  (正月採根三月採叶五月採茎九月採花十一月採实皆阴乾)白英

  (春採叶夏採茎秋採花冬採根、络石(正月採)飞廉(正月採根七八月採花阴)、

  峹本(正月二月採暴二十日成)、通草(正月採阴)、女菀(正月二月採阴)、  乌头乌喙(正月二月採春採为乌头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二


  论曰,金石草木,自有本经,而条例繁富,非浅学近识所能悟之,忽逢事逼,岂假披讨,所以录之於卷,附之於方,使忠臣孝子忪遽之际,造次可见,故录之以冠篇首焉。

  玉石部上品(二十二味)

  玉泉 味甘平无毒,主五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利血糗,疗妇人带下十二病,除气癃,明耳目,久服,耐寒暑,不飢渴,不老,神仙轻身长年,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生蓝田山谷,採无时。玉屑 味甘平无毒,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生蓝田,採无时。丹砂 味甘微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三


  本草中

  草部下品之上三十五味

  大黄(将军)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穀,调中化食,安和五藏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一名黄良,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八月採根火乾。桔梗 味辛苦微温有小毒,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利五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痺,温中消穀,疗喉咽痛,下蛊毒,一名利如,一名房图,一名白药,一名梗草,一名荠苨,生蒿高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採根暴乾。甘遂 味苦甘寒大
...更多

千金翼方 - 千金翼方卷第四


  木草下

  虫鱼部(七十一味)论一首  石蜜味甘平微温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簋鬫,安五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久服,强志轻身,不飢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石饴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蜜蜡味甘微温无毒主下痢脓血,补中续绝伤金疮,益气不飢耐老。白蜡疗久泄澼后重见白脓,补绝伤,利小儿,久服,轻身不飢,生武都山谷,生於蜜房木石间。蜂子味甘平微寒无毒,主风头除蛊毒,补虚羸伤中心腹痛,大人小儿腹中五虫口吐出者,面目黄,久服,令人光泽好颜
...更多
上一页899091929394959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魏·佛陀扇多
宋·陈敬
赵蕤
清·周震
清·华阳散人
孔尚任
清·恵栋
(唐)吴兢
南岳道人
(宋)田况撰
(明)欧大任
清·包世臣
(晉)袁宏,周天游 校注
孔子
(東漢)辛氏
(唐)吴兢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