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


  一屋局
  诸局沿革四
  利民局
  【濡须志】:宝二年,陆睿创置:每岁以五月至六月令拨官钱下两厢,听经纪细民结甲互保,量其艺业等第关借,半年始收其本。岁以为常。裕民局《宋史?列传》:徽宗朝徐处仁为侍读,上言:昔周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上善。诏置裕民局讨论振兵裕民之法。时为蔡京所言乃罢。
  【宋编年备要】:徽宗重和元年十二月,置裕民局,以延康殿学士徐处仁言,科敛折变,支用坐仓之为,害民故也。仍设五事。命蔡京提举处仁为详定官。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二



  一屋局

  诸局沿革五

  石棋局

  【延平志】:将乐县东九十里有龙门洞,其深莫测,中有石棋局。

  【赤城志】:宁海县桥亭,行一峰,削成数仞。顶上有一棋局,方广丈馀,夜分或有云气,闻棋声。

  【宋刘忠肃公集】《石棋局》:坚平宜荷明堂柱,方洁当函王牒书。且拂尘埃伴君坐,一抨相与寄清虚。石座棋局

  【抚州府临川志】:乐安县华盖山南腰紫玄洞,乃浮丘王郭三仙隐逸之听,昔有道人修洁三年,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一


  一屋服
  祭 服
  【晦庵语类】:古者有祭服,有朝服。祭服,所谓冕之类;朝服,所谓皮弁玄端之类。天子诸侯,各有等差。自汉以来,祭亦用冕服。祖宗以来,亦有冕服。车骑之类,而不常用,惟大典礼则用之。然将用之时,必先出许多物色于扈从所持之人,又须有赏赐。于是将用之前,有司必先入文字,取指挥,例降旨权免。夔孙
  【礼记】《王制》: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叶氏曰:燕衣常用,而逾祭服嫌于事神也。《丧?大祭》:小敛之衣,祭服不倒。注:尊祭服也,敛者要方,散衣有倒。《曲礼》:祭服敝,则焚之。此不欲人亵之也,焚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二


  一屋服
  公 服
  【事物纪原】《王沂公笔谈》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稍裒博矣。旧制冬亦单,尝赐单制。太祖讶语有司以前代之典,上特命改制。今有夹服,自此始也。《通典》曰:宇文护始袍加下栏,遂为后制,即今公服之制也。此盖原矣。
  【紫阳宗旨】:古今之制,祭祀用冕服,朝会用朝服,皆用直领垂之而不加练束,则如今妇人之服。交掩于前而束带焉,则如今男子之衣。皆未尝上领也。今之上领公服,乃夷狄戎服。自五胡之末,流入中国。至隋炀帝时,巡游无度,乃令百官戎服从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一百九十七


  二质日
  诸家选日八十三
  【四门经】《大唐李靖仆四门经历序》:天地之中,阴阳之内,是以三才惟人最贵。五行造化,注其凶吉。自伏羲神农黄帝,品尝五谷,寒暑往来,后人方得而知。前人于窟穴而住坐,后辈建庄宅而安居。其时俱有兴工动土,皆合回避四方神杀。昔年有唐时王仲敏,修造里外宅院,不禀阴阳,致令破坏不安。今后世人,但凡动土,遵依古法修文,上祝天地。上圣遥知,差使宅神灵祗,降历下方,善恶吉凶之期,凡世得此圣典。此书亦遭煨烬。至大唐贞观元年,帝命李靖承相再修文历,至定方位神杀吉凶之期,太岁已下并诸位神杀,尽行抄收各各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百四


