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志存记录-史部

古籍分类-志存记录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白虎通义 - 卷十


  ○绋冕  绋者,何谓也?绋者,蔽也,行以蔽前,绋蔽者小。有事因以别尊卑,彰有德也。天子朱绋,诸侯赤绋。《诗》云:“朱绋斯皇,室家君王。”又云:“赤绋金舄,会同有绎。”又云:“赤绋在股。”皆谓诸侯也。《书》曰:“黼黻衣,黄朱绋。”亦谓诸侯也。并见衣服之制,故远别之,谓黄朱亦赤矣。大夫葱衡,别于君矣。天子大夫赤绂葱衡,士??。朱赤者,或盛色也,是以圣人涂法之用为绋服,为百王不易也。绋以韦为之者,反古不忘本也。上广一尺,下广二尺,天一地二也;长三尺,法天、地、人也。  所以有冠者?卷也?所以?卷持其发也。人怀五常,莫不贵德,示成礼有修饰...更多

麈史 - 麈史


作者:(宋)王得臣撰]《麈史》,宋王得臣着。三卷。本书前有作者政和乙未(1115)自序,称平生仕途生涯,「故自师友之余论、宾僚之燕谈,与耳目之所及,苟有所得,辄皆记之」,晚年「重加刊定,得二百八十四事」,遂「类以相从,别为四十四门」。「名曰《麈史》,盖取出夫实录,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卷上十二门,卷中十七门,卷下十五门,其中「诗话」与「论文」篇幅不甚多。《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凡朝廷掌故,耆旧遗闻,耳目所及,咸登编录。其间参稽经典,辨别异同,亦深资考证。非他家说部惟载琐事者比。」有明抄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王...更多

麈史 - 卷上


  睿谟郑毅夫尝说:艺祖朝,声登闻鼓原本无鼓字,从钞本补。《说郛》同。求亡猪者。上手诏忠献赵公曰:“今日有人声登闻来问朕觅亡猪,朕又何尝见他猪耶?然与卿共喜者,知天下无冤民。”治平初,有州护兵官以非日钞本作白。直禁卒录编敕,既劾,具牍以上。钞本有白字。英宗曰:“武臣写敕,是有意莅官矣。”遂命释之,闻者莫不叹服。

  慈圣园陵永裕手诏,略曰:“功隆德盛,被于四海,宜改山原本作园,钞本阙一字。案《宋史》慈圣光献曹后于元丰二年冬十月乙卯崩,戊午诏易太皇太后园陵曰山陵。则此字当作山字无疑,据改。陵。”仍云:“朕于禁中实行
...更多

麈史 - 卷中


  贤德寇忠愍、范文正二公俱守邓,施设之迹虽或钞本无或字。不同,而同为善政。故去思在民,至今不忘。若忠愍,则家家画像事之,止曰相公而不言姓。其祠宇在州宅后,民间祈祷无虚日。大则刲牲献乐,小则焚纸币酹酒而已。百花洲中初未有土地,文正在任,令建庙貌。匠者请神之像于公,公曰:“即我钞本作我即。是也。”乃以公为祠。二公之祠不惟邦人神明之,士大夫经过者亦多造焉。官为设醮,二公与汉之召、杜在其列。呜呼,生泽其民,殁列于神,可谓盛德矣!

  王侍郎古说:元宪宋公以言者斥其非才,罢枢相,守洛。有一举人,行橐中有不税之物。公问:“
...更多

麈史 - 卷下


  姓氏谱牒不修也久矣。晋东渡,五胡乱中原,衣冠流离而致然也。夫京房之先姓李也。牛洪之先尞姓也。疏之后,乃为束。是之后,乃为氏。两钞本均作氏之后乃为氏,误。案是姓为齐大夫氏氏之后,见《三国.吴志.是仪传》。疑此亦误,当作氏之后乃为是。闽中人避王审知,而沈氏去水而姓尢。南中多危氏,有恶其称者,或改为元,如此类甚多。况元魏据洛,诸虏喜中原之姓,择而冒之者益众。则谱不可以不知也。
古人凡着文集,其末原本作未,从两钞本改。多载系世次一篇。此两钞本均无此字。亦子长、孟坚叙传之比也。在两钞本均无在字。唐时尚多姓谱之学,今或罕言之。两钞本
...更多

