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古籍分类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丛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隋书 - 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 经籍二 史


  《史记》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  《史记》八十卷宋南中郎外兵参军裴骃注。

  《史记音义》十二卷宋中散大夫徐野民撰。

  《史记音》三卷梁轻车录事参军邹诞生撰。  《古史考》二十五卷晋义阳亭侯谯周撰。

  《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太山太守应劭集解。

  《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应劭撰。  《汉书音训》一卷服虔撰。

  《汉书音义》七卷韦昭撰。

  《汉书音》二卷梁寻阳太守刘显
...更多

隋书 - 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 子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

  《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  《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亻及撰。

  《公孙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

  《孟子》十四卷齐卿孟轲撰,赵岐注。  《孟子》七卷郑玄注。

  《孟子》七卷刘熙注。梁有《孟子》九卷,綦毋邃撰,亡。

  《孙卿子》十二卷楚兰陵令荀况撰。梁有王孙子一卷,亡。

  《董子》一卷战国时董无心撰。  《鲁连子》五卷、录一卷鲁连,
...更多

隋书 - 卷三十五志第三十 经籍四 集 道经 佛经


  《楚辞》十二卷并目录。后汉校书郎王逸注。  《楚辞》三卷郭璞注。梁有《楚辞》十一卷,宋何偃删王逸注,亡。  《楚辞九悼》一卷杨穆撰。

  《参解楚辞》七卷皇甫遵训撰。  《楚辞音》一卷徐邈撰。  《楚辞音》一卷宋处士诸葛氏撰。

  《楚辞音》一卷孟奥撰。  《楚辞音》一卷《楚辞音》一卷释道骞撰。

  《离骚草木疏》二卷刘杳撰。

  右十部,二十九卷。通计亡书,十一部,四十卷。

  《楚辞》者,屈原之所作也。自周室衰乱,诗人
...更多

隋书 - 卷三十六列传第一 后妃


  夫阴阳肇分,乾坤定位,君臣之道斯著,夫妇之义存焉。阴阳和则裁成万物,家道正则化行天下,由近及远,自家刑国,配天作合,不亦大乎!兴亡是系,不亦重乎!是以先王慎之,正其本而严其防。后之继体,靡克聿修,甘心柔曼之容,罔念幽闲之操。成败攸属,安危斯在。故皇、英降而虞道隆,任、姒归而姬宗盛,妹、妲致夏、殷之衅,褒、赵结周、汉之祸。爰历晋、宋,实繁有徒。皆位以宠升,荣非德进,恣行淫僻,莫顾礼仪,为枭为鸱,败不旋踵。后之伉俪宸极,正位居中,罕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车之辙。雎鸠之德,千载寂寥;牝鸡之晨,殊邦接响。窈窕淑女,靡有求于寤寐;铿锵环佩,鲜克...更多

隋书 - 卷三十七列传第二 李穆子浑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封永平县子,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骑,溃围俱出。贼见其轻侮,谓太祖非贵人,遂缓之,以故得免。既而与穆相对泣,顾谓左右曰:“成我事者,其此人乎!”即令抚慰关中,所至克定,擢授武卫将军、仪同三司,进封安武郡公...更多

隋书 - 卷三十八列传第三 刘昉


  刘昉,博陵望都人也。父孟良,大司农。从魏武入关,周太祖以为东梁州刺史。

  昉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及帝不悆,召方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帝喑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

  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高祖固让,不敢当。昉曰:“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高祖乃从之。

  及高祖为承相,以昉为司
...更多

隋书 - 卷三十九列传第四 于义子宣道 宣敏


  于义,字慈恭,河南洛阳人也。父谨,从魏武帝入关,仕周,官至太师,因家京兆。义少矜严,有操尚,笃志好学。大统末,以父功,赐爵平昌县伯,邑五百户。

  起家直閤将军。其后改封广都县公。周闵帝受禅,增邑六百户。累迁安武太守,专崇德教,不尚威刑。有郡民张善安、王叔兒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不胜任之所致,非其罪也。”于是取家财,倍与二人,喻而遣去。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州。于是风教大洽。其以德化人,皆此类也。进封建平郡公。明、武世,历西京、瓜、邵三州刺史。数从征伐,进位开府。宣帝嗣位,政刑日乱,义上疏谏。时郑译、刘昉
...更多

隋书 - 卷四十列传第五 梁士彦子刚 梁默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

  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世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焉。寻迁熊州刺史。后从武帝拔晋州,进位柱国,除使持节、晋绛二州诸军事、晋州刺史。及帝还后,齐后主亲总六军而围之。独守孤城,外无声援,众皆震惧,士彦慷慨自若。贼尽锐攻之,楼堞皆尽,城雉所存,寻仞而已。或短兵相接,或交马出入。士彦谓将士曰:“死在今日,吾为尔先!”于是勇烈齐奋,呼声动地,无不一当百。齐师少却。乃令妻妾军
...更多

隋书 - 卷四十一列传第六 高颎


  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蓚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及信被诛,妻子徙蜀。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

  宾后官至鄀州刺史,及颎贵,赠礼部尚书、渤海公。

  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初,孩孺时,家有柳树,高百许尺,亭亭如盖。里中父老曰:“此家当出贵人。”年十七,周齐王宪引为记室。武帝时,袭爵武阳县伯,除内史上士,寻迁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寻从越王盛击隰州叛胡,平之。高祖得政,素知颎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
...更多

隋书 - 卷四十二列传第七 李德林子百药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祖寿,湖州户曹从事。父敬族,历太学博士、镇远将军。魏孝静帝时,命当世通人正定文籍,以为内校书,别在直閤省。德林幼聪敏,年数岁,诵左思《蜀都赋》,十余日便度。高隆之见而嗟叹,遍告朝士,云:“若假其年,必为天下伟器。”鄴京人士多就宅观之,月余,日中车马不绝。年十五,诵五经及古今文集,日数千言。俄而该博坟典,阴阳纬候,无不通涉。善属文,辞核而理暢。魏收尝对高隆之谓其父曰:“贤子文笔终当继温子升。”隆之大笑曰:“魏常侍殊已嫉贤,何不近比老彭,乃远求温子!”年十六,遭父艰,自驾灵舆,反葬故里。时正严冬,单衰跣足...更多
上一页9394959697989910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梁)释慧皎
清·周士祢
宋·赞宁
清·钱德苍
清·郭小亭
清·汪象旭
清·苏同
(清)贾茗
(清)梁廷楠
元·关汉卿
王守仁
(宋)张礼
清·毛奇龄
(清)黄南丁 著
(清)朱翊清
晋·佚名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