  二质毕
  毕士安
  【宋书】《列传》: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曾祖宗昱,本县令。祖球,本州别驾。父义林,累辟使府,终观城令,因家焉。士安少好学,事继母祝氏以孝闻。祝氏曰:学必求师友,乃与如宋,又如郑,得杨璞韩丕刘赐为友,因为郑人。乾德四年举进士,帅杨延璋,辟幕府,掌书奏。开宝四年,历济州团练推官,专掌莞权,岁课增羡。改兖州观察官。太平兴国初,为大理寺丞,领三门发运事。吴越钱纳土,选知台州,言钱氏上图籍,有司皆张侈赋数。今湖海新民,始得天子命吏,宜有安辑,愿一用旧籍。诏从之。明年迁左赞善大夫,徙饶州,改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三百八


  二质一
  动静常一
  【古尊宿语】:龙门远曰:本自未常迷,何劳今日悟。守住寂寞城,知君还错误。从前诸圣人,元是凡夫做。岂有别路岐,教人离忧苦。只这生死中,即是佛去处。有人忽蹋著,选甚净秽土。一向不回头,唤之亦不顾。千圣不奈何,可不省言语。了却贪嗔痴。即是诸佛母。
  万法归一
  【碧岩录】:圆悟垂示云:要道便道,举世无双,当行即行,全机不让。如击石火,似闪电光。疾焰过风,奔流度刃。拈起向上钳钅迫,未免亡锋结舌。放一线,道试举,看举,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拶着这老汉,堆山积岳,切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三百九


  二质一
  玉清境太一经
  【道经】:大道明言一切诸法,无边智惠。令诸天人,大圣无量真人,及诸法界,有色无色,有相无相,各令心信成就,知是众生求于正教。是人从流,此人非流。是人正住,此人非住。知此法时,已到法岸,住于至境,得法深味,得法宗本,得正解脱。修诸正行,以净天眼。见诸众生,造身口意。三业不善,堕于地狱。畜生饿鬼,难忍涂炭。风刀住还,昼夜不息。见诸众生,修善业者勇猛精进,行持道法,务欲济人。当知此人,得生天上,快乐无极。若在人中,聪明殊胜。我于无量劫中,见诸众生,从暗入暗,昏塞迷闷,不能解悟。有诸众生,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三百十


  二质疾
  心 疾
  【隋书】《五行志》:齐文宣帝尝宴于东山,投杯赫怒,下诏西伐,极陈甲兵之盛。既而泣谓群臣曰,黑衣非我所制。卒不行,有识者以帝精魄已乱,知帝祚之不永。帝后竟得心疾,耽荒酒色,性忽狂暴,数年而崩。
  【唐语林】:刘辟初有心疾,人自外至,辄梦而吞之。同府崔估时硕大,辟据地而吞,背裂血流。独文若至不吞,故后自惑。起居舍人韦缓以心疾,校书郎李幡亦以心疾废。幡常疑遇毒井而饮。散骑常侍李益,少亦心疾病疑。王某云往岁任同州,见御史出案,回止州驿,经宿不发。忽追杂案,又取印历,驿甚急,一州大扰。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三百十一


  二质疾
  诈 疾
  【李元刚厚德录】:曹彬攻金陵,垂克,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病,非药石所愈。惟诸公共发诚心自誓,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共焚香为誓,明日称愈。及克金陵,城中皆按堵如故。曹翰克江州,忿其久不下,屠戳无遗。彬之子孙贵盛,至今不绝,翰卒未三十年,子孙有乞丐于海上者。
  【宋鉴长编】:太宗时,姚坦为益王府翊善,好直谏,王每有过失,坦未尝不尽言规正。宫中自王以下,皆不喜。左右乃教王称疾不朝,上使医视之,逾月不瘳。上甚忧之,召王乳母入宫,问王疾增损状。乳母曰,王本
...更多
上一页798081828384858687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春秋鲁·孔丘
程树德
清·张登
(清)范咸纂輯
宋·洪氏
明·周嘉冑
(民国)黄士衡
宋·王谠
(宋)确庵、耐庵 编
宋·袁采
明·罗清
明·俞彦
清·李佳
南北朝·颜之推
宋·李诫
清·凌晓五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