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类书-子部

古籍分类-类书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御览 - 卷三十九 地部四


嵩山
《释名》曰: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嵩。
《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国语》曰: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韦昭注曰:“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
《白虎通》曰:中央之嵩独加嵩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也。
《续汉书》曰:武帝礼祭中岳,闻有呼万岁声三。於是以三百户封奉祠,命曰:崇高为嵩高也。
孙严《宋书》曰:高祖表曰:沙门释法义于嵩高庙所石坛下得玉璧三十二枚,黄金一饼,符彩润洁。河南太守毛修之以灵岳降瑞,送诸神府。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 地部五


王屋山
《列子》曰: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杂然相许。(杂,犹佥也。)其妻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慧。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之心,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一 地部六


会稽山
《吴越春秋》曰:禹巡天下归,还越会稽,修国之道,以会计名山。
又曰:禹巡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中州诸侯。防风後至,斩以徇众,示天下悉以臣属也。乃大会计治国之道,更名茅山曰会稽。(《越绝书》亦载。)
《传》曰:勾践以甲五千,保於会稽。
《史记始皇本纪》曰: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九土文括略》曰:禹禅此山,有一石穴委曲,黄帝藏书於此,禹得之。
孔灵符《会稽记》曰:会稽山在县东南,其上石状似覆釜,禹梦玄夷苍水使者却倚覆釜之上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二 地部七


河南宋郑齐鲁诸山
砥柱山
《水经注》曰:砥柱,山名也。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
《搜神记》曰: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於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之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杀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之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
《说文》曰:凤鸟出东方君子之国,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
邙山
《说文》曰:邙,洛阳北土上邑也。
《十道志》曰:邙山在洛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三 地部八


商洛襄邓淮蔡诸山
白於山
《水经》曰:白於山,今名女郎山,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乍牛它羊,鸟多白。洛水出于其阳,东注于泾也。
又云:洛水源出县北白於山。
又曰:汉水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崔嵬状高,及即其所,裁有坟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也。
商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上洛有商山,班孟坚《西都赋》所谓商洛缘其隅,《高士传》谓地肺,即此也。
《晋书》曰:董景道少好学,千里追略,不与人交通。永平中,知天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四 地部九



关中蜀汉诸山

吴山

《周礼》曰:雍州,其山镇曰吴岳。孙炎曰:雍州镇有吴岳山也。郭璞曰:吴岳别名开山。

《汉书地理志》:吴山在县西,《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

郦元《水经注》云: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其山三峰,望之恒有落势。山下有石穴,广四尺,高七赤,水溢石穴,悬波倾注,涌澜奔荡,发源成川,北流注于是也。

骊山

《三辅故事》曰:始皇葬骊山,起陵高五十丈,下锢三泉,周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五 地部十


河北诸山
大亻丕山
《隋图经》曰:大亻丕山,按《书》云“至於大亻丕”。又名青檀山,今名黎阳东山。
刘澄《山川记》云:黎,国也。《诗序》云:“黎侯寓于卫,卫以中露,泥中二邑处之。”以国名也。
又,张揖云:成皋山是大亻丕山,即谬矣。
枉人山
《隋图经》曰:枉人山,俗名上阳三山,或云,纣杀比干於此山,因得名。古凡伯国之地也。
鲋禺山。
《山海经》曰:鲋禺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四蛇卫之。鲋禺山者,盖今广阳山之别名也。
《郡国志》曰:颛顼所葬,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六 地部十一


江东诸山
敬亭山
《郡国志》及《宋永初山川记》曰:宛陵北有敬亭山,山有神祠,即谢赛雨赋诗之所。其神云梓华府君,颇有灵验。
盖山
纪义《宣城记》曰:登盖山一百许步,有泉。俗传云:昔有舒氏女未适人,其父析薪於此,女忽坐泉处,牵挽不动,父遽告家,比来,惟见清泉湛然。其女性好音乐,乃作弦歌,即泉涌浪回,复有赤鲤一双跃出。今作乐嬉游,泉犹故沸涌。
九华山
《九华山录》曰:此山奇秀,高于□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李白因游江汉,睹其秀异,遂更号曰九华山。
又曰:山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七 地部十二


会稽东越诸山
稷山
《越绝书》曰:稷山者,勾践斋戒台也。
麻山
《越绝书》曰:麻山者,勾践欲伐吴,种麻以为弓弦。
鸡豕山
》越绝书》曰:鸡豕山者,越将伐吴,养鸡豕於此山,以食死士。
独女山
《吴越春秋》曰:独女山者,诸寡妇女淫佚犯过,皆输此山上。越王将伐吴,其士有忧思者,令游此山上,以喜其意。
龟山
《吴越春秋》曰:怪山者,琅琊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百姓怪之,故曰怪山。形似龟体,故谓龟山。
孔晔《会稽记》曰:城西门外百余步,
...更多

太平御览 - 卷四十八 地部十三


南楚诸山
静山
《江夏图经》曰:静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其山回耸,无连接,曲涧清流,茂林高峻,可以息诸仁智,栖游羽客。故名静山。
惊矶山
《江夏图经》曰:在县东九十里,其山无连接,西南俯临大江,下有石矶,波涛迅急,商旅惊骇,故以为名。
黄鹤山
《江夏图经》曰:在县东九里,其山断绝,无连接。旧传云,昔有仙人控黄鹤於山,故以为名。故梁湘东王晋安寺碑云,黄鹤从天而夜响是也。
烽火山
《江夏图经》曰:烽火山,在县东北四十里。
《梁典》曰:梁武征齐,顿军
...更多
上一页878889909192939495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意)马可·波罗
魏·王弼
(宋)司马光
春秋齐·晏婴
陶弘景
清·刘悟元
清·陈伦炯
清·王永彬
明·齐东野人
清·平江不肖生
宋·郑望之
明·杨爵
(楚)伍子胥
(明)苏祐
佩蘅子
(清)徐宗亮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