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方药类-医部

古籍分类-方药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回生集 - 回生集


回生集 陈杰

  《回生集》原叙

  从来妙剂,多出仙传,如千金等方,其尤着者也。余素患痰疾,后又左膝寒痛,二十载以来,屡治不瘥。戊申岁恭设乩坛,求治于葛仙翁祖师,乩示云,此膝痛即系积痰所致。幸赐方药,宿疾顿除。嗣凡眷属有恙,即虔祷仙方,无不立效,但祖师因人治病,故所得乩方,未敢广传。惟立愿遍访世间经验良方,无论已刻未刻,汇刊公世。尚恐成方中,或有一时偶验,未可永为准则者,谨求祖师选择,得四百余方,并蒙乩批云。予有一片济世之心,故凡有所求,借乩鸾以示。尔今备有成方,请予选择,予亦欣然。但病有
...更多

名医别录 - 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 魏晋 陶弘景

  上品·卷第一

  玉屑

  味甘,平,无毒。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生蓝田,采无时。(恶鹿角。)

  上品·卷第一

  玉泉

  无毒。主利血脉,治妇人带下十二病,除气癃,明耳目。久服轻身长年。生蓝田,采时。(畏款冬花。)

  《本经》原文:玉泉,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
...更多

史载之方 - 史载之方


  史载之方 宋 史堪

  卷上 四时正脉

  春

  春脉弦,其气来柔软弱虚而滑,端直以长,名之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名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冒眩巅疾,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两胁 满。

  卷上 四时正脉

  夏

  夏脉钩,其气来盛去衰,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湿
...更多

古方汇精 - 古方汇精


古方汇精 爱虚老人

  弁言

  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神圣之精意。不可得而传矣。然医之道备乎阴阳气化。尽物性以尽人性。而显著者则在方书。慨自青囊未传。肘后未得。而古方之流播于世者。亦皆难阐其精焉。而莫谓无精之可阐也。且夫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治病之药。苟不通性命之故。则病亦安可治哉。然则病之治。治以方。而养命养性。所谓方之精也。嗟乎。灵枢素问。非不载籍极博而为人所乐称。第恐得其粗而遗其精。而古人之良法美意。不能面稽于千百载以上。则亦如广
...更多

古今名医方论 - 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方论 罗美

  刻方论小序

  自昔彼美云遐,良遘难再,士生其间,动成慨往,无叩角短 之谣,有戴月归锄之兴。

  是以陆沉之志,思似长沮;麋鹿之情,实甘丰草。微吟午夜,耿怀人至曙星; 梦北窗,享羲皇去而以口五脏医,痛心绍,始自经论证治日用常行耳前之嚆固然,而

  时康熙乙卯巧月既望

  新安罗美书于虞山麓之古怀堂

  凡例

  一、古之方书,得人乃传,非人勿言,诚重之也。故扁
...更多

博济方 - 博济方



  博济方 宋 王衮

  提要

  博济方五卷,宋王衮撰。衮,太原人。其仕履未详,惟郎简原序,称其尝为钱塘酒官而已。此书诸家书目皆着于录,惟宋史艺文志,陈振孙书录解题,俱作三卷,晁公武读书志,作五卷。稍有不同,盖三五字形相近,传写者有一讹也,公武又称,衮于庆历间,因官滑台,暇日出家藏七十余万。择其善者,为此书。名医云:其方用之无不效,如草还丹、治大风、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验。今案衮自序有云,KT 侍家君之任滑台,道次得疾,遇医之庸者又言公武辑编比,奇效夏姬妄不
...更多

千金宝要 -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 唐 孙思邈

  自序

  孙真人《千金方》,一部三十卷,三百一十八门,门中各有论,论下各有方。论以论说人所以得病之由,君子小人皆宜熟知。方以治人之已病,而人有未尝得见此集者,并药有物多而难合者,贫下细民因此不获治疗,枉坏躯命者,可胜言哉。况一州一县,几家能有《千金方》?而有者亦难于日日示人。因此孙君之仁术仁心,格而不行处有之,郁而不广处有之。

  孙《肘后》、《龙宫海上》,而下及当时之名公方论药术,并自撰经试者。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余亦概尝阅诸家方书,内
...更多

医方简义 - 医方简义


  医方简义 清 王清源

  序

  昔程子有言。一命之士。苟存心于济物。可随地而见功。陆宣公晚年家居。尤留心于医。

  闻减实畏后虚理智牟潜心探讨。成医方简义六卷。铢准两较。捐除成见。而尤心折于仲景。夫仲景无他。见理透。持论平。随所学而责之效。无不各得其意以去。方之圣经论语不虚也。又惜自来女科绝少专家。近虽奉张氏医通为金科玉律。然其书洵美矣。犹恐不善学之。易滋流弊。故于此尤兢兢焉搜遗补阙。详其所略。略其所详。实足发前人所未及。要之大旨。取袁了凡可以养亲。
<
...更多

全生指迷方 - 全生指迷方


  全生指迷方 宋 王贶

  原序

  余昔任左史,遇疾濒死,考城王贶子亨,为察众工之用药而余以生,因以其所着《全生方》一编遗予,藏之未暇读也。继掌外制,一日得异疾,谋诸医未决,子亨笑曰:毋恐,此我书所有也,视某章,病当某药。如方,信宿而疾良已,于是奇之。归居淮南,去王城国偶有病,只讯于书。谪三巴,迁百粤,去医益远,又 本以归余。余以为之表其端曰:此直而邃,曲而通,部居彪列,而脉络潜流,形色昭彰,而对治要妙。知方者读之,智思横不知者,犹可按图而愈疾。真卫生之奇宝,济物之良术也。至理不烦,至语
...更多

仁斋直指方论 - 仁斋直指方论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仁斋直指》序

  余始撰《活人总括》、《婴儿指要》,俗皆以沽名讥。及《脉书》一行,于是敛肃而相告曰:诚不易也。谁肯倾 竭廪,以徇人哉?余曰:尔亦知有天乎?天将寓其济人利物之心,故资我以心通意晓之学。既得于天,还以事之,是盖造物初心之所期也。或者隙光自耀,藏诸己而不溥诸人,政恐玉毁椟中,草木俱腐矣。虽然人有四百四病,或出于前三册之外者,可不原证择方,揭为直指之捷径乎!明白易晓之谓直,发踪以示之谓指。剖前哲未言之蕴,摘诸家已效之方,济以家传,参之《肘后》,使读者
...更多
上一页86878889909192939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陈继儒
清·周永年
明·黄允交
清·陈希魁
清·吴道源
(晋)皇甫谧
清·京江铁瓮子
吴虞公
清·果性
明·田汝成
宋·谢伋
宋·黄儒
清·管庭芬
(元)高德基
明·王九思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