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三


  七药学
  【袁洁斋集】
  《建宁府重修学记》:嘉泰四年夏六月,前吏部侍郎倪公,奉天子命,开藩建宁。始至,谒先圣,周视郡学,慨然有葺治兴起之意。冬十月,鸠工庀徒,遂大修之。明年季春,以讫功告,肄业之士德之。属某识其事,某惟学校之立,所以存人心也。人之一心至贵至灵,超然异于群物,天之高明,地之博厚,同此心尔。此心常存善,则行之如履康庄;不善,则避之如避坑谷。此心放逸,舍康庄而弗由,堕坑谷而不悟。自古及今,智愚之殊途,正邪之异位,君子小人,判然为二者,原于此而已。择师儒,群俊秀,朝夕讲切,发其精微,乘彝之懿,若揭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一千九百八十四



  七药学

  郡县学三十

  【莆阳志】

  《黄公度撰化府学记》:闽蜀相距,各在西南一偶。而习俗好尚,实有东州齐鲁遗风。蜀由汉以来,号为文物善地,闽又其最后显者。莆之为郡,盖百有七十馀年。咸平初,始有诏立学。中更三舍岁贡之法,生徒日滋。有司病其隘,乃斥而大之。未五十年,腐蠹漫患,摧压略尽。绍兴十有九年,永嘉徐君士龙来居师席。始到慨然,欲改作。一日进诸生,告以今国家稽古礼贤、崇饬学校之意,复白其状于部,使者鲍公延祖,得金钱一千三百万,以明年冬十一月始事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一百八十


  八陌
  陌诗文
  【唐李翰林诗】
  《洛阳陌》王斌贝曰:《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齐贤曰:《楚辞》: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士斌贝曰:曹植诗,借问谁家子。《古诗》:回车驾言迈。天津,桥名。《风俗通》: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水洛阳洛水之北。
  【韦庄诗】
  《春陌》二首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嫩烟轻染柳丝黄,勾引花枝笑凭墙。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一百八十一


  八陌麦
  总 叙
  【温华琐碎录】
  麦属阳,占四时。秋种夏收。西北麦经霜雪,南方少雪,故面有毒也。又曰:麦属阳,故宜干原。稻属阴,故宜水泽。又曰:麦最宜雪。谚云:冬无雪,麦不结。
  【说文】
  曰,周所受来牟也。一麦二缝,象其芒刺之形。天所来也。麦乞,音纥坚麦也。麦贝小,音琐小麦也。屑覆也。麦差,磨麦也。麦商,麦覆屑也。十三斤为三斗,从商声。,煮麦也。麸,麦白煮也。稍,麦茎也。
  【范子计然曰】
  东方多麦,南方多稷,西方多麻,北方多菽,中央多禾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三十六


  九缉集
  文集名十三
  王深父文集
  【文献通考】
  《王深父文集》:二十卷。王回深父,福州候官人,举进士中第。为亳州卫真县主簿。卒于治平二年,年四十三。西麓周氏曰:王深父学于欧阳公,与王介甫、鲁子固、刘原甫游。其文出欧阳体,而尤纯淡。序事曲折不穷,特壮伟不及也。至于摘经传语以为赋,词短而意深,有味其言哉!文章自汉魏以来,体益下。至唐中世,韩柳作兴之,习俗相沿,未遽尽革。加以五代乱离,死生于矛戟中,而文章丧矣。国初,渐欲修复古文。天圣明道以后,欧阳公与穆伯长、尹师鲁、石守道数君子,以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三十七


  九缉集
  文集名十四
  南阳集
  【文献通考】
  《南阳集》:二十卷。
  陈氏曰:门下侍郎颖昌韩维持国撰。封南阳郡公,故以名集。沈晦元用其外孙也。卷首载鲜于绰所述行状,而晦跋其后。南涧元吉无咎,其四世孙。
  【南阳集】
  《颖川韩元吉题》:高祖宫师文编仅三十卷,皆兵火后所辑,非旧本也。公自少喜为诗,然见子弟传录,辙毁去。曰:士大夫当以行义为先,是何足成名!吾以自适尔。绍圣中,党议既兴,公谪均州,归,未终岁而薨。其治命则曰:吾平生行事,人自知之,他日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


  九缉集
  大方等大集经四
  【陀罗尼自在菩萨品第二之四】
  尔时世尊,举身顾盼,观诸大众,如象王迥。而作是言:诸善男子,谁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坏灭没损,以待弥勒成正觉已,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是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诸法神通自在王,即从座起,胡跪合掌,而作是言:“世尊,我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坏,灭没损减,以待弥勒成正觉已,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尔时众中,有一魔王,名曰神通,其所住国,名四天下,语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汝今安置如是供具并及宝坊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一


  九缉集
  大方等大集经五
  【宝女品第三之一】
  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尔时会中有一童女,名曰宝女,即从座起,右手执持白真珠贯,而作是言:“若我真实,能于十方无量世界,受持如是大集正典,读诵书写,演说其义,广流布者,愿此珠贯,著佛顶髻,及诸菩萨。”说是语已,即掷珠贯,以佛神力,及以诚言,珠贯即在如来顶上,亦遍一坊诸菩萨首。而诸菩萨,各各自于首贯珠中见其来世成佛之时,所有世界,菩提之树,众生调伏,及往愿力,了了见知。见已,各各生奇特想,白佛言:“世尊,是宝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二


  九缉集
  大方等大集经六
  【宝女品第三之二】
  尔时宝女,复白佛言:“世尊,如经中说,如来具足十神力者,为即十力是世尊耶?为离十力有世尊乎?若即十力是世尊者,是名二法,若是二者,即是无常;若离十力有世尊者,云何如来说诸法等?世尊,若一力中具十力者,何故如来不说百力?若不说百,当知一力,非十非百。”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如来世尊,非一非二,若非一二,云何言十?云何言百?菩萨摩诃萨,远离一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世尊,非即十力,非离十力。能说十事,故名如来,具足十力。如来虽说如是十
...更多

永乐大典残卷 -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六


  九缉集
  大方等大集经十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三】
  尔时世尊,复告海慧菩萨言:“善男子,有二法利益大乘:一者,乐念佛法,二者,乐离声闻;复有二法:一者拥护解脱,二者能演说法;复有二法:一者求菩提心,二者调伏众生;复有二法:一者观音菩提心,犹如幻相,二者观诸众生,悉无有我;复有二法:一者不舍菩提之心,二者观法平等;复有二法:一者净于善根,二者无作无净;复有二法一者为善法故,而修庄严,二者毕竟;复有二法:一者自身毕竟,二者众生毕竟;复有二法:一者内净,二者外净;复有二法:一不作罪,二作已悔;复有二
...更多
上一页8182838485868788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罗贯中
陆心源
坐花散人
(宋)黄机撰
清·袁开昌
(明)王骥德
明·周玺
(清)嚴可均 輯
明·沈采
元·牧常晁
吕得胜
陆侃如,牟世金
唐·智广
净慧
陈天华
明·黄姬水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