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藏外-佛部

古籍分类-藏外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菩提道次第广论 - 第1部分



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大师造

   法尊法师译

    释迦文佛偈赞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宗喀巴大师偈赞

  释尊大法,策源月邦,派分三干,化各一方,

  锡兰支那,爰及西藏。莲华生后,密咒当阳,

  律像经教,若存若亡,末流猥杂,染风孔张。
<
...更多

菩提道次第广论 - 第2部分



  〔科〕癸四 此等摄义

  第四此等摄义者,如前所说,由业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蕴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转三有轮,于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习者,能坏一切衰损根本极重愚闇,除遣妄执内外诸行从无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见,增盛佛语宝藏珍财,如实了知生死体相,便能发起猛利厌离,于解脱道策发其意,是能醒觉诸先修者,能得圣位微妙习气最胜方便。如是亦如《妙臂请问经》云︰「于愚痴者,以缘起道。」《稻秆经》说:「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后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龙猛菩萨云:「此缘起甚深,是佛语藏宝。」毗奈耶教中说第一双
...更多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附《答崇远法师问》)

  [唐]神会

  [简介]唐代禅宗典籍。神会述。独孤沛集并序。

  全书分上下二卷。下卷所载重要史料更多。开元二十年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台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北宗崇运法师论辩南北宗邪正是非,大力宣杨慧能南宗为禅宗正统。本书即为独孤沛所作的论难记录。在论辩中,神会述及弘忍传衣慧能之事实,论述了种秀不能为禅宗六代禅师、普寂亦不得为七代祖之原由以及慧能顿教与北宗渐教的根本区别等等问题,
...更多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唐]神会

  (一)问:本有今无偈,其义云何?答曰:据涅槃经义,本有者,本有佛性(胡适本有今无者三字,可从。),今无佛性。问:即言本有佛性,何故复言今无佛性?答:今言无佛性者,为被烦恼盖覆不见,所以言无。本无今有者,本无者,本无烦恼,今有者,今日具有烦恼,纵使恒沙大劫烦恼,亦是今存。故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者,所谓佛性不继于三世。问:何故佛性不继三世?答:佛性体常故,非是生灭法。问:是勿是生灭法?答:三世是生灭法。问:佛性与烦恼俱不俱?答:俱,虽然俱
...更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

                              明菩萨沙弥智旭述

  

  

  此直指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即是三般若也。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生法太广。佛法太高。初心之人惟观心为易。是故大部六百余卷。既约佛法及众生法。广明般若。今但直约心法显示般若。然大部虽广明佛法及众生法。未尝不即心法。今文虽直明心法。未尝不具佛法及众生法。故得名为三无差别也。以吾人现前一念介
...更多

续高僧传 - 第1部分



《续高僧传》三十卷

  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

  序

  原夫至道无言。非言何以范世。言惟引行。即行而成立言。是以布五位以擢圣贤。表四依以承人法。龙图成太易之渐龟章启[(雪-雨)/粉/廾]伦之用。逮乎素王继辙前修举其四科。班生着词后进弘其九等。皆所谓化道之恒规。言行之权致者也。惟夫大觉之照临也。化敷西壤迹绍东川。踰中古而弥新。历诸华而转盛。虽复应移存没法被浇淳。斯乃利见之康庄。缺有之弘略。故使体道钦风之士。激扬影响之宾。会正解而树言。扣玄机而即号。并德
...更多

续高僧传 - 第2部分



    义解篇五 正纪十四 附见六 周益州谢镇寺释宝海传一 隋益州龙渊寺释智方传二 隋荆州龙泉寺释罗云传三 隋荆州等界寺释法安传四 隋襄州龙泉寺释慧哲传五(道琼 洪哲 慧向 慧嵩) 隋江表徐方中寺释慧[日*恒]传六 隋常州安国寺释慧弼传七 隋相州演空寺释灵裕传八 隋西京空观道场释慧藏传九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智脱传十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法澄传十一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道庄传十二 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法论传十三 隋京师大兴善道场释僧粲传十四(僧鸾 僧凤)释宝海。姓龚。巴西阆中人。少出家有远志。承杨都佛法崇盛。便决誓下峡。既至金
...更多

续高僧传 - 第3部分



  卷二十一

    明律上 正传十五 附见十二 梁杨都天竺寺释法超传一 梁锺山云居寺释道禅传二 齐邺下大觉寺释慧光传三(道云 道晖 冯居士) 齐邺东大衍寺释昙隐传四(洪理 道乐) 陈杨都光宅寺释昙瑗传五 陈杨都奉诚寺大律都释智文传六 隋大兴国寺释法愿传七(道龛 道行)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灵藏传八 隋西京延兴寺释通幽传九 隋蒋州奉诚寺释道成传十 隋西京大兴善寺释洪遵传十一(道洪 法胜 洪渊) 隋西京大禅定道场释觉朗传十二(海藏 法锵) 唐始州香林寺释慧主传十三 唐京师胜光寺释智保传十四 唐益州龙居寺
...更多

精校炖煌本坛经 - 精校炖煌本坛经



  精校炖煌本坛经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 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

  ◇◇上编◇◇坛经◇◇

  ◇一◇

  一

  慧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千余人,韶州刺史韦据,及诸官寮三十余人,儒士三十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二

  
...更多

禅苑蒙求 - 禅苑蒙求



禅苑蒙求

  目录

  卷上(千八百四十二则一百八十六人)

  释迦七步

  达磨九年

  灵山密付

  少室单传

  青原与斧

  南岳磨砖

  大雄创寺

  百丈开田

  沩仰体用

  曹洞正徧

  云门数句

 
...更多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李弥逊
清·汪东亭
清·惠栋
明·杨升庵
(清)厉志
清·盛大士
(汉)刘向
(清)四明西亭凌雪
清·冯舒
(北宋)司馬光 主編
(五代蜀)毛文錫
唐·杜光庭
清·铁舟寄庸
唐·无能子
后汉·支娄迦谶
陆游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