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御览 - 卷九 天部九


风
《易》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
又曰:风以动之。
又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又曰:《巽》为风。
又曰:□从龙,风从虎。
又曰:风行地上曰《观》。
《尚书□金》曰: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後,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王亦未敢诮公。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之书,乃得周公请代武王之说。王执书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朕小子其新迎,我国家礼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 天部十


雨上
《释名》曰: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
又曰:雨,水从□下也。雨者,辅也。言辅时而生养。
《说文》曰:零,徐雨也。{鲜},(音斯。)小雨裁落也。{统},(一林本反。)霖雨也。南阳名霖雨曰。{酸},(音酸。)小雨也。{戍},(子廉反。)微雨也。{资},(音资。)雨声也。溟,小雨也。澍,时雨也。滑,(子八反。)雨下也。
《易》曰:密□不雨,自我西郊。
又曰: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又曰:□行雨施。
又曰:雨以润之。
《书》曰:若岁大旱,用汝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一 天部十一


雨下
《河图帝通纪》曰:雨者,天地之施也。
《遁甲开山图》曰:霍山南岳有□师雨虎。(荣氏解曰:□师如蚕,长六寸,有毛,似兔。雨虎如蚕,长七八寸,似蛭,□雨之时,出在石上,肉甘,可熟而食。)
又曰:郑有不毛山,上有无为之君,分布□雨於九州之内。(荣氏曰:不毛山,不生树木,古无为君常处其上,布洒□雨,九州之内平均。)
《河图秘征》曰:君急恚怒,无□而雨。
《黄帝素问》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出天。
又曰:天气下而为雨。
《太公金匮》曰: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二 天部十二


雪
《释名》曰:雪,绥也。水下遇寒凝,绥绥然下也。
《诗》曰:北风其凉,雨雪其滂。
又曰:上天同□,雨雪。(,雪貌也。丰年之冬,必有积雪。)
又曰:文王以天子之命,命将帅,歌《采薇》以遣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又曰:蜉蝣掘阅,麻衣如雪。郑玄注曰:“喻曹昭公君臣朝夕变易衣服。麻衣,深衣也。”
《礼》曰:孟春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
《传》曰:隐公九年三月庚辰,大雨雪。平地尺为大雪。(三月,今正月也。大雪失时也。)
又曰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三 天部十三


雷
《释名》曰:雷者,如转物有所良(音郎)雷之声也。
《说文》曰:霆,雷余声铃铃,所以挺出万物。
《易》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又曰:震为雷。
又曰: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又曰:鼓之以雷霆。
又曰:氵存(慈见反。)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又曰:震来。(诈逆反。)
又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
又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又曰:□雷,《屯》。君子以经纶。
又曰:雷在地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四 天部十四


霜
《释名》曰:霜,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
《说文》曰:{执},(竹入反。)早雪。皑,霜雪之白者。
《易□坤卦》曰: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诗》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郑玄注曰:“魏俗,至冬犹谓葛屦可用履霜,利其贱也。”
又曰:九月肃霜。(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也。)
又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礼》曰:季秋之月霜始降,则百工休。(郑玄注曰:谓胶漆之作仃。)
又曰:孟冬行秋令,则雪霜不时。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五 天部十五


气
《释名》曰:气犹饩也,饩然有声而无形也。
《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又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又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烟カ,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为变。)
又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
《礼》曰: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
又曰:三月之节,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勾者毕出,萌者尽达。
又曰:三月之节,是月也,命国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又曰: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
又曰: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六 时序部一


律
《吕氏春秋》曰:黄帝命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俞之阴山,取竹於ㄍ谷,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十二筒,听凤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故曰,黄锺之宫,律之本也。(凤有雌雄,故律有阴阳。)
《书》曰: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又曰: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律谓六律六吕,十二月之音气,言当依声律以和乐。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伦,理也。八音能谐,理不错夺,则神人咸和。命夔使勉之。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七 时序部二


五行
《释名》曰:五行者,言五气于其方各施行者。
《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皆其生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言其自然之常性也。)木曰曲直,金曰从革,(木可以揉曲直,金可以改更者。)土爰稼穑。(种曰稼,敛曰穑,可以种可以敛也。)润下作咸,(水卤所生。)炎上作苦,(焦气之味。)曲直作酸,(木实之性。)从革作辛,(金之气味。)稼穑作甘。(甘味生于百,五行以下箕子所陈也。)
《礼》曰: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又曰:五行之秀气也。<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十八 时序部三


春上
《释名》曰:春之言蠢也,万物蠢然而生。
又曰:正月少阳建寅,寅者,演也。律中太蔟,律之言率也,所以率气也。太者,大也,蔟者,凑也,言万物始大,凑地而出也。
《书》曰: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注云:遒人,宣令之官。木铎,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也。
又曰:分命羲仲,宅夷,曰谷,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诗》曰:春日迟迟,采蘩祁祁。郑注曰:迟迟,舒缓也。
又曰: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又曰:春日载阳,爰求柔桑。
又曰:嗟嗟保介,维暮之春,亦又何
...更多
上一页848586878889909192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范坰、林禹
刘宋·僧伽跋摩
(宋)释觉范
(宋)李纲
清·理藩院
(宋)曾布
元·黄泽
韩邦庆
唐·徐炫
宋·邵彦和
(晋)皇甫谧
清·吴砚丞
清·傅山
宋·蔡伸
宋·谢伋
晋·陈延之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