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文忠集 - 卷一三五·集古录跋尾卷二


  后汉沛相杨君碑〈建宁元年〉

  右汉《沛相杨君碑》,在阌乡杨震墓侧,碑首尾不完,失其名字。按《后汉书》,震及中子秉,秉子赐,赐子彪,皆有传。又云震长子牧富波相,牧孙奇侍中,奇子亮阳成亭侯。又云少子奉,奉子敷,敷子众{艹务}亭侯,又有彪,彪子修。杨氏子孙载于史传者止此尔,不知沛相为何人也?碑云“孝顺皇帝西巡,以掾史召见,拜郎中,迁常山长史,换犍为府丞。宰司累辟,应于司徒。州察茂才,迁??阳侯相,后拜议郎、五官中郎将、沛相。年五十六,建宁元年六月癸丑遘疾而卒”。其终始尚可见,而惜其名字亡矣。治平元年六月十日书。<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三六·集古录跋尾卷三


  后汉冀州从事张表碑〈建宁元年〉

  右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云“君讳表,字元异”。其碑首题云《汉故冀州从事张君碑》,而文为韵语。叙其官阀不甚详,但云“春秋六十四,以建宁元年三月癸巳寝疾而终”。其辞有云“仕郡为督邮,鹰撮卢击”,是以狗喻人。又有“畔桓利正”之语。盖汉人犹质,不嫌取类于鹰犬。“畔桓”,疑是“般桓”,文字简少假借尔。治平元年六月二十九日书。

  后汉竹邑侯相张寿碑〈建宁元年〉  右汉《竹邑侯相张寿碑》,云“君讳寿,字仲吾。其先晋大夫张老盛德之裔。孝友恭懿,明允笃信。博物多识,猎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三七·集古录跋尾卷四


  魏受禅碑〈延康元年〉  右魏《受禅碑》,世传为梁鹄书,而颜真卿又以为钟繇书,莫知孰是。按《汉献帝纪》,延康元年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称天子。又按《魏志》,是岁十一月葬士卒死亡者,犹称令。是月丙午,汉帝使张?奉玺绶,庚午王升坛受禅,又是月癸酉奉汉帝为山阳公。而此碑云十月辛未受禅于汉。三家之说皆不同。今据裴松之注《魏志》,备列汉魏禅代诏册书令、群臣奏议甚详,盖汉实以十月乙卯策诏魏王,使张?奏玺绶,而魏王辞让往返三四而后受也。又据侍中刘е奏,问太史令许芝今月十七日己未可治坛场。又据尚书令桓阶等奏,云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坛...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三八·集古录跋尾卷五


  隋太平寺碑〈开皇九年〉

  右《太平寺碑》,不著书撰人名氏。南北文章至于陈、隋,其弊极矣。以唐太宗之致治,几乎三王之盛,独于文章不能少变其体,岂其积习之势,其来也远,非久而众胜之,则不可以骤革也?是以群贤奋力,垦辟芟除,至于元和,然后芜秽荡平,嘉禾秀草争出,而葩华荑实烂然在目矣。此碑在隋尤为文字浅陋者,疑其俚巷庸人所为,然视其字画又非常俗所能,盖当时流弊,以为文章止此为佳矣。文辞既尔无取,而浮图固吾侪所贬,所以录于此者,第不忍弃其书尔。治平元年三月十六日书。  隋老子庙碑〈开皇二年〉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三九·集古录跋尾卷六


  唐八都坛实录〈垂拱三年〉

  右《八都坛实录》,撰人名元质,不见其姓,又不著书人名氏。其字画亦可爱。碑首题云《大唐八都坛神君之实录》。其文云“都望八山之始坛也,此地名山,封龙之类有八,因坛立庙,遂为号焉”。封龙山在今镇州,其余七山不见其名。又云“汉光和中有碑而今亡”。此碑垂拱三年立。

  唐魏载墓志铭〈垂拱三年〉  右《魏载墓志铭》,其序云“祖征,谥曰文正。父叔玉,光禄卿。载以弘文生对策高甲,授太常寺奉礼郎,以疾谢职,寻调怀州司兵参军。属惟扬诡道,不戢斯焚,谴及宗姻,旋加此累。以垂拱三年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集古录跋尾卷七


