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御览 - 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


西楚南越诸山
景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景山,在上洛县西南二百里,东与荆山连接,有沮水源出焉。其山一名雁浮山,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南翔北归遍经其上,土人由兹改名为雁山,又为雁塞山。
荆山
《山海经》曰:荆山首曰景山,金玉是出。此即卞和抱璞之处,南连青山,北接雁塞,通林交麓,峭峙相望。虽群峰竞起,而荆山独秀。卞和得玉於此山,献厉王,王使玉人相之,曰:石也。刖其左足。厉王薨,献之武王,玉人相之,又曰,石也。刖其右足。和抱其璞哭荆山之下。
《河图括地象》曰:荆山为地雌,上为轩星。
荆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 地部十五


陇塞及海外诸山
陇山
《说文》云:陇山,天水大坂也。
《辛氏三秦记》引俗歌云: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又云:震关遥望秦川如带。
郦元《水经注》云:县西山谓之小陇,岩嶂高险,不通轨辙。故张衡《四愁诗》云:“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是也。
《周地图记》云:其山高处可三四里,登山东望秦州可五百里,目极泯然,墟宇桑梓与□霞一色。其上有悬溜吐於山中为澄潭,名曰万石潭,流溢散下皆注於渭。东人西役,升此而顾,莫不悲思,其歌云:“陇头泉水,流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一 地部十六


石上
《释名》曰:山体曰石,石硌硌也,(硌,音落。)坚捍硌也。山多大石曰{石},(口学切。){石},学也,大石之形学学然。山多小石曰敖,敖,(五交切。)尧也,每石尧尧独处而出也。砾,小石也。磊,(雷罪切。)众石也。砀,(壮浪切。)丈石也。琅,石似珠也。(出《尚书》注。),石似玉也。(出《广雅》。)
《易》曰:困於石,据于蒺藜。(石在水中所以为阴难。)
又曰:《说卦》曰:艮为小石。
《书》曰:禹贡青州,厥贡铅松怪石。(孔安国曰:怪异好石似玉。)
又曰:泗滨浮磬。(孔安国注云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二 地部十七


石下
《西京杂记》曰:窦太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石大如指,堕后绩筐中,后取石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不复开,後为皇后,常并置玺中为天玺。
又曰:五鹿充宗受学於弥成子,弥成子少时,常有人遇己,授以文石,大如鸡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为天下通儒。成子後病,吐出此石授充宗,充宗复吞,又为明学。
又曰:汉武昆明池养鱼,往往飞去,後刻石为鲸鱼致水中,乃不飞去,每至当雨,鱼当鸣吼。
顾恺之《启蒙记》曰:零陵郡有石燕,得风雨则飞如真燕。
《浔阳记》曰:石镜山东一圆石悬崖,明净照人,毫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三 地部十八


丘
《说文》曰:丘,土之高,非人所为。丘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象形也。
《诗》曰:送子涉淇,至於顿丘。
又曰: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
又《诗序》曰: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
又《诗》曰:杨园之道,猗于亩丘。
又曰: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又曰: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礼》曰: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四 地部十九


岩
《说文》曰:岩者,崖也,山边谓之崖。
《书》曰: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孔安国注曰:使百官以所梦之形象经营求之外野,得之於傅岩之溪。)
《晋书》曰:许询移居皋屯之岩,常与沙门支遁及谢安石、王羲之等同游往来,今皋屯呼为许度岩。
《齐书》曰:徐伯珍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後汉龙丘苌隐处也。山多龙须圣柏,望之五采,世呼为妇人岩。
盛弘之《荆州记》曰:平乐县有山临水,岩间有两目如人眼,极大,瞳子白黑分明,名为目岩。
又曰:始兴机山东有两岩,回向鸱尾,石室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五 地部二十


窟
《礼记》曰:古未有宫室,冬居营窟,夏居曾巢也。
《左传》曰:郑伯有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曰:“吾公在壑谷。”(壑谷,窟室也。)
《史记》曰:吴公子光之谋王僚也,专诸谓曰:“王僚可杀也。”公子光乃伏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中,专诸擘鱼,因以刺王僚,王僚立死。
《战国策》曰:冯暖谓孟尝君曰:“兔有三窟,仅得免死,君始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乃西游於梁,谓梁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诸侯先迎者,国富兵强。”梁王乃聘以为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六 地部二十一


陆
《释名》曰:高平曰陆,陆,漉也,川流漉而去也。
《说文》曰:陆,高平地也。
《周易》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王弼曰:陆,高之顶也。进而之陆与四相得,不能复反者也。)
又曰:苋陆,中行无咎。
《易坤灵图》曰:圣人受命,瑞应见於河,瑞应之至,圣人杀龙,龙不可杀,皆感气也。君子得众人之助,瑞应先见於陆,瑞应之至,君子杀蛇,蛇不如龙,陆不如河。
焦赣《易林》曰:山没丘浮,陆为水鱼,燕雀无巢,民无室庐。
又曰:凫池水廉,高陆为海,江河横流,鱼鳖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


林
《说文》曰:平土有丛木曰林。
《释名》曰:林,森也,森森然也。
《尔雅》曰:野外谓之林。
《易》曰:即鹿无虞,惟入於林中。
焦赣《易林》曰:山林麓薮,非人所处。鸟兽无礼,使我心苦。
《诗》曰:肃肃兔,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又曰:林有朴蔌,野有死鹿,白茅纯束。
又曰: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又曰:彼晨风,郁彼北林。(毛苌曰:北林名也。招贤人往从之,使疾之如晨风之飞入北林。)
又曰:有在梁,有鹤在林。(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五十八 地部二十三


水上
《释名》曰:水,准也,平准物也。(《广雅》同。)天下大水四,谓之四渎,江、河、淮、济也。渎,独出其所而入海也。
《易》曰:坎为水,润万物者,莫润于水。
又曰:水氵存至习坎。
又曰:水流湿。
《书》曰: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又曰: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尚书大传》曰: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非人无以通远道重任也。
《诗》曰: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又曰: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又曰:济有深涉,(渡也。)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济盈不濡轨。
...更多
上一页888990919293949596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元·王德信
(宋)范致明
清·曹雪芹
汉·晁错
明·萧良有
清·王德晖
宋·郭思
清·黄元吉
明·薛俊
唐·张鷟
张拟
清·陈凤占
明·钱椿年
唐·孟献忠
灌圃耐得翁
清·薛绍元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