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别集-集部

古籍分类-别集


史部
子部
集部
诗部
儒部
易部
艺部
医部
从部
佛部
道部
别史
编年
传记
地理
纪事本末
目录
史评
野史
杂史
载记
诏令奏议
正史
政书
职官
志存记录
类书
笔记
兵家
道释
法家
农家
算法
杂论
诸子
别集
词话
话本
诗话
文评
小说
演义
总集
宝卷
谜语
笑话
词集
剧曲
诗集
楚辞
对联
汉赋
春秋
礼经
蒙学
尚书
诗经
四书
小学
修身治家
语录
乐经
五经总义
孝经
八字预测
六壬预测
六爻八卦
奇门遁甲
术数
易经
风水预测
相术其他
周易梅花
紫微斗数
草木鸟兽虫鱼
绘画
器物
书法
武术
饮馔
工艺
棋技
音乐
篆刻
综合
方药类
妇幼类
各论类
经论类
其他医学
四诊类
本草类
其他
台湾文献丛刊
杂别
白话二十四史
藏外
嘉兴藏
经藏
律藏
论藏
乾隆藏
续藏
续藏经
杂藏
道别
洞神部
洞玄部
洞真部
太平部
太玄部
续道部
正一部
太清部

文忠集 - 卷一四五·书简卷二


  与晏元献公〈同叔〉二通  △一〈庆历七年〉

  某启。孟春犹寒,伏惟判府相公尊体动止万福。前急足自府还,伏蒙赐书为报。且承临镇之余,日有林湖闲燕之乐,此乃大君子以道出处之方,而元老明哲所以为国自重之意也。幸甚幸甚。有魏广者,好古守道之士也。其为人外柔而内刚,新以进士及第,为荥阳主簿。今因吏役至府下,非有他求,直以卑贱不能自达,欲一趋门仞而已。伏惟幸赐察焉。不备。某再拜。

  △二〈皇祐六年〉  某叩首。孟春犹寒,伏惟留守相公大学士动止万福。某罪逆不孝,不自死灭,犹存喘息,自齿人曹。近者辄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六·书简卷三


  与赵康靖公〈叔平〉九通

  △一〈至和三年〉

  某启。辱教,并高邮二书,不胜感刻,足以仰见仁人之心恻物垂悯之深也。方欲专驰人去请,时暑,重烦挥翰,来旦并申面谢。人还,姑此。  △二〈至和三年七月〉

  某启。累日阻拜见,不审尊候何似?某为水所氵?,仓皇中般家来唐书局,又为皇城司所逐,一家惶惶,不知所之。欲却且还旧居,白日屋下,夜间上筏子露宿。人生之穷,一至于此!人马随多少,借般贱累,幸不阻。

  △三〈嘉祐四年〉  某顿首启。初夏已热,不审动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七·书简卷四


  与余襄公〈安道〉一通〈庆历元年〉

  某顿首再拜启。为别五六岁,未尝一日不企而南望。然某携老幼,浮水奔陆,风波雾毒,周行万三四千里,侍母幸无恙。其如顽然学不益进,道不益加,而年齿益长,血气益衰,遂至碌碌随世而无称邪?安道又不幸丁家艰,穷居极南,起居安否不通于朋友,况欲施于他邪?呜呼!天果欲穷吾人乎!承不久服除,当早治装,以少解积岁区区之思。广文曾生,文识可骇,云尝学于君子,略能道动静。因其行,聊书此为问。  与王文恪公〈乐道〉九通

  △一〈庆历八年〉

  某启。至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八·书简卷五


  与刘侍读〈原父〉二十七通

  △一〈嘉祐二年〉  某启。专介辱书,承此严寒为政外尊体休裕,实慰企想。某以衰病,当此烦冗,已三请江西,要在正初必可得。舣舟亭次,寓目平山,奉贤主人清论,岂不豁然哉!伏冀为时自爱。

  △二〈嘉祐二年〉

  某启。前承示以蜀素,俾写《孝经》一章,书之,墨不能染。寻将家所有者试之,亦然。遽命工匠治之,终不堪用,岂其未得其法邪?幸令善工精治之,使受墨可书,当为污以恶书也。纠察题名,不罪。以闲事聒耳,皇恐皇恐。  △三〈嘉祐二年〉  某启。暖甚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四九·书简卷六


