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志存记录-史部

古籍分类-志存记录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白虎通义 -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又省称《白虎通》,东汉班固撰。清代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将这部书收入子部杂家类。

  汉代在统一天下后,废除秦代的书禁,广开献书之路,设立五经博士,经学由此繁荣,成为汉代典章制度的重要依据及统治思想的重要来源。但经学由于文字和师承的不同形成了今文和古文之争,造成了经义的分歧局面,不但令学者无所适从,也不利于政治思想的统一。西汉时,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在石渠阁大集诸儒,讨论五经的同异,分歧不决的由皇上出面作出最后决定。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模仿石渠故事,在白虎观召开由廷臣及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一


○爵

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称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勋。”《书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二


○五祀

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ニ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何以知五祀谓门、户、井、灶、中ニ也?《月令》曰:“其祀户。”又曰:“其祀灶。”“其祀中ニ。”“其祀门。”“其祀井。”

独大夫已上得祭之何?士者,位卑禄薄,但祭其先祖耳。《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卿、大夫祭五祀,士祭其祖。”《曲礼》曰:“天地四时山川五祀,岁遍;诸侯方祀,山川五祀,岁遍;卿大夫祭五祀;士祭其先。非所当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祭五祀所以岁一遍何?顺五行也。故春即祭户。户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三


  ○封公侯

王者所以立三公、九卿何?曰:天虽至神,必因日月之光;地虽至灵,必有山川之化;圣人虽有万人之德,必须俊贤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顺天成其道。司马主兵,司徒主人,司空主地。王者受命为天、地、人之职,故分职以置三公,各主其一,以效其功。一公置三卿,故九卿也。天道莫不成于三: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师。故一公三卿佐之,一卿三大夫佐之,一大夫三元士佐之。天有三光然后而能遍照,各自有三法,物成于三:有始、有中、有终,明天道而终之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四


  ○三军

国有三军何?所以戒非常,伐无道,尊宗庙,重社稷,安不忘危也。何以言有三军也?《论语》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诗》云:“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三军者何法?法天、地、人也。以为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师二千五百人,师为一军,六师一万五千人也。《传》曰:“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当;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当;千人必死,万人不能当;万人必死,横行天下。”虽有万人,犹谦让自以为不足,故复加五千人,因法月数。月者,群阴之长也。十二月足以穷尽阴阳备物成功。二千人亦足以征伐不义,致太平也。《谷梁传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五


  ○封禅

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何?万物所交代之处也。必于其于何?因高告高,顺其类也,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甫之山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迹也,以自效放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放天,附梁甫之基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以印玺。故孔子曰:“升泰山,观易姓之王,可得而数者七十有余。

封者广也,言禅者,明以成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六


  ○王者不臣

王者所以不臣三,何也?谓天王之后,妻之父母,夷狄也。不臣二王之后者,尊先王通天下之三统也。《诗》云:“有客有客,亦白其马。”谓微子朝周也。《尚书》曰:“虞宾在位。”不臣丹朱也。不臣妻父母何?妻者,与己一体,恭承宗庙,欲得其欢心,上承先祖,下继万世,传于无穷,故不臣也。《春秋》曰:“纪季姜归于京师。”父母之于子,虽为王后,尊不加于父母,加王何。王者不臣也。又讥宋三世内娶于国中,谓无臣也。夷狄者,与中国绝域异俗,非中和气所生,非礼义所能化,故不臣也。《春秋传》曰:“夷狄相诱,君子不疾。”《尚书大传》曰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七


  ○文质

王者始立,诸侯皆见何?当受法禀正教也。《尚书》:“辑五瑞,觐四岳。”谓舜始即位,见四方诸侯,合符信。《诗》云:“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言汤王天下,大小国诸侯皆来见,汤能通达以礼义也。《周颂》曰:“烈文辟公,锡兹祉福。”言武王伐纣定天下,诸侯来会,聚于京师受法度也。远近莫不至,受命之君天之所兴,四方莫敢违,夷狄咸率服故也。

何谓五瑞,谓?、璧、琮、璜、璋也。《礼》曰:“天子?尺有二寸。”又曰:“博三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半?为璋。方中圆外曰璧。半璧曰璜。圆中牙身玄外曰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八


  ○性情  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故《钩命决》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就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六情者,何谓也?喜、怒、哀、乐、爱、恶
...更多

白虎通义 - 卷九


  ○嫁娶

  人道所以有嫁娶何?以为情性之大,莫若男女。男女之交,人情之始,莫若夫妇。《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淳。男女称精,万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礼
...更多
上一页656667686970717273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史梦兰
清·李塨
清·蔡锷
(宋)杨仲良
明·余象斗
魏昌
清·方大湜
陈玄祐
元·完颜纳丹
宋·杜大珪
南朝梁·刘勰
未知
清·王有光
明·朱明镐
(明)朱棣 主编
清·周克复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