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四千六百九


  六暮簿
  县主簿
  【事物纪原】
  主簿汉有之,后汉缪肜仕县为主簿是也。晋亦有之。至隋大业中,诸县始置主簿,掌勾稽簿籍,纠正系内非违。
  【文献通考】
  自汉以来,皆令长自调用。唐上辖赤县置二人,他县一人。武德初,以流外为之。高宗始以为品官,吏部选授,掌付事,勾稽省署抄目,纠正系内非违。
  【吴兴志】
  唐上县主簿一人,正九品。下管辖之司掌县之簿书。凡民租之版,出纳之会符檄之要狱讼之成总而治之,勾其事之稽违。与其财之得失,以替令治。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四千七百七


  六暮度
  进退有度
  【礼记】
  曲礼。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祭义: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物得其序。
  俭而有度
  【左传】
  桓公六年,臧哀伯曰: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注云:尊卑有隆杀之数,则不为上下无别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七十四


  七泰诫
  总 叙
  【太公金匮】
  黄帝余君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故为金人三缄其口,慎言语也。又曰:武王问师尚父曰:五王之政可得闻乎?师尚父曰:舜之居民上:矜矜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如恐不满。汤之居民上:翼翼乎惧不敢怠。又曰:吾闻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
  【鬻子】
  昔周公使康叔守殷,戒之曰:无杀不辜、宁失有罪,亦有无罪而见诛,无有有功而不赏,慎之。
  【文中子】
  《中说》:子曰:《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言道之难进也,故君子思过而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七十五


  七泰介
  特 介
  【杨雄方言】
  物无偶曰特。兽无偶曰介。
  《传》曰泽有介麋。
  【鹤山渠阳杂抄】
  昭十四年,收介特。注:单身民也。疏:一介行李。介麋,则介亦特之义也。二十八年,君亦不使一介,辱在寡人。注:一介,单使。二传介个异。
  和 介
  【子家子】
  和以交物,介以立我。
  【元史】
  《列传》:董朴之为学造诣既深,充养交至。其为清而通,和而介,君子人也。
  通 介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一百三十八


  七泰帅
  诗
  【唐李嵘集】
  《献淮南帅》:鸡树烟含气凝,凤池波待玉山澄。国人久倚东关望,凝筑沙堤到广陵。
  【孙元晏集】
  《狱中上府帅黄崇嘏》:偶离幽隐住临邛,行止坚高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向深笼。
  【宋张舜民画墁集】
  《十二月二十五日行次渭原,走寄熙帅范巽之》:冻云积雪暗洮岷,边岁轺车晤过秦。夹道清渠翻白浪,辶尧山钱马走黄尘。归鸿袅袅宁无信,塞柳依依欲弄春。今夕帐中拼一醉,同年贤帅是乡人。
  【刘放彭放集】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一百三十九


  七泰帅
  诗二
  【李流谦澹斋集】
  《送樊漕移帅滤南》:金龙直岁当玄冥,意公剖竹江阳城。碧鸡坊中驻千骑,裁诗饯送双旌行。逢人到处说项斯,岂贱子故唯先盟。一官泮水谢推,挟策仍许从诸生。支词华滚岂易得,再以荐墨光姓名。一朝去我生怊怅,呱呱欲作啼雏婴。向来宦海四十年,白首一节无斜倾。只今耆旧直可数,曷不往矣司机衡。诏书连年到西蜀,归田奏上群儿惊。西南夷蜒虽稽颡,男耕妇织鼓不鸣。庙堂彻桑戒无事,正以卧护烦老成。犬羊腥亦人耳,悦安恶扰皆其情。不须谈兵但饮酒,帅非尔帅乃父兄。秋光如水浸行色,牙纛猎猎风有声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六十八


  九震论
  大庄严经论四复次,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恚。我昔曾问拘淡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过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比丘!莫斗诤,斗诤多破败,竞胜负不息,次续诤不绝,为世所讥呵!增长不饶益。比丘求胜利远离于爱欲,弃舍家妻子、意求依解脱。宜依出家法,莫作不应作。应当以智钩,于傲慢意,不适生斗诤,怨害之根本。依止出家法,不应起不适。譬如清冷水,于中出炽火,既著坏色衣,应当修善法。斯服宜善寂,恒思自调柔。云何著是服?竖眼张其目,蹙眉复聚,而起恚想。应当念彼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九


  九震论
  大庄严经论五复次,少智义人,见佛相好,犹发善心。况复智慧大德之人,而当不发於善心耶?我昔曾闻,佛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请佛及僧,於九十日夏坐安居。集诸牛群近佛精舍,声乳供佛。时有千婆罗门贪牛乳故,共牧牛人行止相随。时牧牛人闻婆罗门,诵韦陀上典悉皆通利,善了分别。或有婆罗门但有空名,实无知晓。又有明知术,不解韦陀,有明韦陀,不知术。尔时世尊於夏四月安居已讫,於自恣时,王敕牧人,今不须乳,随遂水草放汝诸牛。又来力之言:汝若去时,必往辞佛,佛若说法,汝好谛听。时彼牧人,作是念,佛世尊者,是一切智为非是乎?作是念已,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七十


  九震论
  大庄严经论六复次,佛出于世最是希有。虽是女人,诸重结使犹得解脱。我者曾闻佛之姨母,瞿昙弥比丘尼。将入涅时,种种庄严,欲令胜妙。尔时世尊,四众围远,在大众中嚏时,瞿昙弥比丘尼,闻佛嚏声,以其养佛爱子之故,而作是言:“长寿世尊!”如是之声转转乃至梵天,佛告瞿昙弥言:此非敬佛愿之法。即说偈言:“应当勤精进,调伏于我心。勤修坚实法,苦行于精进。见于声闻众悉,皆共和合。敬礼于佛时,应作如是愿。”尔时瞿昙弥比丘尼作是念声,闻众和合名为礼佛者,世尊犹不使声闻众和合,不欲见其有别离故。以是之故,我不欲见佛入涅,曼佛世尊声闻之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八


  九震运
  宋漕运六捕亡令:诸江淮黄河内盗贼烟火榷货,及抛夫纲运,两岸捕盗官同管其系岸船木伐,随地分认。赏格,命官,捕盗官,谓职应催纲者。能检察纲运兵稍不犯故沈溺舟船,或有故而收救官物,别无失陷者,任满减磨勘一年。检官能觉察纲运,妄称被水火盗贼损失官物,欺隐入己者,免试。诸色人获故沈溺纲船,及有人居止,船虽未沈溺,每只钱五十贯。因侵盗官物者一伯贯。江河深险处,收救得沈溺船所失官物,每只准价不及一伯贯。诸河空船钱五贯,重船钱一十贯。江淮黄河空船钱一十贯,重船钱二十贯。一伯贯以上,诸河给一分,江淮黄河给二分。杂敕:乾道八年五
...更多
上一页76777879808182838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朱權
清·李百川
王肅注
南北朝·甄鸾
清·黄元御
宋·调露子
元·张光祖
清·陆以湉
(宋)蘇軾
(清)張廷玉 等
明·杨一清
宋·周淙
元·李志常
(唐)杨筠松
(春秋)公羊高
唐·通玄先生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