  唐开元金?斋颂〈天宝九年,卫包书撰〉  右《开元金?斋颂》,虽不著书人姓氏,而字为古文,实为包书也。唐世华山碑刻为古文者,皆包所书。包以古文见称,当时甚盛,盖古文世俗罕通,徒见其字画多奇,而不知其笔法非工也。余以集录,所见三代以来古字尤多,遂识之尔。  唐龙兴七祖堂颂〈天宝十年〉

  右《龙兴寺七祖堂颂》,陈章甫撰,胡霈然书。霈然笔法虽未至,而媚熟可喜。今上党佛寺画壁,有霈然所书,多为流俗取去,匣而藏之,以为奇玩。余数数于人家见之,其墨迹尤工,非石刻比也。  唐明禅师碑〈天宝十年,郑炅之撰,徐浩书〉  秋暑困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一·集古录跋尾卷八


  唐颜氏家庙碑〈建中元年〉

  右《颜氏家庙碑》,颜真卿撰并书。真卿父名进贞,仕至薛王友。真卿,其第七子也。述其祖祢群从官爵甚详。

  唐颜鲁公书残碑一

  右颜氏残碑,以《家庙碑》考之,是颜允南碑也。《家庙碑》云“允南历殿中、膳部、司封郎中,司业,金乡男”。此碑云“肃宗入中京,迁司封,寻封金乡县男”,又云“迁国子司业”。此碑云“二子颍、?,?好为五言诗,授校书郎,早卒”。《家庙碑》亦云“?好五言,校书”。而此碑又云“与弟允臧,同时台省”,则为允南可知不疑。惟书颍事,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二·集古录跋尾卷九


  唐沈传师游道林岳麓寺诗〈长庆中〉

  右《岳麓寺诗》,沈传师撰并书。题云《酬唐侍御、姚员外》,而二人之诗不见,不知为何人也?独此诗以字画传于世,而诗亦自佳。传师书非一体,此尤放逸可爱也。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长庆三年〉  右《绛守居园池记》,唐樊宗师撰,或云此石宗师自书。呜呼!元和之际,文章之盛极矣,其怪奇至于如此!

  唐张九龄碑〈长庆三年〉

  右《张九龄碑》。按《唐书》列传所载,大节多同,而时时小异。传云“寿六十八”,而碑云“六十三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三·集古录跋尾卷十


  唐王重荣德政碑〈中和四年〉

  右《王重荣德政碑》,归仁泽撰,唐彦谦书。重荣当唐之末,再逐其帅,遂据河中。虽破黄巢,平朱玫之叛,有功于一时,而阻兵召乱,为唐患者多矣。碑文辞非工,而事实无可采,所以录者,俾世知求名莫如自修,善誉不能掩恶也。考重荣之碑,岂不欲垂美名于千载,而其恶终暴于后世者,毁誉善恶不可诬故也。彦谦以诗知名,而诗鄙俚,字画不甚工,皆非余所取也。治平元年清明前一日书。

  唐张将军新庙记〈龙纪元年〉

  右《张将军新庙记》,李巨川撰,唐彦谦书。张鲁事,史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四·书简卷第一


  与韩忠献王〈稚圭〉四十五通

  △一〈庆历二年〉

  修顿首再拜启。仲秋渐凉,伏惟观察太尉尊候动止万福。修至愚极陋,不足以献思虑于聪明。至于修记以问起居,则当大君子忧国之时,又非宜辄干视听。是以书牍之礼,旷绝逾年。然而千里之外,威誉之声日至京师,如在耳目。可以见作镇方面,慑动羌戎;抚循之间,优有余裕。此修不胜西首企望,拳拳之诚,私自为慰者也。伏念修材薄力弱,不堪世用,徒能少以文字之乐为事。而国家久安于无为,儒学之士,莫知形容。幸今剪除叛羌,开拓西域,纪功耀德,兹也为时。惟俟凯歌东来,函馘
...更多
上一页525354555657585960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崔护
李贺
清·洪秀全
宋·倪思
圆仁
清·邬仁卿
明·黄仲昭
清·京江铁瓮子
明·杨循吉
(宋)欧阳修
(清)汪楫 編輯
(宋)叶廷圭
清·李伯元
清·曹雪芹
清·何其伟
汉·扬雄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