麈史 - 跋


  右《麈史》三卷,宋王得臣撰。得臣字彦辅,自号凤台子,安陆人。嘉佑四年进士,官至司农少卿。陈振孙《书录解题》云:“王昭素之后,王铚性之之伯父。”《挥麈录》详载。《四库提要》引书中“神授门”称王乐道幼子铚,少而博学;又“诗话门”称王铚性之尝为予言;“谗谤门”称王萃乐道奉议,颍人也,以为与铚父子非一族。然案王明清《挥麈后录》,称得臣为伯祖。赵彦卫《云麓漫抄》云:“明清有《挥麈录》云:《麈史》亦其从祖彦辅所撰。则二书皆出一家。彦辅多国史中事”云云。明清,铚之子;振孙,盖有所据非误也。明清又称其祖元符末坐党籍,谪官湖外,乃于安陆卜筑为久居计...更多

风俗通义校注 - 风俗通义校注


《风俗通义》,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学术著作,无论是内容还是见解,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多

风俗通义校注 - 敘 例


  應劭風俗通義,隋書經籍志入之雜家,前人評論,大都譏其不純,儕之俗儒;後進循聲,莫能原察。閒嘗繙●其書,知其立言之宗旨,取在辯風正俗,觀微察隱,於時流風軌,鄉賢行誼,皆著為月旦,樹之風聲,於隱惡揚善之中,寓責備求全之義;故其考文議禮,率左右采獲,期於至當,而不暖姝於一先生之言,至於人倫臧否之際,所以厚民風而正國俗者,尤兢兢焉。周禮合方氏職云:「除其怨惡,同其好善。」鄭玄注云:「所好所善,謂風俗所高尚。」其應氏之謂乎!

  在中國古代社會時期,任何王朝,無不強調移風易俗之作用,漢代且設有風俗使,常以時分適四方,覽
...更多

风俗通义校注 - 序


  昔仲尼沒而微言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五〕。重遭戰國,約從連橫〔六〕,好惡殊心〔七〕,真偽紛爭〔八〕:故春秋分為五〔九〕;詩分為四〔一0〕;易有數家之傳〔一一〕;並以諸子百家之言〔一二〕,紛然殽亂〔一三〕,莫知所從。

  〔一〕朱藏元本作「大德新刊校正風俗通義序」。

  〔二〕「太山」,當作「泰山」,後漢書應劭傳亦作「太山」,此范曄避祖諱改;何本、郎本、鍾本作「泰山」。

  〔三〕何本、郎本、鍾本「應劭」上有「南頓」二字。應劭,范書有傳。劭之字,范書作仲遠,李賢注:「
...更多

风俗通义校注 - 卷 一


  蓋天地剖分,萬物萌毓〔三〕;非有典藝〔四〕之文,堅基可據,推當今以覽太古,自昭昭而本冥冥〔五〕,乃欲審其事而建其論,董其是非而綜其詳略〔六〕,言也實為難哉!故易紀三皇,書敘唐、虞,惟天為大,唯堯則之,巍巍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七〕。自是以來,載籍昭晢。然而立談者人異,綴文者家舛〔八〕,斯乃楊朱哭於歧路〔九〕,墨翟悲於練素者也〔一0〕。是以上述三皇,下記〔一一〕六國,備其終始曰皇霸。

  〔一〕程本、鄭本「第」上有「卷」字,何本、胡本、鍾本作「卷一」,今從元本。蘇頌校風俗通義題序載三十一卷本篇名、卷第云:「獨
...更多
上一页666768697071727374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陆人龙
宋·马自然
李渔
清·朱孝臧
(明)陳子龍等 選輯
唐·张九垓
(明)吕坤
(民国)黄士衡
(宋)司马光
清·凌廷堪
元·王重阳
金·王处一
胡绳
明·江盈科
明·高拱
元·萧廷芝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