  与梅圣俞四十六通

  △一〈明道元年〉

  某再拜圣俞二哥。昨日贤弟至,辱寄书,并前所寄二书及梦中诗,又五百言诗,频于学士处见手迹,每一睹之,便如相对。别后虽尹氏弟兄、王三并至,然幕中事比圣俞在此时差多。盖东都兴造,日有须求,仓卒供办,未尝暂休息。职此,未始提从容聚首,独游嵩事一胜尔。然而历览中春之游,山水之状皆如故,独昔之青林翠壑,今为槁叶。又目前不见圣俞,回忆当时之事,未一岁间再至,寻见前迹,已若梦中。又河阳咫尺,顾足下若千万里。又曩日恨不得同者尹十二、王三,今反俱游,而圣俞独不至。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五○·书简卷七


  与谢舍人〈绛,字希深〉二通

  △一〈宝元元年〉

  某顿首再拜兵部学士三丈。久以多故少便,不果拜状。春暄,尊候万福。省榜至,独遗圣俞,岂胜嗟惋。任适、吕澄,可过人邪?堪怪。圣俞失此虚名,虽不害为才士,奈何平昔并游之间有以处下者,今反得之,睹此何由不痛恨?欲作一书与胥亲及李舍人、宋学士论理之,又恐自有失误,不欲轻发。不尔,何故见遗?可骇可骇。由是而较,科场果得士乎?登进士第者果可贵乎?日日与师鲁相对,惊叹不已。伏承殿试考校,今必已了。某替人犹未至。拜见未间,伏惟保重。因人,谨附状。不宣。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五一·书简卷八



  与丁学士〈宝臣,字元珍〉五通

  △一〈皇祐四年〉

  某启,自闻南方寇梗,思欲附问凶祸。闲居难求的便,虽在哀殒,翘想之心不可道也。元珍学行优深,才当远用。遘此不幸,古人多然,在处之有道尔。古之君子之所以异于常人者,能安常人之所不能安也。所恨某居此际,不能奔走耳。某衰病,无复生理。今秋欲扶护归乡,恐趁葬期不及,则且权厝乡寺,俟他年耳。忽偶黄莘先辈过,云贤兄在舒州,因得附此。草草不能尽鄙怀,当续驰讯也。秋热,宽中自爱。某再拜。

  △二〈嘉祐四年〉
...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五二·书简卷九


  与薛少卿〈公期〉二十通  △一〈景祐三年〉  某顿首再启。东园一别,自夏涉秋,今倏冬矣。溯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见家兄,言出京时有公期书。渴得一见,要知别后事,然数日寻之不见,遂已。某自南行,所幸老幼皆无病恙,风波不甚恶,凡舟行人所惧处,皆坦然而过。今至此,向夷陵江水极善,亦不越三四日可到。又闻好水土,出粳米、大鱼、梨、栗、甘橘、茶、笋,而县民一二千户,绝无事。罪人得此,为至幸矣。只是沿路多故旧相识,所至牵率,又少便人作书入京。公期始约今冬赴绛州,必非久行矣。每忆君谟家会,颇如梦中。未知相见何时,惟自爱而...更多

文忠集 - 卷一五三·书简卷十


  与十四弟〈焕,字大明〉七通

  △一〈皇祐二年〉

  某启。仕宦多故,久不附书。冬寒,计与诸眷安和。某为太君年老多病,未能一归乡里,亲拜坟墓,祖坟更望与照管。余托郑斋郎致意。此外保爱。不宣。某书上十四弟秀才,闰月六日。

  △二〈皇祐五年〉

  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祸罚上延太君,以去年三月十七日有事。攀号冤叫,五内分崩,不孝深苍天!罪逆深苍天!见在颍州持服。昨者郑斋郎自乡中来,得十四弟书,知与骨肉奉亲各安。某为于颍州卜葬,所以未及归得,只候服
...更多

文忠集 - 补遗·诗


  诗

  天爵诗

  茂哲时皆仰,荣名世所传。为仁勤在己,列爵贵在天。舜德行无倦,颜贫乐自全。达尊非以位,生德乃推贤。且异诸侯赐,高居百行先。孟轲思劝善,深旨著遗篇。〈宋刊本《欧阳文忠公集》卷七四后续添。〉

  松柏后凋诗  岁律方回薄,寒威惨四垂。雪霜当大挚,松柏独难衰。节在暄凉固,形非气候移。风云徒栗冽,柯叶讵离披。玉色炎中见,忠臣浊世知。惠兰徒茂美,宁比后凋姿!〈宋刊本《欧阳文忠公集》卷七四后续添。〉

  白牡丹

  
...更多
上一页535455565758596061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宋·行霆
明·杨升庵
明·罗曰聚
清·聋道人
(清)俞蛟
(晋)周处
秦·商鞅
(清)清溪徐曼仙畹兰
陈匪石
(清)钱涛
(宋) 陆游
唐·张元德
(清)曹庭栋
元·朱震亨
(清)毕沅
明·陈建
凤美古诗文网
www.666scly.com
京ICP备2022028497号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